一、外观性状检测
形状与大小
• 检测目的:中药材的形状和大小是其品种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种类的中药材有其典型的形状和尺寸范围,通过检测可以初步判断药材是否符合该品种的基本特征,避免伪品或错品混入。
• 检测方法:
• 肉眼观察:这是最基本的方法。检测人员凭借经验和知识,在正常光线下直接观察中药材的整体形状。例如,鉴别牛膝时,正品牛膝呈细长圆柱形,挺直或稍弯曲,表面有细纵皱纹;而伪品可能形状扭曲不规则或粗细不均。
• 量具测量(必要时):对于一些对大小有明确规定的中药材,需要使用量具进行精确测量。如人参,有时会规定主根长度、直径等参数范围,这时就可以使用卡尺来测量其长度和直径,判断是否符合标准。
色泽
• 检测目的:色泽不仅可以反映中药材的新鲜程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质量。正常色泽的中药材通常质量较好,色泽异常可能暗示药材受到了不良环境影响、加工不当或者存储过程中出现问题。
• 检测方法:
• 自然光线观察:将中药材置于自然散射光线下,观察其表面和断面的色泽。例如,正常的地黄表面为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断面乌黑油润;如果色泽暗淡无光或出现其他异常颜色,可能质量有问题。
• 标准光源对比(如果有要求):在一些严格的质量检测环境中,会使用标准光源箱来观察中药材的色泽。这种光源箱可以提供稳定、可重复的光照条件,便于准确判断色泽是否符合标准。
质地
• 检测目的:质地是中药材内部组织结构的外在表现,与药材的质量、药效等因素有关。通过检测质地可以了解中药材的生长情况、加工质量以及是否变质等信息。
• 检测方法:
• 触摸感受:用手触摸中药材,感受其软硬、粗糙或光滑等特性。例如,触摸质地柔软的茯苓,会感觉它比较细腻、有弹性;而质地坚硬的矿物类药材石膏则感觉沉重、坚硬。
• 折断或破碎检查:通过折断或破碎中药材来观察其断面特征。比如,折断桔梗时,能感觉到它有一定的韧性,断面不平坦,有裂隙和菊花心(断面有放射状纹理),这些特征是判断桔梗质量的依据之一。
表面特征
• 检测目的:中药材的表面特征包括纹理、皮孔、毛茸等细节,这些特征是鉴别药材品种、判断加工方式以及是否被污染的重要线索。
• 检测方法:
• 放大镜或显微镜辅助观察(如果需要):对于一些表面特征细微的中药材,如叶类药材表面的腺毛、非腺毛,或者种子类药材表面的微小纹理,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可以更清晰地观察。例如,观察薄荷叶表面的腺鳞和小腺毛,这些微观特征有助于鉴别薄荷的品种和质量。
• 直接观察:对于表面特征较明显的中药材,直接用肉眼观察即可。像观察杜仲皮,其表面有明显的皱纹和斜方形皮孔,这些特征是杜仲的鉴别要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