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芽
别名
粟芽、蘖米、谷蘖。
概述
谷芽,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L.)Beauv,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产地分布
我国南北地区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
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简短,柱
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生态环境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采收加工
采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炮制
1.取拣净的稻谷,用水浸泡1-2天,捞出容器中,上盖潮湿蒲包,每日淋水,保持湿润,至初生根(俗称芽)长约3-6mm时,取出晒干。
2.炒谷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并大部爆裂,取出放凉。焦谷芽:将谷芽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微喷清水,取出风干。
贮藏养护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形状规格
本品呈类圆球形,直径约2mm,顶端钝圆,基部略尖。外壳为革质的稃片,淡黄色,具点状皱纹、下端有初生的细须根,长约3~6mm,剥去稃片,内含淡黄色或黄白色颖果(小米1粒,气微,味微。
性味功能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化积;健脾开胃。主食品店积停滞;胀满泄泻;脾虚少食;脚气浮肿。
真伪鉴别
果实呈稍扁的长椭圆形,两端略尖,长6-9mm,宽约3mm。外种坚硬,表面黄色,具短细毛,有脉5条。基部有白色线形的浆片2枚,长约2m,淡黄色,膜质,由一侧的浆片内伸出淡黄色弯曲的初生根。内释薄膜状,光滑,黄白色内藏果实,质坚,断面白色,有粉性。气无,味微甜。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黄白色。①胚乳细胞含有淀粉粒,单粒呈不规则的多角形,边缘尖锐,直径2-10m,偶见凹形脐点,层纹不明显,复粒由多数单粒组成,全角多呈卵圆形。②外稃上可见单细胞非腺毛,长150-2504m。
药典标准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L.)Beauv,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将粟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6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本品呈类圆球形,直径约2mm,顶端钝圆,基部略尖。外壳为革质的稃片,淡黄色具点状皱纹,下端有初生的细须根,长约3~6mm,剥去稃片,内含淡黄色或黄白色颖果(小米)1粒。气微,味微甘。
【鉴别】 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约30um;脐点星状深裂。稃片表皮细胞淡黄色,回行弯曲,壁较厚,微木化,孔沟明显。下皮纤维成片长条形,壁稍厚,木化。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4.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5.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通则2302)
出芽率 取本品59,照药材和饮片取样法(通则0211)取对角两份供试品,检査出芽粒数与总粒数,计算出芽率(%)。
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饮片
【炮制】谷芽 除去杂质。
【性状】
【鉴别】【检查】 同药材。
炒谷芽
取净谷芽,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深黄色,
【性状】本品形如谷芽,表面深黄色。有香气,味微苦,
【检查】水分
同药材,不得过13.0%。
总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4.0%。
酸不溶性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2.0%,
焦谷芽 取净谷芽,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焦福色。
【性状】 本品形如谷芽,表面焦褐色。有焦香气。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用法与用量】 9~159。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