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团
别名
糯米草、糯米藤、糯米条、红石藤、生扯拢、蔓苎麻、乌蛇草、小粘药
概述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或倾斜,有柔毛。叶对生,长卵形成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一4厘米,顶端钝尖,基部浅心形,全缘,表面密生点状钟乳体和散生柔毛,背面叶脉上有柔毛,基脉3出,直达叶尖汇合。花雌雄同株,形小,淡绿色,簇生于叶腋。瘦果卵形,黑色,完全为花被管所包裹。花果期7--9月。雌花:花被菱状狭卵形,长约1毫米,顶端有2小齿,有疏毛,果期呈卵形,长约1.6毫米,有10条纵肋;柱头长约3毫米,有密毛。瘦果卵球形,长约1.5毫米,白色或黑色,有光泽。花期5-9月。生于溪谷林下阴湿处,山麓水沟边。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产地分布
国外:大洋洲、东南亚地区、亚洲、亚洲东南部、亚洲热带、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热带、澳大利亚热带地区、澳大利亚亚热带地区。
国内:陕西省、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时茎基部变木质;茎蔓生、铺地或渐升,长50-100(-160)厘米,基部粗1-2.5毫米,不分枝或分枝,上部带四棱形,有短柔毛。叶对生;叶片草质或纸质,宽披针形至狭披针形、狭卵形、稀卵形或椭圆形,长(1-2-)3-10厘米,宽(0.7-)1.2-2.8厘米,顶端长渐尖至短渐尖,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缘全缘,上面稍粗糙,有稀疏短伏毛或近无毛,下面沿脉有疏毛或近无毛,基出脉3-5条;叶柄长1-4毫米;托叶钻形,长约2.5毫米。团伞花序腋生,通常两性,有时单性,雌雄异株,直径2-9毫米;苞片三角形,长约2毫米。雄花:花梗长1-4毫米;花蕾直径约2毫米,在内折线上有稀疏长柔毛;花被片5,分生,倒披针形,长2-2.5毫米,顶端短骤尖;雄蕊5,花丝条形,长2-2.5毫米,花药长约1毫米;退化雌蕊极小,圆锥状。雌花:花被菱状狭 卵形,长约1毫米,顶端有2小齿,有疏毛,果期呈卵形,长约1.6毫米,有10条纵肋;柱头长约3毫米,有密毛。瘦果卵球形,长约1.5毫米,白色或黑色,有光泽。花期 5-9月。
生态环境
草原、稻田边、灌丛中、林中、山谷、山坡、水边及周边阴湿地。
生长周期
多年生草本
采收加工
秋季采根,洗净晒干或碾粉;茎叶随时可采。
性味功能
根及全株入药,能抗菌消炎、消疾消肿、健脾胃、止血,治疗疮疤毒、腹泻、痢疾、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茎皮纤维可制人造棉;全草可作牧草。
[性味归经]淡,平。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消化不良,食积胃痛,白带;外用治血管神经性水肿,疔疮疖肿,乳腺炎,跌打肿痛,外伤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