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礞石
别名
礞石。
概述
青礞石,中药名。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采挖后,除去杂石和泥沙。具有坠痰下气,平肝镇惊之功效。常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等病症的治疗。
产地分布
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生态环境
产于接触变质区域变质基中酸碱性浸入岩及火成岩、伟晶岩中,是中酸性火成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之一。
采收加工
常年可采,采得后除净杂石、泥土即可。
炮制方法:
1、青礞石:除去杂石,砸成小块。
2、煅青礞石:取净青礞石,照明煅法煅至红透。
形状规格
1、黑云母片岩:主为鳞片状或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扁块状或长斜块状,无明显棱角。褐黑色或绿黑色,具玻璃样光泽。质软,易碎,断面呈较明显的层片状。碎粉主要为绿黑色鳞片(黑云母),有似星点样的闪光。气微,味淡。
2、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为鳞片状或粒状集合体。呈灰色或绿灰色,夹有银色或淡黄色鳞片,具光泽。质松,易碎,粉末为灰绿色鳞片(绿泥石化云母片)和颗粒(主为碳酸盐),片状者具星点样闪光。遇稀盐酸产生气泡,加热后泡沸激烈。气微,味淡。
性味功能
具有坠痰下气,平肝镇惊之功效。常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等病症的治疗。
性味:
味甘、咸,性平。
归经:
归肺、心、肝经。
功效:
坠痰下气,平肝镇惊。
主治: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等病症的治疗。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1、黑云母片岩:主为鳞片状或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扁块状或长斜块状,无明显棱角。褐黑色或绿黑色。具玻璃样光泽。质软,易碎,断面呈较明显层片状;碎粉主为黑色或绿黑色鳞片(黑云母),有似星点样闪光。气微,味淡。以绿黑色、质软易碎、有光泽者为佳。
2、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为粒状和小鳞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灰色或绿灰色,夹有银色或淡黄色鳞片,具珍珠样光泽。质松软,易碎,碎粉为灰绿色小鳞片(绿泥石化云母片)和类白色颗粒(主为碳酸盐),片状者具星点样闪光。遇稀盐酸发生气泡,加热后泡沸激烈。气微,味淡。以灰绿色、有光泽者为佳。
显微鉴别
1、黑云母片岩主为黑云母及少量石英、中长石组成。黑云母:薄片中呈黄褐色至褐色;片状依一定方向排列;正突起中度;多色性和吸收性很强,
Ng,Nm 为深褐色,Np为黄色;Ng≥Nm>Np;解理沿{001}极完全。最高干涉色为Ⅲ级红色;近于平行消光;正延长符号。二轴晶;负光性。
石英:薄片中无色透明;粒状;分布于黑云母片间;低正突起;无解理。最高干涉色为I级黄白色;具波状消光现象。一轴晶;正光性。
中长石:薄片中无色或淡灰色;分布于黑云母片间;低正突起。最高干涉色为I级灰色;可见钠长石双晶。二轴晶;正光性。
2、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主为碳酸盐、金云母(部分绿泥石化)、绢云母及少量石英组成。方解石:参见“方解石”条。
金云母:薄片中呈淡褐黄色;片状,沿方解石边缘分布,具微弱多色性;解理完全;低正突起;含有黑褐色针状包裹体,呈放射状排列(转变为绿泥石者薄片中呈淡绿色,多色性明显)。干涉色为Ⅱ级绿色(转变为绿泥石者为I级灰色);近于平行消光;正延长符号。二轴晶;负光性;光轴角很小。
绢云母:薄片中无色,有时带有很弱的绿色;小鳞片状;低正突起。干涉色似织锦缎,绚烂五彩。
化学鉴定
青礞石的组分较多,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在衍射曲线的图谱上,几种矿物主要衍射峰尚能分别出现,故可用X射线法进行鉴定。
金礞石:取本品碎片少量,置铁片上加热,即层裂或散裂,膨胀2-5倍,有的鳞片变成弯曲蛭虫状;色泽变浅,重量减轻可浮于水面。也可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差热分析法进行鉴定。
药典标准
本品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采挖后,除去杂石和泥沙。
[性状]黑云母片岩主为鳞片状或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扁块状或长斜块状,无明显棱角。褐黑色或绿黑色,具玻璃样光泽。质软,易碎,断面呈较明显的层片状。碎粉主为绿黑色鳞片(黑云母),有似星点样的闪光。气微,味淡。
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为鳞片状或粒状集合体。呈灰色或绿灰色,夹有银色或淡黄色鳞片,具光泽。质松,易碎,粉末为灰绿色鳞片(绿泥石化云母片)和颗粒(主为碳酸盐),片状者具星点样闪光。遇稀盐酸产生气泡,加热后泡沸激烈。气微,味淡。
饮片
[炮制]
青礞石 除去杂石,砸成小块。
[性状]本品呈鳞片状、不规则碎块状或颗粒,碎块直径0.5~2cm,厚0.5~1cm,无明显棱角。褐黑色、绿褐色或灰绿色,具玻璃样光泽。碎块断面呈较明显层片状。质软,易碎,气微,味淡。煅青礞石取净青礞石,照明煅法(通则0213)煅至红透。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碎块状或鳞片状粉末,碎块直径0.5~1.5cm,厚0.5~1cm,无明显棱角。黄绿色至青黄色,鳞片状粉末光泽性更强。碎块断面呈较明显层片状。质松软,易碎,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
甘、咸,平。归肺、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
[用法与用量]
多入丸散服,3~6g;煎汤10~15g,布包先煎。
[贮藏]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