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2024-12-13 15:13:08 内容管理员 6

别名

菟丝实、吐丝子、无娘藤米米、黄藤子、龙须子、萝丝子、缠龙子、黄湾子、黄网子、黄萝子、豆须子等。

概述

菟丝子属寄生植物,分为东北菟丝子和川菟丝子。北方菟丝子以颗粒小为显著特征,主要用于药用;川菟丝子颗粒较大。

产地分布

川菟丝子野生在川东、川北地区,如广元、绵阳、宜宾、泸州、巴中、甘肃南部、重庆一些地县的黄土坡地上。吉林、辽宁、河北、甘肃、宁夏、新疆、陕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海南等地都有分布。

形态特征

种子特征

种子类球形或卵形,略扁,直径1-1.5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红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硬,除去种皮,可见卷旋状的胚。

花朵特征花冠白色,钟形,长为花萼的2倍,裂片向外反曲;雄蕊花丝扁短,基部生有鳞片,短圆形,边缘流苏状:子房2室,花柱花柱2个,蒴果扁球形。被花冠全部包住、盖烈,种子2-4粒。花期7-9月,2个。果期8-10月。花两性,多数和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约1mm;花萼西洋太,长约2mm,中部以下连合,裂片5,三角状,先端钝;花冠白色,壶形,长约3mm,5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向外反折,花冠简基部县鳞片5,长圆形,先端及边缘流苏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花丝短,花药露于花冠裂片之外;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近球形,2室,花柱2,柱头头状。

根茎特征

一年生寄生草本。十分茂盛,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5mm,多分枝,随处可生出寄生根,伸入寄主体内。叶稀少,鳞片状,三角状形。

蒴果特征

蒴果近球形,稍扁,直径约3mm,几乎被宿存的花冠所包围,成熟时整齐地周裂,种子2~4颗,黄或黄褐色卵形,长约1.3~1.6mm,表面粗糙。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态环境

1.生于田边、路边荒地、灌木丛中、山坡向阴处,河边,多寄生在豆科、菊科、蓼科等植物上

2. 寄生于田边、路旁的豆笠、菊科蒿属、马鞭草科牡荆属等的草本或小灌木上。

生长周期

一年生。

采收加工

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贮藏养护

置通风干燥处。

形状规格

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

性味功能

甘,温。归肝、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呜,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1、菟丝子种子类圆形或卵圆形,腹枝线明显,两侧常凹陷,长径1.4-1.6mm,短径0.91.1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微粗糙,种喙不明显;于扩大镜下可见表面有细密深色小点,并有分布不均匀的白色丝状条纹;种脐近圆形,位于种子顶端。种皮坚硬,不易破碎,用沸水浸泡,表面有粘

性,煮沸至种皮破裂,露出黄自色细长卷旋状的胚,称“吐丝”。除去种皮可见中央为卷旋3周的胚,胚乳膜质套状,位子胚周围。气微,味微苦、涩。

2、南方茧丝子与上种相似,但种子卵圆形,腹棱线不明显,大小相差较大,长径0.7-2.0.Mm,短径0.5-1.2mm。表面淡褐色至棕色,一端有喙状突出并偏向一侧。于扩大镜下可见种脐微凹陷,位于种子先端靠下侧。

3、大菟丝子种子较大,长径约3mm,短径2-3mm,表面淡褐色或黄棕色。均以粒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别

1、菟丝子种手表皮细胞1列,在脐点处为2列,类方形,少数为长方形,壁木化,角隅处呈角状突起,径向长62.5-75.0um。栅状细胞2列,外列细胞木化,径向长17.5-27.5um;内列细胞非木化,径向长27.5-32.5um,外侧近交界处有光辉带。营养层明显,有分泌物。胚乳最外层细胞壁加厚,非木化含大油滴和糊粉粒。

2、南方菟丝子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少数为正方形,径向长17.5-27.5um。外列栅状细胞径向长17.5-27.5um,内列细胞木化,径向长42.5-50um。营养层未见分泌物。

3、大菟丝子表皮细胞棱形、扁平或不规则多角形,壁木化,外侧壁特厚,含棕色物,径向长10-15um。外列栅状细胞退化,内列栅状细胞径向长55-70um。营养层相对致密

理化鉴别

1、取菟丝子或大茧丝子1g,加水10ml,冷浸12h,滤过。取滤液2ml,加a-萘酚试液2-3滴,沿管壁加硫酸1ml,与硫酸的接触面产生紫红色环。(检查糖类)

2、取菟丝子1g,加甲醇10ml,冷浸12h,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许及盐酸数滴,溶液呈桃红色。(检查黄酮类)

种植技术

环境影响

生长危害

危書对象:木槿、杜鹃花、蔷薇、六月雪、桂花、牡丹、珊瑚树、鸡爪槭、冬青、女贞、马铃薯胡麻、苎(zhù)麻和豆科牧草等旱地作物。

危書症状:种子萌发时幼芽无色,丝状,附着在土粒上,另一端形成丝状的丝,在空中旋转,碰到寄主就缠绕其上,在接触处形成吸根,进入寄主组织后,部分细胞组织分化为导管和筛管,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吸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此时初生菟丝子死亡,上部茎继续伸长,再次形成吸根,茎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吸根,再向四周不断扩大墓延,严重时将整株寄主布满菟丝子,使受害植株生长不良,也有寄主因营养不良加上菟丝子缠绕引起全株死亡。

其它危害

菟丝子自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赖其他的植物提供营养才能生存。菟丝子主要以种子和断茎的方式传播,同时还具有“泛寄生”的特点。它所寄生的植物范围很广,在新疆仅田野菟丝子就有一百多种植物可以供其寄生。植物被寄生后,不仅产量减少,品质降低,而且有可能被传染植物病毒,当菟丝子侵害植物时,会长出吸器伸入植物体内,吸收寄主的养分,继续长出其它分枝。可见一株菟丝子可复盖住相当大面积的农作物或植物。而菟丝子的种子有休眠作用,所以一旦田地被菟丝子侵入后,会造成连续数年均遭菟丝子危害问题。

防治方法园艺防治受害严重的地块,每年深翻,凡种子埋于4厘米以下便不易出土。春末夏初及时检查,发现菟丝子连同杂草及毒主受害部位一起消除并销毁,清除起桥梁作用的萌枝条和野生植物。

农业防治结合苗圃和果园的栽培管理,掌握在菟丝子种子萌发期前进行中耕除草,将种子深埋在3cm以下的士壤中,使其难以萌芽出士。

人工防治春末夏初,常检查苗圃和果园,一旦发现菟丝子幼苗,应及时拔除烧毁。每年5月和10月份,常巡视果园,或结合修剪,剪除有菟丝子寄生的枝条,或将茎拔除干净。

药剂防治种子萌发高峰期地面喷1.5%五氯酚钠和2%扑草净液,以后每隔20天喷1次药,共喷2~3次,以杀死菟丝子幼苗。对有菟丝子发生较普遍的果园和高大的果株,一般于5~10月,酌情喷药1~2次。

有效的药剂有:10%草甘磷水剂400~600倍液加0.3%~0.5%硫酸铵,或48%地乐胺乳油600~800倍液加0.3%~0.5%硫酸铵。

防除方法

关于菟丝子的防除,最便捷的方法为利用除草剂抑制菟丝子的生长或种子的发芽。可以防除菟丝子的化学药剂有:2,4-D(2,4-二氯苯氧乙酸)、dazomet(棉隆)、DCPA(敌草索)、dichlorbenil(氯苯腈)、diphenamid(草乃敌)、diquat(敌草快)、DNOC(二硝基邻甲酚)、fluometuron

(伏草隆)、PCP(五氯酚)、trifluralin(氣乐灵)等。另外,亦可在耕作前提早翻耕并灌水,以促使菟丝子在发芽后找不到寄主而死亡。调整作物之耕作时期,再配合施用除草剂,可达良好的防除效果。

药典标准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2m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种脐线形或扁圆形。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

【鉴别】

(1)取本品少量,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2)本品粉末黄褐色或深褐色。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侧壁增厚;表面观呈圆多角形,角隅处壁明显增厚。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断面观2列,外列细胞较内列细胞短,具光辉带,位于内侧细胞的上部;表面观呈多角形,皱缩。胚乳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胞腔内含糊粉粒。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3)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4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5m,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菟丝子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金丝桃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u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二法)。总灰分 不得过10.0%(通则2302)。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4.0%(通则2302)。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

(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金丝桃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金丝桃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8ug的溶液,即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1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80%甲醇40ml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1小时,放冷,加80%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m,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金丝桃苷(C21H20012)不得少于0.10%饮片

【炮制】菟丝子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盐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照盐炙法(通则0213)炒至微鼓起

【性状】本品形如菟丝子,表面棕黄色,裂开,略有香气。

【鉴别】【检查】 【含量测定】 同药材。

辛、甘,平。归肝、肾、脾经。

【性味与归经】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肝肾不足,腰膝

【功能与主治】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用法与用量】 6~12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药典标准

2015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2m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种脐线形或扁圆形。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

【鉴别】(1)取本品少量,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2)本品粉未黄褐色或深褐色。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侧壁增厚;表面观呈圆多角形,角隅处壁明显增厚。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断面观2列,外列细胞较内列细胞短,具光辉带,位于内侧细胞的上部;表面观呈多角形,皱缩。胚乳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胞腔内含糊粉粒。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3)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4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菟丝子对照药材0.5q,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金丝桃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u1,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二法)总灰分:不得过10.0%(通则2302)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通则2302),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金丝桃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金丝桃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48u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l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80%甲醇40m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小时,放冷,加80%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1,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金丝桃苷(C21H20012)不得少于0.10%。

饮片

【炮制】菟丝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盐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照盐炙法(通则0213)炒至微鼓起。本品形如菟丝子,表面棕黄色,裂开略有香气。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甘,平。归肝、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用法与用量】6~12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