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莲草
别名
鳢肠、乌田草、墨旱莲、旱莲草、墨水草、乌心草。
概述
鳢肠是菊科鳢肠属的植物。即莲子草也,旧不载所出州郡,但云生下湿地,今处处有之,南方尤多。此有二种:一种叶似柳而光泽,茎似马齿苋,高一、二尺许,花细而白,其实若小莲房。苏恭云:苗似旋复者是也;一种苗梗枯瘦,颇似莲花而黄色,实亦作房而圆,南人谓之莲翘者。二种摘其苗,皆有汁出,须臾而黑,故多作乌髭发药用之,俗谓之旱莲子。三月、八月采,阴干,亦谓之金陵草。见孙思邈《千金·月令》云:益髭发,变白为黑。金陵草煎方:金陵草一秤,六月以后收采,拣择无泥土者,不用洗,须青嫩,不杂黄叶,乃堪烂捣研,新布绞取汁,又以纱绢滤,令滓尽,内通油器钵盛之,日中煎。五日,又取生姜一斤绞汁,白蜜一斤,合和入煎,中以柳木篦搅,勿停手,令匀调。又置日中煎之,令如稀饧,为药成矣。每旦日及午后,各服一匙,以温酒一盏化下。如欲作丸,日中再煎,令可丸,大如梧子,依前法酒服三十丸,及时多合制为佳,其效甚速。
产地分布
产全国各省区。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斜升或平卧,高达60厘米,通常自基部分枝,被贴生糙毛。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无柄或有极短的柄,长3-10厘米,宽0.5-2.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锯齿或有时仅波状,两面被密硬糙毛。头状花序径6-8毫米,有长2-4厘米的细花序梗;总苞球状钟形,总苞片绿色,草质,5-6个排成2层,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外层较内层稍短,背面及边缘被白色短伏毛;外围的雌花2层,舌状,长2-3毫米,舌片短,顶端2浅裂或全缘,中央的两性花多数,花冠管状,白色,长约1.5毫米,顶端4齿裂;花柱分枝钝,有乳头状突起;花托凸,有披针形或线形的托片。托片中部以上有微毛;瘦果暗褐色,长2.8毫米,雌花的瘦果三棱形,两性花的瘦果扁四棱形,顶端截形,具1-3个细齿,基部稍缩小,边缘具白色的肋,表面有小瘤状突起,无毛。花期6-9月。
生态环境
生于河边,田边或路旁。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生物学特性
鳢肠喜生于湿润之处,见于路边、田边、塘边及河岸,亦生于潮湿荒地或丢荒的水田中,常与马齿觅(Portulacaoleracea)、白花蛇舌草、(Hedyoftisdiffusa)、千金子(Leptochloachinensis)等伴生。耐阴性强,能在阴湿地上良好生长。不耐干旱,在稍干旱之地,植株矮小,生长不良。野生状态下,鳢肠5-8月开花,开花20-30天后种子成熟,全株成熟后腐烂,自行消失。在人工播种的情况下,播种至出苗需1一2个月,出苗至开花南非20-30天,开花至成熟15-20夭,花期可延长至约1个月。然后全株枯死。
性味功能
性味:(草)味甘酸,性凉,入肝肾二经,无毒。
主治: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可治各种吐血,肠出血等症。捣汁涂眉发,能促进毛发生长,内服有乌发、黑发功效.
《唐本草》说,墨旱莲“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敬之”。
《日华子本草》中也说,墨旱莲可以“排脓,止血,通小肠,敷一切疮并蚕瘸”。
《滇南本草》载,墨旱莲“固齿,乌发,洗九种痔疮”。
《本草纲目》指出,墨旱莲“乌须发,益肾阴”。《本草述》认为,墨旱莲“疗溺血及肾虚变为劳淋”。
在临床上,墨旱莲常与女贞子同用,旱莲草和女贞子都有保肝、解毒、降低转氨酶的作用,可以治疗肝肾阴虚,失眠心烦,耳鸣头晕,腰膝酸软等病证。
胃弱、便溏、肾阳虚者不宜服用墨旱莲。
全草含皂甙1.32%,烟碱约0.08%,鞣质,维生素A,鳢肠素(Ecliptine),多种噻吩化合物。如a-三联噻吩基甲醇(a-Terthienylmethanol)及其乙酸酯,2-(丁二炔基)-5-(乙烯乙炔基)噻吩[2-Buta-1,3-diynyl]-5-(but-3-en-l-ynyl)thiophene],2-(丁二炔基)-5-(4-氯-3-羟丁炔-1-基)噻吩[2-(Buta-1,3-diynyl)-5-(4-chloro-3-hydroxybut-1-ynyl)thiophene],2-(4-氯-3-羟丁炔-1-基)-5-(戊二炔-1,3-基)噻吩,乙酸(丁烯-3-炔-1-基)二联噻吩基甲醇酯[5-(3-Buten-1-ynyl)-2,2'-bithiennyl-5'-methylacetate]等。
叶含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去甲基蟛蜞菊内酯。去甲基蟛蜞菊内酯-7-葡萄糖甙。含菸碱(nicotine)约0.08%,另含三噻嗯甲醇(a -terthienylmethanol)、三噻嗯甲醛(a- formyl-a-terthienel);此外,尚含皂甙约1.3%,鞣质、苦味质及异黄酮甙类。地上部分石油醚提取部分含豆甾醇、植物甾醇A(phytos-terolA)及β-香树脂(β-amyrin);乙醇提取物中尚含木犀草素-7-0-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植物甾醇A葡萄糖甙和一种三萜酸葡萄糖甙。
真伪鉴别
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直立,具匍匐茎;叶对生,披针形;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白色;瘦果黑色。全国广布种。常见于田梗,沟溪边湿地。全草药用,能收敛、止血、补肝肾之功效。即莲子草也,旧不载所出州郡,但云生下湿地,今处处有之,南方尤多。此有二种:一种叶似柳而光泽,茎似马齿苋,高一、二尺许,花细而白,其实若小莲房。
性状鉴别
带根或不带根全草,全体被白色粗毛。根须状,长5-10cm。茎圆柱形,多分枝,直径2-7mm,表面灰绿色或稍带紫,有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有时中空。叶对生,多卷缩或破碎,墨绿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长3-10cm,宽0.5-2.5cm。全缘或稍有细锯齿,近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直径6-11mm,总花梗细长,总苞片5-6,黄绿色或棕褐色,花冠多脱落。瘦果扁椭圆形,棕色,表面有小瘤状突起。气微香,味淡、微咸涩。以色黑绿、叶多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下有厚角细胞2-4列,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维和束外韧型,环列,形成层断续成环,贿部大。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非腺毛3细胞,长274-800μm,基部细胞稍膨大,中部细胞较长,顶端细胞短而尖,壁稍厚,具疣关突起;腺毛棒状,4-6细胞,长75-113μm,壁薄,内含黄棕色分泌物。
药材鉴别
1.取该品,浸水后,搓其茎叶,显墨绿色。
2.该品叶的表面观:非腺毛多为3细胞,长260~700μm,基部细胞稍膨大,中部细胞较长,壁增厚,有明显疣状突起,顶端细胞急尖而短,近三角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
3.取该品粉末1g,加乙醇20ml,浸泡2小时,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墨旱莲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种植技术
种子萌发
鳢肠种子对水分胁迫比较敏感,只能在较高的水势条件下萌发,因此此水田环境比旱田更有利于鳢肠萌发生。且鳢肠是一种喜温性植物,在其他条件适宜时,当温度达到20℃时,就能充分萌发。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春季4月按行距30cm,开条沟、深2-3,将种子均匀播入,薄覆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稍加镇压,浇水。约经15d左右出苗。
田间管理
苗高3-5cm间苗,按株距8-10cm定苗。应注意松土除草,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追施稀人粪尿。5-6月再施1次人畜粪肥,生长旺盛期增施过磷酸钙。
药典标准
本品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花开时采割,晒干。
[性状]本品全体被白色茸毛。茎呈圆柱形,有纵棱,直径2~5mm;表面绿褐色或墨绿色。叶对生,近无柄,叶片皱缩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披针形,全缘或具浅齿,墨绿色。头状花序直径2~6mm。瘦果椭圆形而扁,长2~3mm,棕色或浅褐色。气微,味微咸。
[鉴别] (1)取本品,浸水后,搓其茎叶,显墨绿色。
(2)本品叶表面观:非腺毛多为3细胞,长260~700μm,基部细胞稍膨大,中部细胞较长,壁增厚,有明显疣状突起,顶端细胞急尖而短,近三角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
(3)取本品粉末2g,加70%甲醇20ml,超声处理4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墨旱莲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旱莲苷A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0:40:15: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4.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通则2302)。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5%醋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1nm。理论板数按蟛蜞菊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蟛蜞菊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蟛蜞菊内酯(C16H12O7)不得少于0.040%。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略洗,切段,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圆柱形,表面绿褐色或墨绿色,具纵棱,有白毛,切面中空或有白色髓。叶多皱缩或破碎,墨绿色,密生白毛,展平后,可见边缘全缘或具浅锯齿。头状花序。气微,味微咸。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甘、酸,寒。归肾、肝经。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6~12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