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金花
别名
闹洋花、凤茄花、风茄花、曼陀罗花
概述
洋金花(学名:Datura metelL)是白花曼陀罗属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近于无毛。茎直立,圆柱形,高30~100cm,基部木质化,上部呈义状分枝。叶互生,上部的叶近于对生;叶柄长2~6cm,表面被疏短毛;叶片卵形、长卵形或心形,长8~14cm,宽6~9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不
对称,全缘或具三角状短齿,两面无毛,叶脉背面隆起。花单生于叶胶或上部分枝间;花梗短,直立或斜伸,被白色短柔毛;花萼筒状,长4~6cm,淡黄绿色,称端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尖。花冠管漏斗状,下部直径渐小,向上扩呈嗽叭,白色,三角形,先端长尖。
产地分布
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普遍栽培;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辽宁、河北、河南,这些省区常为野生。江苏、浙江、湖北、四川、上海、南京栽培较多,江南其它省和北方许多城市有栽培。
形态特征
一年生直立草木而呈半灌木状,高0.5-1.5米,全体近无毛;茎基部稍木质化。叶卵形或广卵形,顶端渐尖,基部不对称圆形、截形或楔形,长5-20厘米,宽4-15厘米,边缘有不规则的短齿或浅裂、或者全缘而波状,侧脉每边4-6条;叶柄长2-5厘米。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花梗长约1厘米。花萼筒状,长4-9厘米,直径2厘米,裂片狭三角形或披针形,果时宿存部分增大成浅盘状;花冠长漏斗状,长14-20厘米,檐部直径6-10厘米,筒中部之下较细,向上扩大呈喇叭状,裂片顶端有小尖头,白色、黄色或浅紫色,单瓣、在栽培类型中有2重瓣或3重瓣;雄蕊5,在重瓣类型中常变态成15枚左右,花药长约1.2厘米;子房疏生短刺毛,花柱长11-16厘米。蒴果近球状或扁球状,疏生粗短刺,直径约3厘米,不规则4瓣裂.种子淡褐色,宽约3毫米。花果期3-12月。
生态环境
喜温暖湿润气候,阳光充足之地,要求土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阳光充足之地,要求土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多温室栽培,做观花物。一年生草本,在低纬度地区可长成亚灌木。生于荒地、旱地、宅旁、向阳山坡、林缘、草地。常生于向阳的山坡草地或住宅旁。
生长周期
一年生草本
贮藏养护
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盛花期,于下午4-5时采摘、晒雨可用50-60C烘4-6h即干。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性味功能
性味:呸辛;性温;有毒
归经:归心、肺、脾经。
功效主治:止咳平喘,止痛镇静。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外科麻醉。
种植技术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气温5℃左右种子开始发芽;气温低于2-3℃时,植株死亡。以向阳、土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忌连作。前作不宜选茄科植物。
种植技术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直播法: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行株距43cmx33cm,每穴播种6-7颗,每1hm2用种量7.5kg。育苗移栽法:在套种、间种田中或前作还未成熟时,为子经济利用土地,可在3月播种育苗,5-6月上旬幼苗有4-6月片真叶时移栽。
药典标准
本品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 L.的干燥花。4~11月花初开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多皱缩成条状,完整者长9~15cm。花萼呈筒状,长为花冠的2/5,灰绿色或灰黄色,先端5裂,基部具纵脉纹5条,表面微有茸毛;花冠呈喇叭状,淡黄色或黄棕色,先端5浅裂,裂片有短尖,短尖下有明显的纵脉纹3条,两裂片之间微凹;雄蕊5,花丝贴生于花冠筒内,长为花冠的
3/4;雌蕊1,柱头棒状。烘干品质柔韧,气特异;晒干品质脆,气微,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淡黄色。花粉粒类球形或长圆形,直径42~65μm,表面有条纹状雕纹。花萼非腺毛1~3细胞,壁具疣突;腺毛头部1~5细胞,柄1~5细胞。花冠裂片边缘非腺毛1~10细胞,壁微具疣突。花丝基部非腺毛粗大,1~5细胞,基部直径约至128μm,顶端钝圆。花萼、花冠薄壁
细胞中有草酸钙砂晶、方晶及簇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浓氨试液1ml,混匀,加三氯甲烷25ml,摇匀,放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硫酸天仙子胺对照品、氢溴酸东莨菪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4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置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1.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1.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9.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7mol/L磷酸钠溶液(含0.0175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用磷酸调节pH值至6.0) (50:1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6nm。理论板数按氢溴酸东莨菪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氢溴酸东莨菪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东莨菪碱重量=氢溴酸东莨菪碱/1.44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入2mol/L盐酸溶液1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滤过,滤渣和滤器用2mol/L盐酸溶液10ml分数次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用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9,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4次,每次1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流动相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东莨菪碱(C17H21NO4)不得少于0.15%。
[性味与归经]
辛,温;有毒。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
平喘止咳,解痉定痛。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外科麻醉。
[用法与用量]
0.3~0.6g,宜入丸散;亦可作卷烟分次燃吸(一日量不超过1.5g)。外用适量。
[注意]
孕妇、外感及痰热咳喘、青光眼、高血压及心动过速患者禁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