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2024-12-16 15:36:07 内容管理员 7

别名

龟板、龟壳、龟腹甲、龟下甲、拖泥板等。

概述

龟甲为珍贵动物药材,也是著名的滋补品。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reevesii(Gray)]的干燥背甲及腹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龟甲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曰:"此用水中神龟,厣可供卜,壳可入药"。

古时龟上、下甲皆入药。自五代《日华本草》开始,药用部位发生变化,仅用下甲,以取补阴之意,称为龟甲,今背甲、腹甲皆用。

生态环境

乌龟多生活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常栖息在川泽湖池中。栖息地周围长有芦苇、苔草、莲、水柳、水杉等水生植物,鱼、虾、螺、蚌等食物丰富,周围生态协调,环境安静。

生物学特性

1、生长活动规律乌龟是一种变温动物,缺乏完整的体温调节机制,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乌龟的活动,生长发育与外界气温成正相关。白天除爬上陆地觅食、晒壳外,一般伏蛰在隐蔽的地方或洞穴内,傍晚以后才外出活动,黎明前归穴静伏潜入龟池。当温度上升到40℃以上或低于12℃以下时,乌龟则处于休眠状态。

2、食性及饲料 乌龟主食动物性饲料,如鱼、虾、螺、蚌、蠕虫和其他动物碎片等;辅以植物性饲料,如谷物、麦类、豆类、瓜果等,在肌饿时也吃蔬菜、嫩叶(草)和花瓣。一般气温在17℃左右时开始觅食。每次进食量较少,约为体重的1-2%,由于温度低,消化能力较弱,一次进食可维持数日不吃;乌龟具有惊人的耐饿能力,数月内不食不动也能维持生命。当日平均水温达到32℃左右时,日进食量可达体重的4-7%。

3、产卵与孵化 稚龟4-5年后开始性成熟。春、秋二季水温13-25C时发情,于浅水中或陆地进行交配。乌龟系体内受精,精子在雌性输卵管中存活5-9月,亦有受精能力。5月下旬-8月上旬为产卵季节,产卵前,雌龟的食欲减退,情绪不安,显得兴奋、灵活,多在天气黄昏时爬行,寻找土壤干湿度适度(土壤含水量约5-20%),腐殖质较少,且较疏松,隐蔽,安静的地方作穴。卵穴挖成后,伏在原地休息片刻便开始产卵。产卵时,前肢撑起,头高昂,后肢趴在穴口,尾巴伸入穴中,把卵的位置一个个理好。刚产下的卵,卵面上粘有输卵管分泌的透明液,壳较软,有弹性,入土后即逐渐变硬,产完一窝卵约需1-2小时。产卵完毕后,一般都要休息4-10分种,然后再用后肢将泥土扒入洞穴内,把卵洞填满,有的乌龟还做一个6-7厘米大的"泥饼"(挟有杂草)盖在穴口,并用腹部把穴口的泥土压平,扒一些枯枝(草)落叶进行伪装,任卵自然孵化。在正常的温度(18-35C)和空气相对湿度(70-85%)的自然环境下,经65-83天后即可孵化出幼龟。一般性充分成熟的雌龟,1年产卵2-3窝,每窝3-8枚,多的可达30枚左右。卵重一般为3-10克不等。

生长习性

适应性较强,根据气温的不同,而调节自身的适应能力。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1、捕捉 乌龟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季捕捉为好。

2、加工 将捕捉的乌龟侧放,用木棒或铁锤锤击甲桥处,把上下甲砸开,刮净筋肉;或用锐刀从尾部连削带挖至头部,再从头部的另一侧,连削带挖至尾部,把龟头、龟尾、四肢与内脏挖除,刮净甲壳上的筋肉,用清水洗净晒干,称为"血甲(板)",质量较佳;用沸水煮死,再取其腹甲,去净肉筋晒干者,称为"烫甲(板)"质量稍次。

贮藏养护

龟甲一般用麻袋包装,每件50公斤左右,贮于干燥通风处。

本品易虫蛀,危害的仓虫有黑皮蠹、波纹皮蠹、赤足郭公虫、拟白腹皮蠹、肉食皮蠹等,骨质甲壳外的皮膜及残肉易遭蛀蚀。

储藏期间,应定期检查,保持环境整洁、干燥。

形状规格

龟甲(板)呈长椭圆形板片状,质地坚硬,甲桥附于两侧略呈翼状,前端截形,中央微凹,后端具"V"形缺刻,长10-20厘米,宽7-10厘米,长宽比为1.2-2.3:1,厚约3-5厘米。共由6对相对的盾片组成,龟甲表面光滑,黄白色、暗褐色或略带紫褐色,具放射状纹理或扁心类方形环纹。内侧体表较粗糙,棕褐色,除净残筋后,可白色的9块骨板,骨板间为锯齿状嵌接的骨缝,易从此处断裂。气微腥,味微咸。

血甲(板):外表面光滑,外皮尚存,内表面有时略带血迹或残肉。烫甲(板):色灰白,无光泽,皮已脱落。断面牙白色,内为乳白色,有孔隙。

规格标准:商品龟甲为统庄,干货。为乌龟腹板,带有血斑、完整、无肉,无破碎。

性味功能

龟甲味咸、甘,性微寒。归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等功能。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等症。

主要成分:

骨胶原,其中含多种氨基酸,角蛋白,肽类、脂类及硅、铅、钙、磷、镁、铁、钛、砷等多种微量元素。

真伪鉴别

龟甲为常用中药,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等作用,该药材供不应求,现将正品与非正品从外观性状鉴别如下:

1、正品龟甲 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背甲:本品呈椭圆形拱状,边缘整齐,前端略凹入,后端圆,前窄后宽,背棱3条,其正中的一条隆起较明显。长9-16cm,宽6-12cm,高3-6cm。外表面呈棕色,颈盾一枚,缘盾左右各11枚,类长方形,第11缘盾明显较臀盾小。臀盾双枚,类长方形,连接处稍凹入。腹甲:本品呈板片状,近椭圆形,长8-15cm,宽5-8cm,前端平截,后端具三角形深缺刻,两侧有呈翼状向后弯曲的甲桥,有的已除去。外表黄色,角质盾片12块,每块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或大部分呈紫褐色,喉盾呈三角形,腹盾间的中缝线最长,肱盾间的中缝线最短,内表面黄白色,骨板9块。

2、非正品龟甲为龟科动物马来闭壳龟的背甲及腹甲。背甲:本品呈椭圆形拱状,隆起较高,中央有1条隆起不明显的背景棱。长15-19cm,宽12-15cm,高7-9cm。表面灰褐色,颈盾较小,前宽后窄,第3椎盾呈六边形,缘盾近方形,臀盾类方形。腹甲:本品呈板片状,近椭圆形,长8-19cm,宽4-10cm,前后两端圆形,两侧无甲桥。外表面黄白色,盾片具黑色斑点。腹盾间的中缝线最短,内表面近白色,舌板和下板间具一横折纹。

混淆品种:

黄缘闭壳龟[Cuora flavomarginata (Gray):其板片呈长圆形,前部稍窄,后部较宽。两喉盾后部并合处夹角60-80度,为所见龟甲夹角最小者;外表面黑色,布有"V"形纹,内面周边黄色,在舌下板间有一横折,为韧带组织,与两侧甲桥处的韧带组织相连,在此横折处易折断,在肛盾处无"V"形状的缺刻,质坚而较重。气腥,味微咸。

平胸龟(Plaatysternon megacephalum Gray):其板片狭长,表面黄白色,有黑斑;喉盾宽大,两喉盾部并合处夹角170度左右,为龟类腹甲中最大者;肛盾处微凹。

黄喉水龟[Clemmys mutica(Cantor)]龟甲略呈长方椭圆形,前端截形两侧有时伸出小尖角。两喉盾后部并合处夹角125度左右,胸盾与股盾较腹盾小,肛盾薄而尖锐,后缘有"V"形缺刻,有时呈内陷弧状。表面黄色或在角片角隅处有紫黑色斑,有的底板显红黄色,""形纹理常被磨损而不明显,无放射状花纹。

缅甸陆龟(Trstudo elongata Blyth):龟甲呈板片状,长方椭圆形,底板为黄色,黄棕色至灰棕色,上有未被磨损的黑斑。腹盾大,约占全长的1/3;两喉盾后部并合处夹角80-90度,在板片内面的喉盾处隆起尤高,几达底板中部厚度的2倍左右;肱胸沟纹略呈波浪弯曲;胸盾较凹甲陆龟长;肛盾小,有"V"形缺刻,后部开口大。

种植技术

饲养技术:

(一)选地建场

1、选池 养龟池一般选择北高南低,靠近水源,水质清洁,饵料丰富,阳光充足,环境安静,生态协调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2、建场 饲养池的面积不宜过大,以0.5-1亩为宜,主要建造设施有:(1)防逃围墙,用砖砌0.5米高的围墙,其上横砌一块砖形成墙檐,防止乌龟越墙逃跑;(2)围墙内要留有30-50%的陆地,种植一定数量的蔬菜、菊花、栀子、金桔、蜜桔或葡萄等作物,供乌龟栖息;(3)围墙内的水池深1-2米,设有由旱地向水池倾斜的斜面地段(坡比约1:3),在斜坡地面上,必须设立1-2个暗道,暗道一端伸入水底,另一端通至乌龟"栖息亭","栖息亭"的面积可视地形而定,一般1.5-2米2,高0.5-1米。"栖息亭"的东边,西边或南边可以安装1张小木门或1-2个小墙洞,便于观察亭内情况并使乌龟出入觅食和产卵;(4)在水陆交界的斜坡浅水处,或龟池的四周应设浅水食槽;(5)水面应斜搁一些竹、木跳板,稍露出水面,供乌龟白天晒壳或夜间歇凉。(6)龟池需要设置进、出水管道,便于池水排灌。

(二)饲养方法

1、亲龟的选择 亲龟必须性成熟。乌龟在台湾和海南等地4-5年,华南地区5-6年,华北地区6-7年性成熟。雌龟体重约250-300克即开始产卵,以选择体重300克以上的雌龟作亲龟为宜,个体大的雌龟产卵数量多、卵质好,孵化出来的稚龟个体大,体质健壮、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反之则产卵数量少、卵质亦差。雄龟仅70克左右就有交配行为,但宜选择体重200-350克作亲龟为佳。选择的亲龟要求体躯健壮,有光泽、行动敏捷、无疾病、无外伤。雌雄比例以3-4:1较为适宜。

2、投放与密度乌龟的投放季节在4月中旬-10月下旬进行(水温稳定在20°℃以上),并将亲龟、成龟(商品龟)、幼龟、稚龟逐批分开,分别投放于不同龟池进行饲养。投放时,先用10PPm高锰甲溶液淋洗龟体,5-10分种以后将龟轻轻倾放在陆地上,任其爬入水池或隐蔽处,切忌掷投池水中或直接倾入龟池。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可放7-12只成龟,幼龟的饲养密度可增加1-2倍,稚龟每平方米可放养25-50只。

3、喂食与食量 喂食宜在早晚进行,春秋两季气温较低,一般是在上午9时以后投食。投食量约相当于龟体重量的1-2%;夏季气候炎热,投食应在傍晚进行,投食量大约相当于龟体重量的6-7%。饵料一定要保持新鲜,做到当天加工,当天喂完,以免污染水质发生疾病。每天投食做到定时,定点,定量

4、龟卵的人工孵化 一般在日照温室内进行孵化。为了防止蚂蚁的危害,应先在温室外的四周挖掘一道深、宽各30厘米的防蚁水沟,沟内保持20-25厘米深的清水。然后在室内四周挖一长形的土坑,宽100-110厘米,深约40厘米,坑底垫一层25-30厘米厚的疏松不含腐殖质的红壤土,土面排放一层受精卵,卵距1-2厘米,动物极必须朝上;在排放龟卵后应立即加盖一层3-6厘米厚的壤土。见表土干燥后,用洒水壶洒入适量的水,使土壤保持疏松透气,湿润(含水量12-16%);空气相对湿度以70-85%;温度稳定在33-35℃之间,超过或低于这个温度,都要采取降温或升温措施。在正常情况下,15天左右孵化卵内的尿囊即可形成,在灯光下,可见受精卵从谷粒大的胚体上伸出许多条血管,未受精的卵无胚体与血管分布。龟卵在孵化过程中,30天以前严防地面有强烈的震动和响声,同时严禁翻动,以免影响龟卵胚胎的正常发育。经55-65天以后稚龟即可陆续出壳,孵化率一般为95%左右。稚龟出壳以后,任其在孵化坑休息1-2天,待板脐收黄完好后,再投放到稚龟精养池内进行饲养,池水不宜过深,保持在5-10厘米之间。池内放置1个矮边平底瓷(木)盆,每天投喂绞碎的蚌肉,蚯蚓或熟鸡蛋黄等高蛋白食物。10月中旬或下旬将其转入泥沙较深,避北向阳的小饲养池,在严寒的冬天池面最好加盖覆盖物;或转入越冬洞(坑)内,盖上薄薄的黄砂和稻草等物,以保持一定温度,即可安全越冬。翌年春季待气温上升到20℃左右时,择晴朗的天气将越冬的稚龟转至幼龟精养池内,逐渐适应大气侯,进行精心饲养。

药典标准

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Gray)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和腹甲,除去残肉,晒干。

[性状]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长7.5~22cm,宽6~18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条;颈盾1块,前窄后宽,椎盾5块,第1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等,第2~4椎盾宽大于长;肋盾两侧对称,各4块;缘盾每侧11块;臀盾2块。腹甲呈

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6.4~21cm,宽5.5~17cm;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缝最短;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除净后可见骨板9块,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残存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龟甲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胆固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20μl、对照品溶液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5:2:1:0.6)为展开剂,展开16cm,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无水乙醇溶液(1→10),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4.5%。

饮片

[炮制]

龟甲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净皮肉,洗净,

晒干。

[性状]

[鉴别]

[浸出物]

同药材。

醋龟甲 取净龟甲,照烫法(通则0213)用砂子炒至表面淡黄色,取出,醋淬,干燥。用时捣碎。

每100kg龟甲,用醋20kg。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背甲盾片略呈拱状隆起,腹甲盾片呈平板状,大小不一。表面黄色或棕褐色,有的可见深棕褐色斑点,有不规则纹理。内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边缘有的呈锯齿状。断面不平整,有的有蜂窝状小孔。质松脆。气微腥,味微咸,微有醋香气。

[鉴别]同药材。

[浸出物]同药材,不得少于8.0%。

[性味与归经] 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

[功能与主治]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崩漏经多。

[用法与用量]9~24g,先煎。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