茺蔚子
别名
小胡麻,三角胡麻、益母草子、坤草子、野麻、田麻子、红花艾等。
概述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茺蔚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本草纲目》载:"此草及子皆茺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草之称。……夏至后即枯,故亦有夏枯之名。"茺蔚近水湿处甚繁,春初生苗如嫩蒿,入夏长三、四尺,茎方如黄麻茎,其叶如艾叶而背青,.....四、五月间,穗内开小花,红紫色,亦有微白色者,每萼内有细子四粒,粒大如茼蒿子,有三棱,褐色"。此记述与现今所用茺蔚子的原植物相吻合。
产地分布
茺蔚子Fructus leonuri(湖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称小胡麻),全国各地均产,以长江流域出产较多,以安徽、河南、江苏、山东等地较多。
形态特征
1、益母草Leonurus artemisisa(Lour.)S.Y.Hu(L.heterophyllus Seet;L.sibiricus auct.Non L.)--唇形科Labiatae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60-120cm,钝四棱形,微具槽,有倒向糙伏毛,多分枝。叶对生;叶柄纤细,长2-3cm,上部的柄较短;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基部宽楔形稍下延,掌状3裂,裂片呈长圆状菱形至卵圆形,通常长2.5-6cm,宽1.5-4cm,裂片再分裂,上面被糙伏毛,下面被疏柔毛及腺点;茎中部叶轮廓为菱形,较小,通常分裂成3个或偶有多个长圆状线形的裂片;苞叶近于无柄,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疏齿。轮伞花序腋生,具8-5朵花,多数远离而组成长穗状花序;小苞片刺状,比萼筒短,长约5mm;无花梗;花萼管状钟形,长6-8mm,外面贴生微柔毛,内面上部被柔毛,先端具5齿,齿阔三角形,顶端刺尖;花冠粉红至淡紫红色,长1-1.2cm,冠筒长约6mm,外被毛,冠檐二唇形,下唇与上唇约等长,3裂,中裂片倒心形,先端微缺;雄蕊4,2强,花丝疏被鳞状毛;花柱略超出于雄蕊,先端2浅裂;花盘平顶。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2.5mm,淡褐色,光滑。花期6-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草地、田梗、路旁、溪边等处,尤以阳处为多,海拔高达3400m。分布于全国各地。本种的白花变种var.albiflours (Migo) S.Y.Hu,又名白花益母草,与正种同等入药。主要区别点在于本变种的花冠白色。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2、细叶益母草L.sibiricus L.(L.sibirica L.var.b.Grandiflora Benth.,L.manshuricus Yabe)--唇形科Labiatae 本种的形态特征与益母草很相近,其主要区别点是:本种的叶分裂成的小裂片线形,通常宽1-3mm,花序上的苞叶明显3深裂,小裂片呈线形;花冠较大,长约1.8cm,外被长柔毛,下唇短于上唇1/4;花萼外面尤其是在中部密生疏柔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于石质及砂质草地上及松林中,海拔可达1500m。
分布于河北北部、山西、内蒙古及陕西北部。
本种的变种白花变型f.albiflorus (Nakai& Kitaga.)C.Y.Wu et H.W.Li亦同等入药,其与正种的区别在于花冠白色。分布于内蒙古。
生态环境
生于山坡草地、田梗、路旁、溪边等处,尤以阳处为多。益母草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需要充足的光照。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栽培较适宜,若在较高海拔地区栽培,常因温度低而不能抽开花。
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60-120cm,钝四棱形,微具槽,有倒向糙伏毛,多分枝。叶对生;叶柄纤细,长2-3cm,上部的柄较短;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基部宽楔形稍下延,掌状3裂,裂片呈长圆状菱形至卵圆形,通常长2.5-6cm,宽1.5-4cm,裂片再分裂,上面被糙伏毛,下面被疏柔毛及腺点;茎中部叶轮廓为菱形,较小,通常分裂成3个或偶有多个长圆状线形的裂片;苞叶近于无柄,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疏齿。轮伞花序腋生,具8-5朵花,多数远离而组成长穗状花序;小苞片刺状,比萼筒短,长约5mm;无花梗;花萼管状钟形,长6-8mm,外面贴生微柔毛,内面上部被柔毛,先端具5齿,齿阔三角形,顶端刺尖;花冠粉红至淡紫红色,长1-1.2cm,冠筒长约6mm,外被柔毛,冠檐二唇形,下唇与上唇约等长,3裂,中裂片倒心形,先端微缺;雄蕊4,2强,花丝疏被鳞状毛;花柱略超出于雄蕊,先端2浅裂;花盘平顶。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2.5mm,淡褐色,光滑。花期6-9月,果期9-10月。益母草喜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生长适温22-30℃,15℃以
下生长缓慢,0℃以下会受害,-3℃以下会冻伤,35℃以上的高温生长良好;潮湿排灌良好的砂质壤土有助于获取高产和高品质的产品。
生于山坡草地、田梗、路旁、溪边等处,尤以阳处为多,海拔高达3400m。分布于全国各地。喜温暖较湿润环境,耐严寒。一般土壤均可栽种。但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及排水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生长习性
喜温暖较湿润环境,耐严寒,怕积水。一般土壤均可栽种。但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及排水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生长周期
一至二年生草本。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筛净杂质。
炮制: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筛去灰屑。
二、炮炙 炒制取净茺蔚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爆声时,取出,放凉。
形状规格
本品呈三棱形,长2-3mm,宽约1.5m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深色斑点,一端稍宽,平截状,另一端渐窄而钝尖。果皮薄,子叶类白色,富油性。无臭,味苦。
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有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的功能。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目赤肿痛、目暗不明、头晕胀痛。用量5-10g。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测定,含量约26%,比重d20200.9681,折光率nD201.4758,皂化价192,碘价106.5,酸价5.68,酯价186。油中油酸占63.75%、亚麻油酸占21.13%。此外,尚含维生素A类物质约0.04%。茺蔚子还含少量生物碱益母草(Leonurinine)。薄层定性结果,脂肪油部分,有与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棕榈酸相对应的斑点;总生物碱部分有与水苏碱(Stachydrine)相对应的斑点。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茺蔚子水或醇水浸出液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本品炒熟研粉服食大量后可发生中毒,一次服30g,4-6小时后出现胸闷全身无力,全身酸痛,下肢不能活动等中毒症状。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小坚果矩圆形具三棱,长2-3mm,直径1-1.5mm,上端平截,下端渐窄,有凹入的果柄痕。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有稀疏深色斑点。切面果皮褐色,胚乳、子叶白色,富油质,气无,味微苦。以粒大,饱满者为佳。
药典标准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呈三棱形,长2~3mm,宽约1.5m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深色斑点,一端稍宽,平截状,另一端渐窄而钝尖。果皮薄,子叶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苦。
[鉴别] (1)本品粉末黄棕色至深棕色。外果皮细胞横断面观略径向延长,长度不一,形成多数隆起的脊,脊中央为黄色网纹细胞,壁非木化;表面观类多角形,有条状角质纹理,网纹细胞具条状增厚壁。内果皮厚壁细胞断面观略切向延长,内壁极厚,外壁薄,胞腔偏靠外侧,内含草酸钙方晶;表面观呈星状或细胞界限不明显,方晶明显。中果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壁薄,细波状弯曲。种皮表皮细胞类方形,壁稍厚,略波状弯曲,胞腔内含淡黄棕色物。内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2)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ml,加在活性炭-氧化铝柱(活性炭0.5g;中性氧化铝100~120目,2g;内径为10mm)上,用乙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水苏碱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盐酸-水(4: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7.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0.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7.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强阳离子交换(SCX)色谱柱;以15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06%三乙胺和0.14%磷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92nm。理论板数按盐酸水苏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水苏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盐酸水苏碱(C7H13NO2·HCl)不得少于0.050%。
饮片
[炮制]
茺蔚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炒茺蔚子取净茺蔚子,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有爆声,表面微鼓起,颜色加深时,取出,放凉。
[性状]
本品形如药材,微鼓起,质脆,断面淡黄色或黄色,富油性。气微香,味苦。
[性味与归经] 辛、苦,微寒。归心包、肝经。
[功能与主治]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
[用法与用量]
5~10g。
[注意]
瞳孔散大者慎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