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松
别名
昨叶荷草、屋上无根草、向天草、瓦花、石莲花、厝莲、干滴落、猫头草、瓦塔、天蓬草、瓦霜、瓦葱、酸塔、塔松、兔子拐杖、干吊鳖、石塔花、狼爪子、酸溜溜、瓦宝塔、瓦莲花、岩松、屋松、岩笋、瓦玉。
概述
瓦松,中药名。为景天科植物瓦松0rosta.chys fimbriata (Turcz.) Berg.的干燥地上部分。
产地分布
分布于湖北、安徽、江苏、浙江、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根及杂质,晒干。
形状规格
本品茎呈细长圆柱形,长5~27cm,直径2~6mm。表面灰棕色,具多数突起的残留叶基,有明显的纵棱线。叶多脱落。破碎或卷曲,灰绿色。圆锥花序穗状,小花白色或粉红色,花梗长约5mm。体轻,质脆,易碎。气微,味酸。
性味功能
性味归经
味酸、苦,性凉。归肝、肺、脾经。
功效主治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血痢,便血,痔血,疮口久不愈合。
药典标准
本品为景天科植物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a (Turcz.) Berg.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根及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茎呈细长圆柱形,长5~27cm,直径2~6mm。表面灰棕色,具多数突起的残留叶基,有明显的纵棱线。叶多脱落,破碎或卷曲,灰绿色。圆锥花序穗状,小花白色或粉红色,花梗长约5mm。体轻,质脆,易碎。气微,味酸。
[鉴别] (1) 本品粉末灰棕色。叶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略增厚,略弯曲,有的可见角质纹理,气孔不等式。分泌细胞广泛分布于叶肉细胞中,成类圆形或长圆形。茎皮层细胞中可见分泌道,呈长条形,含红棕色物。花冠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深波状弯曲。花粉粒类球形,直径15~
22μm,具3个萌发孔。纤维多成束,壁稍厚,孔沟明显。棕色物团块散在,较多,形状、大小不规则。
(2)取本品粉末5g,加甲醇-25%盐酸溶液(4:1)混合溶液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至近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用水10ml洗涤,弃去水液,滤液挥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瓦松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山柰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5: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杂质不得过2%(通则2301)。
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5%磷酸溶液(47: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槲皮素对照品、山柰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槲皮素10μg、山柰酚2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
醇-25%盐酸溶液(4:1)混合溶液50ml,密塞,称定重量,置水浴中回流1小时,立即冷却,再称定重
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pl与供试品溶液10~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槲皮素(C15H10O7)和山柰酚(C15H10O6)的总量不得少于0.020%。
饮片
[炮制]
除去残根及杂质,切段。
[性状]
本品形如药材,茎呈圆柱段状,长0.5~6cm。气微,味酸。
[鉴别]
[检查](水分)
[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酸、苦,凉。归肝、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血痢,便血,痔血,疮口久不愈合。
[用法与用量)
3~9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
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