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壳
别名
海蛤、蛤壳、海蛤壳。
概述
蛤壳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青蛤贝壳2片,近圆形。异名为海蛤(《本经》),蛤壳(《本草原始》)。
产地分布
主产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
形态特征
青蛤贝壳2片,近圆形。壳长约36.5~56毫米,高几与长相等,宽度约为长度的2/3。壳顶突出,位于背侧中央,尖端向前方弯曲。无小月面,楯面狭长,全部为韧带所占据,韧带黄褐色,不突出壳面。贝壳表面极凸出,生长线在顶部者细密,不甚显著,至腹面渐粗大,凸出壳面。壳面淡黄色或棕红色。壳内面为白色或淡肉色,边缘具有整齐的小齿。小齿愈近背缘愈大。铰合部狭长而平,左、右壳各具3个主齿。外套痕显明,外套窦深,自腹缘向上方斜伸至贝壳的中心部,后端宽,至前端渐狭,呈楔形。前闭壳肌痕细长,呈半月状,后闭壳肌痕大,椭圆形。足扁平,舌状。生活于近海的泥沙质海底。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
4~10月间捕捉。获得后去肉,洗净晒干。
蛤壳:洗净、晒干,碾成碎块。
煅蛤壳:取净蛤壳置无烟火上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碾碎即成。
蛤粉:将煅蛤壳碾至极细成粉末状。
形状规格
贝壳呈类圆形,外表面黄白色。壳顶歪向一方,有排列紧密的同心环纹,沿此纹或有数条灰蓝色轮纹,腹缘细齿状。壳内面乳白或青白色,光滑无纹。体轻,质坚硬略脆,断面层纹不明显。气稍腥,味淡。以光滑、洁净者为佳。主产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现用药材蛤壳,除上述一种外,尚有同科动物文蛤的贝壳,亦同等使用。
1、文蛤:扇形或类圆形,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弧形,长3-10cm,高2-8cm。壳顶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壳外面光滑,黄褐色,同心生长纹清晰,通常在背部有锯齿状或波纹状褐色花纹。壳内面白色,边缘无齿纹,前后壳缘有时略带紫色,铰合部较宽,右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2个;左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1个。质坚硬,断面有层纹。无臭,味淡。
2、青蛤:类圆形,长3.6-5.6cm,高与长几相等,宽2.5-3.5cm。壳顶突出,位于背侧近中部,歪向一方。壳外面淡黄色或棕红色,同心生长纹突出壳面略呈环肋状,沿此纹或有数条灰蓝色轮纹,腹缘细齿状。壳内面乳白色或青白色,光滑无纹,边缘常带紫色并有整齐的小齿纹,铰合部左右两侧均具齿3枚,无侧齿。质地细腻,薄而脆,锯时铁从纵斜纹处及生长纹处断裂,断面厚0.5-1.5mm。层纹不明显。无臭,味淡。
性味功能
性味:咸,平。
①《本经》:"味苦,平。"
②《吴普本草》:"歧伯:甘。扁鹊:咸。"
③《别录》:"咸,无毒。"
④《药性论》:"味咸,有小毒。"
归经:
①《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阳、阳明经。"
②《要药分剂》:"入心、肾二经。"
功用主治:
清热,利水,化痰,软坚。治热痰喘嗽,水肿,淋病,瘿、瘤,积聚,血结胸痛,血痢,痔疮,崩漏,带下。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真伪鉴别
1、文蛤,显微镜下可见层纹微弯,纹宽5-10μm,两纹相隔20-90μm;交错纹细小。粉末瓷白色,细小微粒夹极少棕黄、紫黑色微粒。
2、青蛤,显微镜下可见层纹微弯,纹宽15-30μm,两纹相隔15-100μm,高倍镜下可见层纹边缘由两条层纹紧密排列组成。交错纹细小。粉末为白色微粒,透明,夹棕黄紫黑色微粒。
药典标准
本品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或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的贝壳。夏、秋二季捕捞,去肉,洗净,晒干。
[性状] 文蛤扇形或类圆形,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弧形,长3~10cm,高2~8cm。壳顶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壳外面光滑,黄褐色,同心生长纹清晰,通常在背部有锯齿状或波纹状褐色花纹。壳内面白色,边缘无齿纹,前后壳缘有时略带紫色,铰合部较宽,右壳有主齿3个和前侧齿2个;左壳有主齿3个和前侧齿1个。质坚硬,断面有层纹。气微,味淡。
青蛤类圆形,壳顶突出,位于背侧近中部。壳外面淡黄色或棕红色,同心生长纹凸出壳面略呈环肋状。壳内面白色或淡红色,边缘常带紫色并有整齐的小齿纹,铰合部左右两壳均具主齿3个,无侧齿。
[鉴别](1)本品粉末类白色。不规则状碎块,呈明显的颗粒性,有的表面可见较细密条纹与较宽条纹交织而成的网状纹理,较宽条纹平直或稍弯曲。
(2)取本品粉末4g,加稀盐酸30ml,即产生大量气泡,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至5,静置,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10分钟,取沉淀置15ml安瓿中,加6.0mol/L盐酸10ml,150℃水解1小时。水解液蒸干,残渣加10%异丙醇-0.1mol/L盐酸溶液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蛤壳对照药材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丙酮-无水乙醇-0.5%茚三酮丙酮溶液(40:14:12:5:4: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酸不溶性灰分取本品粉末2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炽灼至完全灰化,加入稀盐酸约20ml,照灰分测定法(通则2302)测定,不得过2.0%。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0.3mg/kg;砷不得过2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
饮片
[炮制]蛤壳洗净,碾碎,干燥。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碎片。碎片外面黄褐色或棕红色,可见同心生长纹。内面白色。质坚硬。
断面有层纹。气微,味淡。煅蛤壳 取净蛤壳,照明煅法(通则0213)煅至酥脆。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碎片或粗粉。灰白色,碎片外面有时可见同心生长纹。质酥脆。断面有层
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