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木香
别名
木香、铁杆木香、槽子木香。
概述
川木香,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souliei(Franch.)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souliei(Franch.)Ling var.cinerea Ling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泥沙及根头上的胶状物,干燥。
产地分布
主产四川。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几无茎。根粗壮,圆柱形。叶丛生,呈莲座状,卵状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20~30cm,宽10~20cm,羽状中裂,具5~7对裂片,或不分裂,裂片边缘具不规则齿裂,两面被毛;叶柄长8~20cm。头状花序数个集生于枝顶;总苞片6层,革质,绿色带紫,顶端凸尖,边缘
有睫毛;全为管状花,紫色,长约4cm。瘦果扁平,有棱;冠毛芒状。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草地。
生于海拔3500-4200m的高山山脊或阳坡草地。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9~12月间挖根,洗净,晒干或微火烘干。
形状规格
根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长10~30cm,直径1.5~3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粗糙,可见由纤维束构成的密致的斜方形网纹,有时根头部焦黑发粘。体轻,质硬脆,难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棕色,木部黄白色,可见点状油室及径向裂隙,有的中心呈空洞状,气芳香而特异,味苦,嚼之粘牙。
性味功能
性味:
辛、苦,温。
归经:
归脾、胃、大肠、胆经。
功效:
行气止痛。
主治:
用于胸胁、脘腹胀痛,肠鸣腹泻,里急后重。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呈圆柱形,习称“铁杆木香”,或成纵槽状半圆柱形,习称“槽子木香”,稍弯曲,长10-30cm,直径1-3cm。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具较细的纵皱纹,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脉纹,根头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特,习称“油头”或“糊头”。体较轻,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黄色,散有黄色稀疏油点及裂隙,木榈较宽广,有放射状纹理;有的中心呈腐朽状。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有残存。韧皮部有黄色木化的纤维束,与筛管相间排列,纤维束旁有石细胞,略呈成数环层状排列。形成层成环。木质部纤维束与导管群交互排列,灶伴有石细胞导管成束,呈多分歧状。韧皮射线、木射线及髓部薄壁组织中散有大型油室。薄壁细胞中含菊糖。
粉末特征:
川木香粉末黄色或黄棕色。①菊糖多见。②纤维黄色或近无色,长梭形或长条形,末端斜尖、平截或长尖,直径14-37μm,壁厚5-17μm,木化,孔沟明显,纹孔裂缝状或人字形、十字形。③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3-142μm,有的导管分子较短,长仅36μm。④石细胞少数,长方形,长47-127um,直径25-40μ,壁厚5-9μm,纹孔及孔沟明显。此外,可见木栓细胞、油室碎片等。
理化鉴别:
取本品挥发油加异羟肟酸铁试剂2-3滴,呈橙红色反应(内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