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藤
别名
大血藤。
概述
红藤,别名:大血藤,拉丁学名:Sargentodoxa cuneata.为木通科、大血藤属落叶、木质藤本植物;茎红褐色;复叶三出,互生;花单性异株,辐射对称,花瓣6,极小,花萼6,花瓣状;果实为聚合果,由多个肉质小浆果组成。生长在海拔700-1600米的林缘沟边或灌木丛中。根茎可药用,有通经活络、散瘀止痛、理气行血、杀虫等功效,主治风湿痛、天气变化导致的关节酸胀、跌打损伤、痛经、闭经、蛔虫。也可作兽医用药,对牛马误食品店蚂蝗所致疾病有疗效。根可作染料。茎皮含纤维,可制绳索。枝条可为藤条代用品,供编制藤椅或其它藤器。常见于山坡灌丛、疏林和林缘等。分布于中国中东部,中南半岛北部。
产地分布
产于中国陕西、四川、贵州、湖北、湖南、云南、广西、广东、海南、江西、浙江、安徽。中南半岛北部(老挝、越南北部)有分布。
形态特征
红藤为落叶木质藤本,长达到10余米。藤径粗达9厘米,全株无毛。当年枝条暗红色,老树皮有时纵裂。三出复叶,或兼具单叶,稀全部为单叶;叶柄长与3-12厘米;小叶革质,顶生小叶近棱状倒卵圆形,长4-12.5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成6-15毫米的短柄,全缘,侧生小叶斜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内面楔形,外面截形或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干时常变为红褐色,比顶生小叶略大,无小叶柄。总状花序长6-12厘米,雄花与雌花同序或异序,同序时,雄花生于基部;花梗细,长2-5厘米;苞片1枚,长卵形,膜质,长约3毫米,先端渐尖。萼片6,花瓣状,长圆形,长0.5-1厘米,宽0.2-0.4厘米,顶端钝;花瓣6,小,圆形,长约1毫米,蜜腺性;雄蕊长3-4毫米,花丝长仅为花药一半或更短,药隔先端略突出,退化雄蕊长约2毫米,先端较突出,不开裂,雌蕊多数,螺旋状生于卵状突起的花托上,子房瓶形,长约2毫米,花柱线形,柱头斜;退化雌蕊线形,长1毫米。每一浆果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黑蓝色,小果柄长0.6-1.2厘米。种子卵球形,长约5毫米,基部截形。种皮,黑色,光亮,平滑;种脐显著。花期4-5月,果期6-9月。
生态环境
常见于山坡灌丛、疏林和林缘等,海拔常为数百米。生于深山疏林、大山沟畔肥沃土壤的灌木丛中。
生物学特性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1对离体蟾蜍心脏的作用按八木氏离体心脏装置,以20ml任氏液灌流,将0.1g大血藤加入灌流液中(0.5%),发现对离体心脏呈轻度抑制,表现心缩力减弱,心率减慢(P<0.05),心输出量减少(P<0.01)。1.2对离体家兔主动脉条的作用将离体家兔的主动脉条,在离体装置水槽中(37±0.5度)放置lh,0.2ml提取液(1g生药/ml) 加入20ml克氏液中(1%),结果血管开始出现明显的收缩作用,该作用可被酚妥拉明阻断,提示其收缩作用可能与a-受体有关。随后又渐出现持久的松弛作用。1.3对离体猪冠状动脉的作用实验方法同上,以0.2ml提取物加入20ml克氏液中,以去甲肾上腺素与氯化钾作正负反应对照,出小时的作用与家兔主动脉条相似。但在氯化钾引起的收缩状态下,加入药物,则收缩作用不再出现,而且立即使血管松弛,提示对治疗冠脉痉挛有利。1.4对动物实验性心肌梗塞的影响1.4.1血藤水溶性提取物对家兔实验性心肌梗塞的影响大血藤水溶性提取物(中药用95%乙醇冷浸,减压浓缩,乙醚提取去除醚溶性物质,糖浆状沉淀加水至沉淀不再发生,滤去沉淀,加明胶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水溶液减压浓缩成糖浆状,甲醇提取,甲醇不溶物,制成水溶剂,内含糖类与甙类)。取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等容量生理盐水),大血藤水溶性提取物组(100mg/kg;相当原生药100g),心得安组(0.05mg/kg)。用戊巴比妥钠(300mg/kg)iv麻醉,进行胸前多导联心电图标测。开胸,在左前降支的根部用4号丝线结扎。关胸,描记胸前心电图后立即iv药物,以后每隔6小时推注1次,共4次。在结扎后4小时及24小时再分别进行心电图标测。24小时际测后取出心脏,计算心梗范围的百分率,结果各组家兔在结扎左前降支后4小时,大血藤组与心得安组心电图ST段抬高的总毫伏数(∑△ST)相似,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结扎后24小时差异更为显着(P<0.01。在结扎后24小时,大血藤组的心梗范围缩小为19.17%,同心得安组19.88%相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极其显着Pkg生理盐水,大血藤组ivl00mg/kg体重,心得安组iv心得安0.05mg/kg体重。每次实验同时测定4组家兔心肌组织内乳酸含量。结果在给药前,心肌梗塞对照组、大血藤组和心得安组的平均∑△ST差异不显着(P>0.05)。揭示结扎左前降支所致的心肌缺血程度3组间可能基本相似。心肌梗塞动物给生理盐水或药物后小时,心肌梗塞组在心梗后1小时,心肌组织中乳酸含量显着增加,而大血藤组和心得安组均不增加(与正常组心肌乳酸含量相似),差异极其显着(P<0.001),由此表明大血藤水溶性提取物能改善心肌乳酸代谢的紊乱
性味功能
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茎。味苦,性平。归大肠、肝经。具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功效。主治肠痈,痢疾,乳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虫积腹痛。
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选择海拔600米以上,土壤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呈酸性的山坡地或疏林空旷地。选好地后,进行深翻,深20~30厘米,耕细,除去杂草,施足基肥,然后做成120~130厘米的畦。大田可选沟边地角、荒山坡或疏林间空旷地。定植前按行距1.5米,株距2米开穴,穴深40厘米,在穴中施入腐熟的猪圈粪做基肥。
种子繁殖:将当年9~10月采的种子洗净阴干后,进行沙藏,种、沙比例1:4,贮藏到第2年3月,在整理好的畦上进行条播,开10厘米深的沟,把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盖2厘米土,上盖草。行距30厘米,株距15~20厘米。40余天可发芽出土,约1个月后可间苗。越冬后,于春季移植。在早春挖好的穴中放入幼苗,将腐熟的猪圈粪和土拌匀,填入穴中,使苗的根部全部覆盖,浇水。
压条繁殖:冬季落叶后,把母株较长的茎分枝,分别绕成直径约30厘米的圈,每枝1圈,在株旁开穴,将圈斜放穴内,然后盖土压紧,使半圈埋入土里,半圈露在地面,以利埋在土中的一半能够生根,露出地面的一半能够生长新的枝条。至来年冬季将所压枝条挖起,按照根的生长情况,将其剪断,使成单株。然后在选好的土地上,按株行距1.5~2米开穴,穴要深大,以能把新株茎藤栽入2/3长为好。栽后覆土压紧,并适当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