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木

2024-12-24 14:21:55 内容管理员 9

别名

中文名:接骨木

英文名:Williams Elder Twig

别名:

木蒴藿、续骨木、扦扦活、铁骨散、接骨丹、七叶金、透骨草、接骨风、马尿骚、臭芥棵、暖骨树、自草柴、接骨草、青杆错、白马桑、大接骨丹、公道老。

概述

本品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毛接骨木及西洋接骨木的茎枝。《本草新编》记载:“接骨木,入骨节,专续筋接骨,折伤酒吞,风痒汤浴。独用之以接续骨节固奇,然用之生血活血药中,其接骨尤奇,但宜生用为佳。至千木用之,其力减半,炒用又减半也。"

产地分布

本品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及东北、华东、中南等地区。

形态特征

1、接骨木,薄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m。老枝有皮孔,贿民淡黄棕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2-3对,有时仅1对或多达5对,托叶狭带形或退化成带蓝色的突起;侧生小叶片卵圆形、狭椭圆形至倒长圆状披针形,长5-15cm,宽1.2-7cm,先端尖,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形或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数枚腺齿,最下一对小叶有时具长0.5cm的柄,顶生小叶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具长约2cm的柄,揉碎后有臭气。花与叶同出,圆锥聚伞花序顶生,长5-11cm,宽4-14cm;具总花梗,花序分枝多成直角开展;花小而密;萼筒杯

状,长约1mm,萼齿三角状披针形,稍短于萼筒;花垸蕾时带粉红色,开后白色或淡黄色,花冠辐状,裂片5,长约2mm;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花药黄色;子房3室,花柱短,柱头3裂。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3-5mm,黑紫色或红色;分核2-3颗,卵形至椭圆形,长2.5-3.5mm,略有皱纹。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毛接骨木,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片2-3对,小叶片主脉及侧的基部被明显的长硬毛,小叶柄、叶轴及幼枝被黄色长硬毛;花序轴除被短柔毛外还夹杂着长硬毛。

3、西洋接骨木,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枝具明显凸起的圆形皮孔;髓部发达,白色。奇数羽状复叶1-3对,通常2对。果实亮黑色。

生态环境

分于林下、灌丛或平原路旁。

生长周期

一年生

采收加工

5-7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状规格

茎枝圆柱形,长短不等,直径5-12mm。表面绿褐色,有纵条纹及棕黑色点状突起的皮孔,有的皮也呈纵长椭圆形,长约1cm。皮部剥离后呈浅绿色至浅黄桂冠色。体轻,质硬。加工后的药材为斜向横切片,呈长椭圆形,厚约3mm,切面皮部褐色,木部浅黄白色至浅黄褐色,有环状年轮和细密放射状的白色纹理。髓部疏松,海绵状。体轻。气无,味微苦。

性味功能

味甘,苦,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止血功效。治于风湿痹痛,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风疹,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等症状。

化学成分:

西洋接骨木含接骨木花色素甙(sambicyanin),花色素葡萄糖甙(cyanidol glucoside),还含氢基酸(iridoid glucoside),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

药理作用:

利尿、抗病毒作用,提高免疫功能,降血脂,抗癌作用。

真伪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有呈螺状或网状加厚的细胞群,内侧有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有时可见石细胞。韧皮部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质,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宽广。髓细胞有时显的单纹孔。本品皮层、韧皮部及髓部的薄壁细胞含细小的草酸钙砂晶。

理化鉴别:取本品粗粉5g,加水50ml,室温浸泡过夜后,滤过,滤液在60℃水浴中加热10min,趁热滤过,取滤液5ml于小试管中,密塞,强列振摇,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泡沫,持续10min以上。(检查皂甙)

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用扦插繁殖。采用育苗移栽法。有2月发芽前,选取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20-25cm长的插条,每个留有3个小上芽节,最上和最下面的芽节要距剪口1-1.5cm。然后在整好的地上,开3m宽的畦,按行距26cm开横沟,深16-20cm,每沟放插条15-20根,插条的量上一个芽节要露出地面,然后覆土半沟,压紧,再盖细土与畦而齐平。移栽在当年冬季落叶后或明年春季发芽前进行。按行株距各1.3-1.8m开穴,深21-25cm,每穴移苗1株,填土压紧,再盖土使稍高于地面。

田间管理:苗高13-17cm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追肥;6月进行第2次。肥料以人畜类水为主,移栽后2-3年,每年春季和夏季各中耕除草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