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麻仁
别名
中文名:火麻仁
拉丁文名:Fructus Cannabi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nabis sativa L
别名:
麻子、麻于仁、麻仁、大麻子、大麻仁、冬麻子、火麻子、线麻子、黄麻仁。
概述
本品为桑科大麻植物大麻的种仁。《本草经疏》载:“麻子,性最滑利。甘能补中,中得补则气自益,甘能益血,血脉复则积血破,乳妇产后余疾皆矣。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荣虚,荣者,血也、阴也。《经》日,阴弱者汗自出。麻仁益血补阴,使荣卫调和,风邪去而汗自止也。逐水利小便者,滑利下行,引水气从小便而出也。"”《药品化义》述:"麻仁,能润肠,体润能去燥,专利大肠气结便闭。凡老年血液枯燥,产后气血不顺,病后元气未复,或禀弱不能运行皆治。大肠闭结不通,不宜推荡,亦不容久闭,以此同紫菀、杏仁润其肺气,滋其大肠,则便自利矣。”《本草述》称:"麻子仁,非血药而有化血之波,不益气而有行气之用,故于大肠之风燥最宜。麻仁之所疗者风,然属血中之风,非漫治风也,而其所以疗风者,以其脂润而除燥,盖由于至阳而宣至明之化,非泛泛以脂润为功也。"《本草思辨录》谓:"仲景麻仁丸证,是脾受胃强之累而约而不舒。于是脾不散精于肺,肺之降令亦失,肺与脾胃俱因而便何能下。麻仁甘平滑利,柔中有刚,能入脾滋其阴津,化其燥气。但脾至于约,其中之坚结可知,麻仁能扩之不能破之,芍药乃塍家破血中之气药,合施之而媵其庶几不约矣乎,夫约由于胃强,治焉得不兼治胃,胃不独降,有资于肺,肺亦焉得不顾,故又佐以大黄、枳、朴攻胃,杏仁抑肺,病由胃生,而以约标名者,以此为太阳阳明非正阳阳明也。兼太阳故小便数,小便数故大便难,治法以起阴化燥气为主。燥气除而太阳不治自愈,故麻仁为要药。
产地分布
本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
形态特征
年生草本,高1-3m。茎直立,表面有纵沟,密被短柔毛,皮层富纤维,基部木质化。掌状叶互生或下部对生全裂,裂片3-11枚,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两端渐尖,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有粗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毡毛;叶柄长4-15cm,被短绵毛;托叶小,离生,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疏散的园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雄花具花被片5,雄蕊5,花丝细长,花药大;雌花簇生于叶腋,绿黄色,每朵花外面有一卵形苞片,花被小膜质,雌蕊1;
于房圆球形,花柱呈二歧。瘦果卵圆形,长4-5mm,质硬,灰褐色,有细网状纹,为宿存的黄褐色苞片所包裹。花期5-6月,果期 7-8月。
生态环境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也有半野生者。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幼苗期能耐-5--3℃霜冻,生长适宜温度为19-23℃℃。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栽培为直。
生长周期
一年生
采收加工
10-11月果实大部分成熟时,割取果株,晒干,脱粒,扬净。
炮制:
拣去杂质及残留外壳,取净仁。
贮藏养护
置阴凉干燥处,防热,防蛀。
形状规格
果实呈扁卵园形,长3-5mm,宽3-4mm。表面灰褐色或灰绿色,有细微的白色或棕色网纹,顶端略尖,基部有园形的果柄痕,两侧有棱,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皮暗绿色,胚弯曲,被菲薄胚乳。子叶与胚根等长,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嚼后稍有麻千舌感。以粒大、
种仁饱满者为佳。
性味功能
甘,性平。归塍,胃,大肠经。有润燥滑肠,利水通淋,活血的功效。主治:肠燥便秘,风痹,消渴,风水热淋,痢疾,月经不调,疮癣,丹毒等症。
化学成分:
种子含胡芦巴碱(TCMLIBigonelline),L-右旋异亮氨酸三甲铵乙内酯[(d)-leucine betaine]。含腊肪油约30%,其中亚油酸(linoleic acid)59.7%-62.9%,亚麻酸(linolenic acid)14.7%-17.4%,油酸(oleic acid )8.4%-14.8%,还含玉蜀泰嘌呤(zeatin)。
药理作用:
降血脂作用,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镇痛,抗炎作用,降压作用。
真伪鉴别
粉末特征:深棕色。
1.外果皮石细胞多成片,淡黄色。表面观呈不规则多角形,垂周壁深波状弯曲,有的分枝呈星状,直径13.54jm,壁厚3-11pm,长约90un,外平周壁稍有纹理,层纹清晰,纹孔细密,胞腔大,有的含棕黄色物。断面观呈长方形,细胞界限不明显。
2.网状果皮细胞成片,黄棕色。细胞小,直径6-10um,壁薄,波状弯曲。
3.内果皮石细胞成片,黄棕色或淡黄色。顶面观呈类圆形或类多角形,胞间层细波状弯曲,垂周壁甚厚,孔沟细密,与胞间层相连,胞腔明显。断面观呈栅状,长70-215pm,宽约至52d3um,胞间层不规则弯曲,径向壁厚,近内壁渐薄,细胞界限不甚明显。
4.草酸钙簇晶多存在于皱缩的果皮薄壁细胞中,直径4-13um。
5.种皮表皮细胞黄色或黄棕色,细胞界限不甚明显,壁薄,有类圆形间隙。
6.子叶细胞无色黄色,含脂肪油滴。
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选生长健壮、结实多的雌株割下果枝,晒干,脱粒,备用。春季3-4月播穴播:按行株距30cm X30cm开穴,每穴播种子10粒左右。条播:按行株距45cmX 60cm开沟,将种手均匀播入,覆土,盖草木灰一层。每1hm2用种子15kg左右。播后7-10d出苗,
田间管理:苗高6-10cm时需间苗、定苗。每穴留苗3-4株。生长期间松土、除草2-3次,幼苗期直浅锄,后期可深锄,并结合培土。施肥可追施人粪尿或硫酸铵肥,后期增施过磷酸钙、草木灰。花序形成时要除去大部雄株。
药典标准
本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性状J本品呈卵圆形,长4~5.5mm,直2.5~4mm。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棱,顶端略尖,基部有1圆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皮绿色,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药渣再加乙醚20ml洗涤,弃去乙醚液,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火麻仁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1: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乙醇溶液-硫酸(1:1)混合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饮片
【炮制】
火麻仁
除去鑰於銆筆热捻质及果皮。
【鉴别】同药材。炒火麻仁 取净火麻仁,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微黄色,有香气。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10~1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热,防蛀。
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
【性状】本品呈卵圆形,长4一5.5mm,直径2.5-4mm。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棱,顶端略尖,基部有1圆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皮绿色,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药渣再加乙醚20ml洗涤,弃去乙醚液,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火麻仁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u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1: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乙醇溶液-硫酸(1:1)混合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饮片
【炮制】火麻仁除去杂质及果皮。
【鉴别】同药材。炒火麻仁 取净火麻仁,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微黄色,有香气。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10-159。
【贮藏】置阴谅干燥处,防热,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