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燕
2024-12-31 15:18:23
内容管理员
7
产地分布
产于湖南、广西、四川、山西、江西、陕西汉中等地。
形态特征
石燕子(《圣惠方》)。
采收加工
采收加工:
采得后洗净泥土。
药材炮制:
洗净泥土,晒干,捣碎或水飞,也有煅后敲碎或水飞用。
形状规格
呈肾脏形而扁,表面青灰色至土棕色,两面中央有隆起,具银杏叶般的纹理,质坚如石,不易破碎,断面呈青灰色至棕色。为古生代腕足类石燕子科动物中华弓石燕及近缘动物的化石。
性味功能
性味:
甘,咸,凉;无毒。
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淡,性凉。"
③《纲目》:"甘,凉,无毒。"
④《医林纂要》:"咸辛,寒。"
归经:
入肾、肝经。
《玉揪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
功用主治:除湿热,利小便,退目翳。治淋病,小便不通,带下,尿血,肠风痔漏,眼目障翳。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似完整的瓦楞子状,略呈肾脏形而扁,长2~4厘米,宽1.5~4厘米,表面青灰色至土棕色,两面中央隆起,具银杏叶般的纹理。其中一面在隆起的中部有一纵沟,一端较细向另一端展开,细端向下弯曲作鸟啄状,在其下面亦有一条横沟通向两侧。质坚如石,不易破碎;砸碎后,断面呈青灰色至棕色,或有部分为白色碎石堆集成颗粒状。气微,味淡。煅石燕的表面有一层白色光泽的薄膜,极易脱落,脱去此层,显朱红色或棕褐色,断面灰白色而粗糙。以状如蚶、色青黑,质坚硬、无杂石者为佳。
检验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1g,滴加稀盐酸5ml,即泡沸,发生二氧化碳气;将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产生白色沉淀。(检查碳酸盐)
(2)取上述反应后的液体,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后,滤过,滤液加草酸铵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