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别名
鸡肠风、鸡眼藤、三角藤等。
概述
巴戟天是中医常用的壮阳药,以其补肾阳、壮筋骨、袪风湿的良好疗效而闻名于国内外。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我国药用巴戟天,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录,并作了详细评价惟考证其植物来源,近代学者之说颇多,意见不一,但均肯定非现代所使用的品种。1958年,侯宽昭教授通过对当时市售商品巴戟天的调査并追査其原植物,认为是茜草科的一个新种订名为 Morindaofficinalis How。谢宗万同志通过对历代本草中药品种变迁的考证亦认为此种是当代药用巴戟天的"新兴品种"。据近年的调查和采集,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产地分布
巴戟天近些年已有野生转为家种,主要分布于广东高要、高良、肇庆,德庆、五华、新丰、广宁郁南、紫金、封开也有少量分布;而广西凭祥、钦州、上思:福建南靖、平和、永定、武平等产地已逐渐萎缩。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缠绕或攀援藤本植物。根肉质,圆柱形,多少呈连珠状,表皮灰黄色。茎圆柱形,灰绿或暗褐色,幼时被褐色柔毛。叶对生,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上面初被疏糙伏毛,下面沿中脉被短粗毛,脉腋内有短束毛;托叶膜质鞘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由2-6个小头花序组成,每个小头花序有4-10朵花,花冠白色,雄蕊4枚,雌蕊1枚,子房下位,果单生,近球形或偏球形,或2至数枚仅基部或中部以下连合而形成聚合果状,成熟时枣红色。种子1-4粒,被白色短毛。
生态环境
巴戟天生长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南亚热带和北热带地区野生巴戟天多生在荫蔽度30-60%的阔叶林、灌丛林下。家种的多栽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腐殖质较多,含水量在25-30%,pH值为5-6的红或黄土中。
生物学特性
巴戟天喜温暖、湿润。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的红壤和黄壤土。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月均温超过25℃C生长缓慢,月均温低于14℃停止生长,连续3天低于5℃则顶枯,低于0℃地上部枯萎。根据巴戟天每阶段的不同生长习性,可分为种苗期、生长前期、生长后期3个时期。
种苗期: 据试验,巴戟天种子经日晒3天或拌干沙(或凉干储存)40天就全部丧失发芽力。具有活力的种子当温度达到20℃C以上,一般15-20天即可萌发。苗的类型主要有实生苗和扦插苗两种,其生长习性和对外界条件的反应不同,实生苗在温度适宜偏强光时生长良好,光强度在64000-80000LUX之间。主根发达,对水肥吸收强,适应性也较强。扦插苗前期要求荫蔽全漫射光,光强度在30000LUX以下,主根不明显,侧根多在表土,实生苗和扦插苗相同之处均要求湿润的土壤,但不直在菜园地和碱性地生长。
生长前期:定植后1-2年内,一般见不到肉质根,每株只长须根6-12条,分布在20厘米以上的土层。这时期主要是地上部份生长,荫蔽度在60-80%的条件下,死亡率低,叶片浓绿,藤条生长量较大,根部与全光照的相近。因此生长前期喜阴蔽,忌强光。
生长后期: 巴戟天定植2年后,地上部份藤密叶茂,并开花结果,花期5-7月,果期6-12月。这时期以地下部分生长为主,对光的要求比以往强烈。野生巴戟天生长前期在荫蔽的杂林中藤条沿着其它植物体大量生长,迅速上升,最后穿过荫蔽环境,接受大量阳光,促使地下根部膨大伸长,根部深入土中在1米以上。根茎重量比例从1:2(2年生)上升为7:4(6年生)。但是,栽培实践证明,此阶段正是巴戟天茎基腐病易发生的时期,它比种苗期和生长前期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都高综合上述,巴戟天的生长习性可归纳为:种子忌干,苗需土润,前期需阴,后期喜阳。
生长习性
巴戟天喜温暖、湿润。巴戟天生长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南亚热带和北热带地区。
生长周期
5-6年。
市场年需求量
2000吨左右。
采收加工
1、采收 巴戟天种植5-6年采挖为宜,以秋冬季采挖为好。起挖后用水洗净泥土。
2、加工 除去须根及芦头,晒干后切成10厘米长的段;或者将鲜巴戟天晒至6-7 成干时,用木槌轻轻捶扁,晒干;也可先蒸,后晒至半干,再捶扁晒干。
亩产量:
一般亩产干品400-500公斤。
贮藏养护
巴戟天一般用麻袋包装,每件30公斤左右。贮存于通风干燥处,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2-14%。
本品易虫蛀,受潮生毒、泛油。吸潮品颜色加深,质体返软,断面溢出油样物,散发特殊气味,有的出现霉斑。为害的仓虫有药材甲、烟草甲、大理窃、黑毛皮富、印度谷螟等,蛀蚀品的蛀洞较小不易察见,但周围常见碎屑,其中可发现仓虫活动。
储藏期间,应保持环境清洁,定期使用溴氰菊脂药剂进行消毒。发现受潮及轻度霉变、虫蛀,及时晾晒,或翻垛通风。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密封抽氧充氨养护。
形状规格
药材性状:
巴戟天为扁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5-2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及横裂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出木部,质韧。肉厚易剥落,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1-5毫米。无臭,味甘而微涩。
规格标准:
以条粗大、连珠状,肉厚、色紫、质软,内心梗细,味微甜、无虫蛀、货干为佳;条细瘦、肉薄色灰者质次。
性味功能
巴戟天性微温,味辛、甘。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袪风的功效。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病,筋骨软等症。
主要成分:维生素C、蔥醌黄酮类化合物、糖类、棕榈酸、十九烷、β-谷甾醇、大黄素-甲醚、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甲基异茜草素等。根皮与木心所含化学成份有很大差异。根皮中有毒元素铅较木心含量为低;铁、锰、锌等16种微量元素含量较木心中为丰富。
主要药理作用:
以巴戟天温浸剂及巴戟天50%乙醇提取液对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巴戟天对大鼠塑料环肉芽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引起幼年小白鼠胸腺萎缩,推断其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真伪鉴别
混淆品种:茜草科植物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L.);茜草科植物假巴戟(Morindasnuanghuaensis C.y.Chen et M.S.Huang);茜草科植物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L)Gertn.];木兰科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 .var.sinensis Oliv.)以上植物的干燥根、充巴戟药用。其商品主要区别。
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巴戟天育苗地宜选择靠近水源,土壤松厚,排水良好,pH5-6,坡度小的地方。主产区多用生荒地,以黄壤士或黑沙土最好。育苗地应提前几个月开荒翻晒,促进风化。音苗前碎土整平作畦,畦高20-25厘米,宽1-1.5米,畦面中央略隆起,以利排水。可用火烧土或经沤制的磷肥作基肥,根据土壤肥力掌握基肥数量,选择海拔200-700米,坡向东或东南,坡度为20-40°,稀疏林地段或山顶有林覆盖的中下坡向阳地。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腐殖质土pH5-6,开成宽50-80厘米,高40-50厘米的高畦。畦间开沟,深30-50厘米,宽20厘米为宜。整地时注意适当保留树木作荫蔽物,以符合巴戟天生态要求。
(二)种植方法
1、育苗 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两种。以后者为主。此外,还有压藤育苗和留根育苗,但主产区较少采用。种子育苗:巴戟天定植2-3年后开始开花结果,当果实由黄转红时采收,随即将果实装进塑料袋扎紧袋口,发酵2-3天后将果肉浆洗净,留下种子稍凉干,立即和湿砂拌匀保存。翌年惊垫或春分时,将种子播于整好的苗床上,一般采用条播,下种后覆1.5厘米的细土,再盖稻草。待苗长至20厘米左右,即可移植,每亩用种量为20公斤鲜果的种子。扦插育苗:于每年春或秋季进行。选无病害的2-3 年生粗壮藤条,截成长10-15厘米,具1-3个节的插条,并剪去1/2-1/3的叶片,几十株或上百株捆为一把,将剪口处沾上黄泥浆,然后按株行距5厘米排列于沟内,插穗1/3露出地面(有一个节),填土压实。最后扦上遮荫物,荫蔽度为80%。要求当日扦完,当日喷定根水,当日遮荫,以保证扦插苗成活。
2、种植 宜在春、秋移栽种植,以惊蛰至春分种植为好,最迟不超过清明。秋季以立秋至秋分前种植为宜。移苗定植时要选阴天 或雨天气温在25℃℃左右时进行。巴戟天为多年生深根植物,定植时施足基肥,能促进植株生长、减少病害。基肥主要是采用上年秋季所烧的火土每亩施5000-10000公斤和过磷酸钙100公斤。起苗时勿伤根,起出的苗用泥浆沾根,并打顶,留地上三节,然后按株行距40x40厘米定植,每穴1-2株,不可埋得过深,盖士压实后浇定根水。当日起苗当日种完。
定植后即在周围插上30-40厘米的芒萁或其它遮荫物,以提高湿度,改良田间小气候,防止阳光直射。还可采用间种作物起荫蔽作用。1、2年生巴戟天可间种木薯、日本菁、大叶油茶、肉桂、槁树等。另外,广东省一些产区,还采用直接扦插定植的方法,将选好的茎蔓剪成每段3-5个节,长约15.20厘米的插条,不经育苗直接扦插于大田中,每穴插枝4-5条,深插浅露,压实土壤,浇水,扦芒萁遮荫至成苗,此方法虽较省工省时,但用插条较多,成活率低。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扦插后立即遮荫。荫蔽度在80%左右,药农称之谓:"育苗见天不见日"。对于实生苗也要给予适当遮荫。育苗3个月后,逐步减少荫蔽。遇低温暴雨季节时,在苗地应搭弓形的塑料薄膜,防曝防寒。
苗期要注意适量浇水。药农说:"巴戟苗爱水又怕水"。土壤干燥,种子发芽率低,扦插苗不发根,易死亡;土壤积水,易使苗木根部腐烂。在育苗浇好定根水后,宜继续保持土壤湿润。植株高15厘米左右时,视长势施肥,如果长势不良,可稀施0.1%尿素或1%尿水。为促进巴戟天苗分枝多,枝条粗壮,分枝多,须根发达,缩短育苗期,在苗高30厘米左右时,去掉藤条顶端。育苗10-12个月可移栽。
2、定植后一个月查苗补种。植后2个月内,适当浇水或灌水。为防止地温过高灼伤巴戟茎基,以减少病原菌的侵入,可除掉深根大草丛,保留浅根小草,夏季忌锄草。如果植株长势不良,应适当追肥,广东产区于春季施1:3的石灰与草木灰混合肥,每亩2000-2500公斤:秋季施腐熟的土杂肥,磷粉混合肥,每亩约施1500公斤。忌施化肥。施肥时以远离基基穴施或开浅沟施入。每年结合育苗剪去较长的藤蔓,除去病株,除留种株外,摘掉其余植株的花序,减少营养消耗,促进根的生长。
发展前景
产销情况及发展前景:
巴戟天属三类品种,由市场调节产销。商品来源出国内生产销售外,还有部分进口,以供药用需要70年代之前,巴戟天野生资源比较丰富,市场上销售的品种主要来源于野生,也有部分栽培品,进入70年代,由于开荒毁林,巴就天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野生资源日趋减少,1970年全国收购量只有1965年的46%。1969年,商业、卫生等六个部门发出"关于发展南药生产主题的通知"后,各级政府加强了南药生产的领导,促进了巴就天生产的发展。70年代初期主产区广东省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福建、广西等地也有较大的发展。70年代未和80年代初期,全国巴就天的收购量1970年的3.5倍巴戟天的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从此,家种的巴就天商品代替了野生的巴就天。目前生产比较稳定,基本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巴戟天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长区域较狭小,生长周期较长,产量和质量也不太高;各产区之间产量差异较大;有些产区病害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均影响了巴戟天的生产。因此,应加强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采用多种形式培训技术人员,尤其要加强药农的技术培训,以提高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巴戟天的产量和质量,使生产迅速发展,以满足药用需要。
药典标准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
【性状】 本品为扁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质韧,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1~5mm。气微,味甘而微涩。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外侧石细胞单个或数个成群,断续排列成环,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针晶束,切向排列。韧皮部宽广,内侧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轴向排列。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呈放射状排列,直径至105um;木纤维较发达
木射线宽1~3列细胞;偶见非木化的木薄壁细胞群,粉未淡紫色或紫褐色。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类方形、类长方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有的一端尖,直径21~96um,壁厚至39um,有的层纹明显,纹孔和孔沟明显,有的石细胞形大,壁稍厚。草酸钙针晶多成東存在于薄壁细胞中,针晶长至184um。具缘纹孔导管淡黄色,直径至105um,具缘纹孔细密。纤维管胞长梭形,具缘纹孔较大,纹孔口斜缝状或相交成人字形、十字形。
(2)取本品粉末2.5g,加乙醇2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巴戟天对照药材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8:2:0.1)为展开剂
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6.0%(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50.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3:97)为流动相;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耐斯糖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耐斯糖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未(过三号筛)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流动相50ml,称定重量,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流动相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放置取上清液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m1、30u,供试品溶液10u,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
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耐斯糖(C24H42021)不得少于2.0%。
饮片
【炮制】巴戟天除去杂质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走】 同药材。
巴戟肉取净巴戟天,照蒸法(通则0213)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性状】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裂纹。切面皮部厚。
紫色或淡紫色,中空。气微,味甘而微涩。
【鉴别】(除横切面和显微粉未外)
【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取净巴戟天,照盐蒸法(通则0213)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盐巴戟天
【性状】
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裂纹。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气微,味甘、咸而微涩
【检查】
总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8.0%。
【鉴别】(除横切面和显微粉未外)
【检查】(水分)【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制巴戟天 取甘草,捣碎,加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巴戟天拌匀,照煮法(通则0213)煮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每100kg巴戟天,用甘草6kg。
【性状】 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烈纹。切面皮部厚。
紫色或淡紫色,中空。气微,味甘而微涩。
【鉴别】(除横切面和显微粉末外)
【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辛,微温。归肾、肝经。
【功能与主治】补肾阳,强筋骨,袪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rt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
【性状】本品为扁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质韧,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1-5mm。气微,味甘而微涩。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外侧石细胞单个或数个成群,断续排列成环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针晶束,切向排列。韧皮部宽广,内侧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轴向排列。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一3个相聚,呈放射状排列,直径至105μm;木纤维较发达;木射线宽1一3列
细胞:偶见非木化的木薄壁细胞群。粉末淡紫色或紫褐色。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类方形、类长方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有的一端尖,直径21~964m,壁厚至394m,有的层纹明显,纹孔和孔沟明显有的石细胞形大,壁稍厚。草酸钙针晶多成束存在于薄壁细胞中,针晶长至184μm。具缘纹孔导管淡黄色,直径至105μm,具缘纹孔细密。纤维管胞长梭形,具缘纹孔较大,纹孔口斜缝状或相交成人字形、十字形。
(2)职本品粉末2.5q,加乙醇2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l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巴戟天对照药材2.5q,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以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8: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6.0%(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50.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3:97)为流动相;基
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耐斯糖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耐斯糖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l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流动相50ml,称定重量,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流动相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放置,职上清液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41、3041,供试品溶液104,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耐斯糖(C24H42021)不得少于2.0%。
饮片
【炮制】巴戟天除去杂质。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巴戟肉 取净巴戟天,照蒸法(通则0213)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气微,味甘而微涩.
【鉴别】(除横切面和显微粉末外)【检查】【浸出物】
【含量测定】同药材。
盐巴戟天 取净巴戟天,照盐蒸法(通则0213)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气微,味甘、咸而微涩。
【鉴别】(除横切面和显微粉末外)【检查】(水份)【浸出物】
【含量测定】同药材。
制巴戟天 取甘草,捣碎,加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巴戟天拌匀,照意法(通则0213)煮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每100kg巴戟天,用甘草6kg。
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气微,味甘而微涩。
【鉴别】(除横切面和显微粉末外)【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性味与归径】甘、辛,微温。归肾、肝经
【功能与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