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
别名
大麦、麦蘗、大麦毛、大麦芽。
概述
本品为乔木科大麦属植物大麦的发芽颖果。《本草纲目》载:"麦、谷芽、粟,皆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观造饧者用之,可以类推。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须同白术诸药兼用,则无害。《本草经疏》谓:"麦,功用与米相同,而此消化之力更紧,其
发生之气,又能助胃气上升,行阳道而资健运,故主开胃补脾,消化水谷及一切结积冷气胀满。"《本草汇言》称:"大麦芽,和中消食之药也。补而能利,利而又能补,如腹之胀满,膈之郁结,或饮食之不纳,中气之不利,以此发生之物而开关格之气,则效非常比也。"《本草正》日:"麦芽,病久不食者可借此谷气以开胃,元气中虚者,毋多用此以消肾。亦善催生落胎。"《药品化义》云:"大麦芽,炒香开胃,以除烦闷。生用力猛,主消麦面食积,痕气结,胸膈胀满,郁结痰涎,小儿伤乳,又能行上焦滞血。若女人气血壮盛,或产后无儿饮乳,乳房胀痛,丹溪用此二两,炒香捣去皮为末,分作四服立消,其性气之锐,散血行气,迅速如此,勿轻视之。《本草述》 :"谷、麦二芽俱能开发胃气,宣五谷味。第(麦芽)微咸能行上焦滞血,使营和而卫益畅,更能腐化水谷,且脾主湿,血和而湿行,湿行而脾运,尤非谷芽所可几也。
产地分布
本品全国各地均产。
形态特征
大麦,越年生草本。秆粗壮,光滑无毛,直立,高50-100cm。叶鞘松驰抱茎;两侧有较大的叶耳;叶舌膜质,长1-2mm;叶片扁平,长9-20cm,宽6-20mm。穗状花序长3-8cm(芒除外),径约1.5cm小穗稠密,每节着生3枚发育的小穗,小穗通常无柄,长1-1.5cm(除芒外);颖线状披针形,微具短柔毛,先端延伸成8-14mm的芒;外稃背部无毛,有5脉,顶端延伸成芳,芒长8-15cm,边棱具细刺,内稃与外稃等长。颖果腹面有纵沟或内陷,先端有短柔毛,成熟时与外稃粘着,不易分离,但某些栽培品种容易分离。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长周期
-年生
采收加工
麦芽生产全年皆可进行,但以冬、春二季为好。取净大麦,用清水浸泡2-3次,保持湿润,至芽长2-3mm时,去出,晒干。
炮制:
1、炒麦芽:取麦芽置锅内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2、焦麦芽:同上法炒至焦黄色后,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3、麸制:先将麸皮撒于锅内,待麸皮冒烟时,倒入净麦芽,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为度,取出除去麸皮放凉。每1kg麦芽,用麩皮90g。
贮藏养护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形状规格
颖果两端狭尖略呈梭形,长8-15mm,直径2.5-1.5mm。表面淡黄色,背面浑圆,为外稃包围具5枚,先端长芳已断落;腹面为内稃包围,有1条纵沟。除去内外稃后,基部胚根处长出胚芽及须根胚芽长披针形,状线形,黄白色,长约5mm,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无
味微甘。
性味功能
甘,平。归脾,胃经。有消食化积,回乳功效。用于食积不消,腹满泄泻,恶心哎吐,食欲不振乳汁郁积,乳房胀痛等症状。
化学成分:麦芽主要含α-及β-淀粉酶(amylase),催化酶(catalyticase),过氧化异构酶(peroxidisomerase)等。另含大麦芽碱(hordenine),大麦芽胍碱(hordatine)A、B,腺嘌呤(ade-nine)胆碱(choline),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D、D、E,细胞色素(cytochrome)C。尚含麦芽毒毒,即白栝楼碱(candici-ne)。
药理作用:降血糖作用,对哺乳期乳腺分泌的作用,抗氧化作用。
真伪鉴别
粉末特征:米黄色。
稃片外表皮黄色,长细胞与栓质细胞及硅制细胞相间排列,长细胞长56-184um,直径8-19um壁较厚,深波状弯曲,有纹孔;栓质细胞弯月形,内含棕色物;硅质细胞较小,扁圆形。表皮上易见刺毛或毛痂,有时可见气孔。横细胞长40-144um,直径13-24um,壁菲薄,有时呈细小念珠状增厚。淀粉粒呈扁平的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直径8-29um,侧面观呈蚕茧形、卵圆形或条形,宽3-16um,可见裂缝状脐点。非腺毛单细胞,长96-312um,直径为8-18um,壁厚3-6um。薄层色谱:取本品细粉0.1g,加70%乙醇1ml冷浸,吸上清液10μm,点样,并以葡萄糖、蔗糖及
果糖作对照。(4:1:5)上层液展开。展距10cm,重复一次。喷以邻苯二甲酸苯胺溶液,加热后葡萄糖显蓝紧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典标准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5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表面淡黄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腹面为内稃包围。除去内外稃后,腹面有1条纵沟;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和须根,幼芽长披针状条形,长约5mm。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甘。
【鉴别】 (1)本品粉未灰白色。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3~60um,脐点人字形或裂隙状。稃片外表皮表面观长细胞与2个短细胞(栓化细胞、硅质细胞)交互排列;长细胞壁厚,紧密深波状弯曲短细胞类圆形,有稀疏壁孔。麦芒非腺毛细长,多碎断;稃片表皮非腺毛壁较薄,长80~230um;鳞片
非腺毛锥形,壁稍厚,长30~110um。
(2)取本品粉末5g,加无水乙醇3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滤液加50%氢氧化钾溶液1.5ml,加热回流15分钟,置冰浴中冷却5分钟,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石油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芽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
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u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1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三复甲烷-乙酸乙酯(1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5%硝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不得过5.0%(通则2302)。
总灰分
出芽率 取本品10g,照药材和饮片取样法(通则0211),取对角两份供试品,检查出芽粒数与总粒数,计算出芽率(%)。
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黄曲毒毒素 照真菌毒素测定法(通则2351)测定,本品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不得过5ug,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和黄曲
霹毒素B1总量不得过10ug。
饮片
【炮制】麦芽 除去杂质。
【性状】【鉴别】【检查】同药材。
炒麦芽
取净麦芽,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棕黄色,放凉,去灰屑。
【性状】本品形如麦芽,表面棕黄色,偶有焦斑。有香气,味微苦,
【检查】水分同药材,不得过12.0%。
总灰分同药材,不得过4.0%。
【鉴别】
同药材。
焦麦芽
取净麦芽,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焦褐色,放凉,筛去灰屑,
【性状】本品形如麦芽,表面焦褐色,有焦斑。有焦香气,味微苦,
【检查】同药材,不得过10.0%,
水分
总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4.0%。
【鉴别】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用法与用量】 10~15g;回乳炒用6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5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表面淡黄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腹面为内稃包围。除去内外稃后,腹面有1条纵沟;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和须根,幼芽长披针状条形,长约5mm。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甘。
【鉴别】(1)本品粉末灰白色。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3~60um,跻点入字形或裂隙状。稃片外表皮表面观长细胞与2个短细胞(栓化细胞、硅质细胞)交互排列;长细胞壁厚,紧密深波状弯曲,短细胞类圆形,有稀疏壁孔。麦芒非腺毛细长,多碎断;稃片表皮非腺毛壁较薄,长80~230um;鳞片非腺毛锥形,壁稍厚,长30~110um。
(2)职本品粉末5g,加无水乙醇3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滤液加50%氢氧化钾溶液1.5ml加热回流15分钟,置冰浴中冷却5分钟,用石油醚(30~60°C)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石油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芽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m,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1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5%硝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需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 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5.0%(通则2302)。
出芽率 取本品10g,照药材取样法(通则0211),取对角两份供试品,检查出芽粒数与总粒数,计算出芽率(%)。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黄曲霉毒素 照黄曲霉毒素测定法(通则2351)测定。本品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ug,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B1总量不得过10ug。
饮片
【炮制】麦芽除去杂质。
【性状】【鉴别】【检查】同药材。
炒麦芽 取净麦芽,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棕黄色,放凉,筛去灰屑。本品形如麦芽,表面棕黄色,偶有焦斑。有香气,味微苦。
【检查】水分 同药材,不得过12.0%。
总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4.0%。
【鉴别】同药材。
焦麦芽 取净麦芽,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焦福色,放凉,去灰屑。
本品形如麦芽,表面焦褐色,有焦斑。有焦香气,味微苦。
【检查】水分 同药材,不得过10.0%。
总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4.0%。
【鉴别】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用法与用量】10~15g;回乳炒用6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