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箭羽
别名
卫矛、鬼箭、六月凌、四面锋、蓖箕柴、四棱树、山鸡条子、四面戟、见肿消、麻药。
概述
出自《日华子本草》。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
1.《本草图经》:卫矛,鬼箭也。其木亦名枸骨。《崔氏方》疗恶疰在心,痛不可忍,有鬼箭羽汤。《集验方》疗卒暴心痛或中恶气毒痛,大黄汤亦用鬼箭,皆大方也。
2.《纲目》:刘熙《释名》言齐人谓箭羽为卫。此物干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卫之状,故名。鬼箭,生山石间。小株成丛,春长嫩条,条上四面有羽如箭羽,视之若三羽尔。青叶状如野茶,对生,味酸涩。三、四月开碎花,黄绿色。
产地分布
中国除东北、新疆、青海、酉藏、广东及海南以外,各省区均产。国外分布与日本、朝鲜。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植株光滑无毛,高2-3m。多分枝。小枝通常四棱形,棱上常具木栓质扁条状翅,翅宽约1cm或更宽。单叶对生;叶柄极短;叶片薄,稍膜质,倒卵形、椭圆形至宽披针形,长2-6cm,宽1.5-3.5cm,先端短渐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锯齿,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聚伞花序腋生,有花3-9朵,花小,两性,淡黄绿色,径约3mm;萼4浅裂,裂片半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毛状齿;花瓣4,近圆形,边缘有时呈微波状;雄蕊4,花丝短,着生于肥厚方形的花盘上,花盘与子房合生。蒴果椭圆形,绿色或紫色,1-3室,分离。种子椭圆形或卵形,淡褐色,外被橘
红色假种皮。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环境
生长于山坡、沟地边沿。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割取枝条后,取其嫩枝,晒干。或收集其翅状物,晒干。
形状规格
为具翅状物的圆柱形枝条,顶端多分枝,长约40-60cm,枝条直径2-6mm,表面较粗糙,暗灰绿色至灰黄绿色,有纵纹及皮孔,皮孔纵生,灰白色,略突起而微向外反卷。翅状物扁平状,靠近基部处稍厚,向外渐薄,宽4-10mm,厚约2mm,表面深灰棕色至暗棕红色,具细长的纵直纹理或微波状弯曲,翅极易剥落,枝条上常见断痕。枝坚硬而韧,难折断,断面淡黄白色,粗纤维性。气微,味微苦。另,市售也有用木翅的,木翅为破碎扁平的薄片,长短大小不一,宽约4-10mm,两边不等厚,靠枝条生长的一边厚可至2mm,向外渐薄,表面土棕黄色,微有光泽,两面均有微细密致的纵条纹或微呈波状弯曲,有时可见横向凹陷槽纹,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平整,暗红色,气微,味微涩。用枝者以枝梗嫩、条均匀、翅状物突出而齐全者为佳。用翅状物者,以纯净、色红褐、无枝条、无杂质、干燥者为佳。
性味功能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主症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崩中漏下;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