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吻
别名
中文名:
钩吻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lsemium elegans(Gardn.Et Champ.)Benth.[Medicia elegans
Gardn.et Champ.]
别名
野葛、秦钩吻、毒根、冶葛、胡草、黄野葛、除辛、吻莽、断肠草、黄藤、烂肠草、朝阳草、大茶(柴)药、虎狼草、梭葛草、黄花苦晚藤、黄猛菜、大茶藤、大炮叶、苦晚公、荷班药、发冷藤、大茶叶、藤黄、大鸡苦蔓、羊带归、梭柙、狗角花、山砒霜、梭葛、大王茶。
概述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1.《吴普本草》 :秦钩吻,生南越山或益州。叶如葛,赤茎,大如箭,方根黄色。或生会稽东冶。正月采。
2.《南方草木状》:冶葛,毒草也,蔓生,叶如罗勒,光而厚,一名胡蔓草。
3.《雷公炮炙论》 :钩吻治恶毒疮效。其地精杀人。采得后捣绞自然汁入膏中用,勿误饵之。
4.《别录》:钩吻,折之青烟出者,名固活,甚热,不入汤。生傅高山谷及会稽东野。
产地分布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常绿藤本,长约12m。枝光滑,幼枝具细纵棱。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状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聚伞花序多顶生,三叉分枝,苞片2,短三角形;萼片5,分离,长约3mm;花小,黄色,花冠漏斗形,先端5裂,内有淡红色斑点,裂片卵形,先端尖,较花筒短;雄蕊5;子房上位,2室,花柱丝状,柱头4裂。蒴果卵状椭圆形,长10-14mm,直径6-8mm,下垂,基部有宿萼,果皮薄革质。种子长圆形,多数,具刺状突起,边缘有翅,花期5-11月,果期7月至翌年2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500-2000m的向阳山坡、路边草从或灌从中。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或鲜用。
形状规格
茎呈圆柱形,直径0.5-5cm,外皮灰黄色至黄褐色,具深纵沟及横裂隙;幼茎较光滑,黄绿色或0黄棕色,具细纵纹及纵向椭圆形突起的点状皮孔。节稍膨大,可见叶柄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黄棕色,木部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密布细孔,髓部褐色或中空。气微,味微苦,有毒。叶不规则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荐形或钝圆,叶脉于下面突起,侧脉4-5对,上面灰绿色至淡棕褐色,下面色较浅。气微,味微苦。
性味功能
性味:辛;苦;性温;大毒。
功能主治:袪风攻毒;散结消肿;止痛。主疥癞;湿疹;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