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

2025-01-07 14:29:59 内容管理员 10

别名

枸头橙、香橙、酸橙等。

概述

枳壳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有1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黄皮酸橙(C.aurantium'Huangpi')、代代花(C.aurantium 'Daidai')、朱栾(C. aurantium'Chuluan')、塘橙 (C.aurantium 'Tangcheng')的干燥未成熟果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枳壳之名见于唐·甄权《药性论》,宋·《开宝本草》收载之,列于木部中品。唐·《本草拾遗》

载:"旧云江南为桔,江北为枳,今江南俱有枳桔,江北有枳无桔"。《本草图经》载:"枳实生河内川泽,枳壳生商州川谷,今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以商州者为佳。如桔而小,高亦五、七尺,叶如枨,多刺,生白花,至秋成实。九月、十月采,阴干。旧说七月,八月采者为实,九月、十月采者为壳"对照《证类本草》附图,汝州(今河南临汝县)枳壳和成州(今甘肃成县)枳实均是枸桔(Poncirustrifoliata),故现今植物书籍亦称此种植物的中名为枳,根据古代本草的描述,除枸桔可作枳壳、枳实外,尚有其他种柑桔类植物的果实也作枳壳、枳实。正如苏颂说:"今医家以皮厚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枳壳,皆以翻肚如盆口状,须陈久者为胜"。在观察枸桔的成熟或未成熟的果实横切者不是"翻肚如盆口状",而酸橙及香圆果实横切者才有这种特征,由此可知古代枳壳的原植物不止一种。明·《本草纲目》对枳壳的记载不很明确,但从其附图的叶型看为柑桔类植物,此外,另有枸桔(别名臭桔)的记载:"枸桔处处有之,树、叶并与桔同,但干多刺。三月开白花,青蕊不香,结实大如弹丸,形如枳实而壳薄,不香,人家多收种为藩篱,亦或收小实,伪充枳实及青桔皮售之,不可不辨"。从这段描述并参照附图(叶为三小叶的复叶)可知,其所谓的枸桔即为枸桔属植物枸桔(Poncirus trifoliata)。由此可见,古代本草记载的枳虽为枸桔,但药用枳壳、枳实为酸橙或香圆等的果实,与现今药用习惯一致,并以酸橙为正品。

产地分布

酸橙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南、江西。湖南分布最多,面较广。枳壳主产于湖南沅江、益阳、黔阳、辰溪、麻阳、龙山、泸溪、汉寿、宁乡、来阳、常宁、安仁、双峰、衡东;江西清江、新干、新余、丰城、吉安、弋阳、都昌;四川江津、綦江、万县、云阳、酉阳、蓬溪、遂宁、苍溪、安岳、西充、仪陇、通江、大竹、合川、潼南、永川、大足、合江、开县、奉节、黔江、秀山、广安、三台、资阳、高县、营山、珙县、万源。枳壳以湖南产量最大,占全国产量的40%以上,整个沅江市年产枳壳大致分三个区域,新湾镇产量较多且比较集中,主要产于杨阁老村、茶关村、葵花村等几个村庄,产量能占沅江枳壳的三分之一。另外团山镇、三眼塘镇、马公铺等乡镇产量加在一起又占三分之一,与沅江相邻的汉寿县又占三分之一。江西的质量最好,其中尤以清江县黄岗和新干县三湖洲的枳壳最著名,为全国传统地道药材。

形态特征

酸橙为常绿小乔木,枝有刺。叶互生,叶柄有狭长形或狭长倒心形叶翼,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短而锐,渐尖,或有微凹头,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波状锯齿,无毛,有半透明油点,背面叶脉明显。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白色;花萼杯状,5裂,裂片阔三角形,有疏短毛;花瓣5,长椭圆形,质厚;雄蕊20或更多,花丝基部部分合生,花药细长,雌蕊1,比雄蕊略短,子房球形,9-13室,每室含胚珠多数,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柑果圆形,略扁,橙黄色,果皮粗糙。黄皮酸橙、代代花、朱栾、塘橙为酸橙的栽培变种,原植物形态不做描述。

生态环境

酸橙多生于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湿润的丘陵、低山地带及江河湖泊沿岸。

生物学特性

酸橙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的气候条件。一般在年平均温度15℃以上生长良好。发芽时有效温度为10℃以上,在-5℃至-10C之间,如持续时间短,还不致发生冻害;若气温骤然下降,冰冻持续时间长,则容易遭受冻害。酸橙对高温有忍耐力,在水份充足的条件下,气温高达40℃不会落叶,但生长受到抑制。土壤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透气好,具微酸、微碱(pH6.0-7.5) 的河湖冲积土,砂质壤土为好。要求养分齐全,除氮、磷、钾、钙外,还需要适量的镁、硫、铁、锌、铜、锰、钼等微量元素。硼在叶片中的含量亦不能少于50ppm。过于粘重,排水不良的土壤不宜栽培。酸橙结果年龄,因种苗来源不同而异,一般空中压条和嫁接苗,在栽植后4-5年;种子繁殖在栽后8-10年才开始开花结果,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树龄结果期可达50年以上。

生长习性

酸橙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的气候条件。

生长周期

生长周期:

为多年生常绿小乔木。

年需求量:

约3000吨。

采收加工

1、采收 枳壳一般在7月(大暑前后)果实未成熟时采摘,过迟则瓤大皮薄,质量差。

2、加工 将收摘的果实自中部横切成两半(对开),晒干或煤火烘干。晒时要摊在晒或草地上,先晒瓤肉一面,待晒至不沾灰土时再翻晒果皮面,直至全干。晒时切忌沾灰、淋雨,也切忌 摊晒在石板或水泥地面上,干后才能达到皮青肉白。如用火烤,火力不能过大,以烤焦。

贮藏养护

枳壳用麻袋或竹篓包装,每件40公斤左右。贮于仓库干燥处。商品安全水分12-14%。本品易虫蛀,受潮生霉、散失气味。吸潮后,质返软,气味散失,内皮及果瓤可见灰色霉斑。危害的仓虫有花斑皮蠹、药材甲、玉米象、谷蠹、烟草甲、咖啡豆象、米扁虫、印度谷螟等,常将果皮蛀成

针孔状。

储藏期间,定期检查,发现吸潮及轻度生霉、虫蛀品,及时通风晾晒,或翻垛通风。高温高湿季节前,可将商品密封,使其自身降氧保藏,或抽氧充氮养护。

形状规格

药材性状:

枳壳呈半球形,直径3-5厘米。外果皮褐色或棕褐色,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并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柄痕。切面中果皮黄白色,光滑而隆起,厚0.4-1.3厘米,边缘散有1-2列油室。质坚硬,不易折断。瓤囊7-12瓣,少数15瓣,汁囊干缩棕色至棕褐色,内藏种子。气清香,味苦、微酸。以个大、皮青、肉厚、色白,香气纯正者为佳。

规格标准: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枳壳商品规格标准。

枳壳商品规格标准

枳壳Zhiqiao FRUCTUS AURANTII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枳壳 一等 干货。横切对开,呈扁圆形。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颗粒状突起。切面黄白色或淡黄色,肉厚,瓤小。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直径3.5厘米以上,肉厚0.5厘米以上。无虫蛀、霉变。

枳壳、枳实系按四川、江西、湖南主产的酸橙果实,制订的标准,其他习惯用的枳壳、枳实、可自行制订标准。

枳壳二等 干货。横切对开,呈扁圆形。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颗粒状突起。切面黄白色或淡黄色,肉厚,瓤小。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直径2.5厘米以上,肉厚0.35厘米以上。无虫蛀、霉变。

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枳壳味苦、辛、酸,性微寒。归脾、胃经。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等功能。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主要成分:

酸橙果皮含橙皮甙、新橙皮甙、川陈皮素、5-邻-去甲基川陈皮素、喹诺啉、那可汀、去甲肾上腺素、色胺、酪胺、辛弗林及N-甲基酪胺。代代花未熟果皮中含新橙皮甙、柚皮甙、橙皮甙、野漆树甙、柠檬烯、癸醛、壬醛、十二烷醛、乙酸芳樟油、乙酸橙花脂、乙酸香叶脂等。酸橙和代代花果实成熟,新橙皮甙消失。

主要药理作用:

破气、散痞、泻痰、消积等。近代研究表明,煎液对小鼠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皆呈抑制作用;对兔在体和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皆为兴奋;对小鼠和兔的离体肠管皆呈抑制;麻醉犬的在位肠,用煎剂也有明显抑制;但对胃肠造瘘的犬,则呈一定兴奋作用;枳壳水煎液酊,流浸膏对蟾蜍离体心是小

量兴奋,大量抑制,用枳壳煎液或醇提液给犬静脉注射,可致显著升压作用。蟾蜍全身血管用枳壳或枳实煎液灌流,有轻度收缩血管的作用;对麻醉犬,有显著而迅速的升压作用。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1、药材 呈半球形,直径3-5cm;外果皮褐色或棕褐色,表面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顶端具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柄痕。切面中果皮黄白色,光滑而稍隆起,厚0.1-0.3cm,边缘散有1-2列油点;质坚硬,不易折断;瓤囊7-12瓣,少数至15瓣,汁囊干缩呈棕色至棕褐色,内藏种子;气清香,味苦、微酸。

2、枳壳片 为不规则的薄片,表面黄白色,外皮绿褐色或棕褐色,无瓤核。

3、麸炒枳壳 形如枳壳片,表面黄色,偶有焦斑,质脆易折断;气香,味较弱。

显微鉴别:

粉末 淡黄褐色。果皮表皮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方形,气孔类圆形,副卫细胞5-9。中果皮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不均匀增厚,有的呈连珠状,内含草酸钙方晶,以接近表皮的细胞中多见,方晶呈斜方形、多面形或双锥形。3、油室碎片及油滴易见。

理化鉴别:

1、化学定性 取本品粉末约0.5g加甲醇10ml,超声提取(或加热回流)10min,滤过,取溶液1ml,加四氢硼钾约5mg,摇匀,加盐酸数滴,溶液显樱红色至紫红色。另取滤液2mlI,加镁粉少许及盐酸数滴,溶液渐呈红色。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加热回流1h,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4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辛弗林对照品,加甲醇制成3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含CMC-Na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甲醇-丙酮-氯仿-浓氨试液(3:4:13:0.5)展开,喷以0.5%茚三酮乙醇溶液,在105℃烘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灰分检查 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方法测定,总灰分不得过7.0%。

伪品及易混品:

1、香圆枳壳 为同科植物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未成熟果实。主产于陕西。其果实亦切成半球形,直径3.5-7cm,外果皮黄棕色或棕褐色,略粗糙,散有多数小油点。果顶花柱基痕周围有1个圆圈式环纹,俗称"金钱环",某部有果柄痕。切面果肉黄白色,厚7-13mm,瓤囊10-12瓣,中心柱坚实。气香,味酸而后苦。其果皮组织构造与酸橙相似。

粉末主要特征:外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类方形,近气孔处稍狭长。气孔扁圆形或长圆形,副卫细胞5-7个。表皮层以下的几列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中果皮薄壁组织类白色。细胞形状不一,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大多不均匀增厚,非木化,部分增厚壁呈连珠状或块状。汁囊组织淡黄色。表皮细胞狭细,壁甚薄,有的微波状弯曲,其下层细胞较大,与表皮细胞呈垂直方向排列,或上下层细胞斜向重叠排列,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导管及管胞为螺纹及网纹。油室碎片可察见。

2、绿衣枳壳 为同科植物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L.)Rafin.的未成熟或近成熟果实。主产于福建。目前国内已少用,主要供出口。其果实较小,直径2.5-3.5cm,外果皮淡黄色或绿黄色,被有白色茸毛,切面果肉薄,黄白色。瓤6-8(-9)瓣,棕褐色。气香,味淡微酸苦。果皮组织构造与酸橙相似。粉末特征:外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类方形,壁颇厚,表面凹凸不平,凸起部分气孔易见。气孔副卫细胞7-9个。表皮层以下的几列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中果皮薄壁细胞形状不一,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大多不均匀增厚,非木化,部分增厚壁略呈连珠状。有的细胞壁指状延伸,细胞间隙大。非腺毛为单细胞,多分隔,淡黄色或绿黄色。先端渐尖,少数稍钝,基部大多较窄,壁厚4-7μm,疣状突起细密而明显,胞腔具1-10个横隔,非腺毛分隔成多细胞状,横隔薄或菲薄,略弯曲,有的稍厚而较平直。草酸钙方品呈多面形、类方形或双锥形。导管及管胞为螺纹及网纹。

粉末特征:外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类方形,壁颇厚,表面凹凸不平,凸起部分气孔易见。气孔副卫细胞7-9个。表皮层以下的几列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中果皮薄壁细胞形状不一,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大多不均匀增厚,非木化,部分增厚壁略呈连珠状。有的细胞壁指状延伸,细胞间隙大。非腺毛为单细胞,多分隔,淡黄色或绿黄色。先端渐尖,少数稍钝,基部大多较窄,壁厚4-7μm,疣状突起细密而明显,胞腔具1-10个横隔,非腺毛分隔成多细胞状,横隔薄或菲薄,略弯曲,有的稍厚而较平直。草酸钙方品呈多面形、类方形或双锥形。导管及管胞为螺纹及网纹。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育苗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上年育过柑桔类苗地忌用),结合耕翻,施足底肥,然后整平作畦。移植地宜选择山地或丘陵地向阳坡。选定的场地应进行深翻并整理成梯形,按行株距各5米挖成直径70厘米,深50厘米左右的种植穴。

(二)种植方法

1、繁殖方法 种子育苗:冬季或次年2-3月,采用条播法,将经挑选的纯净健壮种子(每亩用种量40公斤),按25-30厘米的株行距挖4-5厘米深沟,播入沟中,覆土稍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当苗生长3-4年,高1米左右时即可移植。

空中压条:选生长健壮的3-4年生枝条,在基部进行环状剥皮,宽度1.5-2厘米,用一块塑料薄膜围住枝条,内空10-15厘米,下端捆扎于环剥口的下方,形成杯状,中间填入混有腐熟堆肥的肥沃泥土,再把上端收拢捆成盂形,捆扎时,下端不能捆得太紧,上端稍留空隙,干燥时要灌水,当年冬季或第2年春季即可剪苗移植。

嫁接:选用种子繁殖2-3年生长的幼株作砧木,每年2月、5-6月,9-10月均可嫁接。一般采用腹接法为最好,进行单芽腹接或小芽腹接,嫁接时要求刀利,手稳,削口要平,钳芽要准,包扎要紧实。成活后1-2年,发育正常即可定植。

2、定植 于翌年在春、秋两季无风或雨后晴天进行定植,穴内施足腐熟堆肥,每穴植苗一株,根要伸直,填土后,将苗轻提,然后压实,覆松土,浇水。定植后,在每株侧插立支柱,扎稳苗木,防止倒伏,苗长稳后撤除。

发展前景

枳壳主要用于中医配方和加工中成药。近代国内药理研究表明,枳壳、枳实在治疗心血管病,升压、强心方面收到较好效果,还用于治疗胃扩张、胃下垂、脱肛、疝气及子宫脱垂等疾病,医疗价值不断提高,开发前景很好。

枳壳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区较多,留存面积较大,70年代以后栽种的酸橙陆续进入盛果期。因此,要切实加强计划指导,适当减缓发展速度,不宜再继续扩大种植面积,重点应搞好老树更新;同时加强科研工作,搞好综合开发,避免产生生产大上大下的被动局面。

60年代至80年代生产情况:

枳壳商品主要来源于栽培,由四川、湖南、江西等省提供。新中国成立后,于1960-1963年和1977-1980年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1980年后,由市场调节产销。40多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生产有很大发展,收购出现过起落,销售稳步增长,总的看,属于可以满足需要的品种。50年代至60年代,购销基本平衡,购略大于销。50年代初期,全国枳壳年产量仅在40-50万公斤左右。

50年代中期各级药材公司相继建立后,积极发展生产,产量明显增加。1957年收购150多万公斤,比50年代初期年产量增长2倍多;1960年收购180多万公斤,比1957年增长20%。由于购大于销,商品库存增大。产区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压缩生产,使收购明显减少。1965年收购118万公斤,为1960年的64%,为同期销售的80%,又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枳壳商品供应一度紧张。因此,各产区又大力发展生产,非产区也积极进行引种,使产量逐年增加。70年代以来,生产持续发展,产区不断扩大。四川省枳壳产区由江津、綦江等少数县发展到100多个县;湖南省已由解放初期10多个产县,发展到80多个县。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枳壳销售也大幅度增加。1978年枳壳收购近210万公斤,销售236万公斤,分别比1970年增长30%和60%以上。1983年收购和销售又分别比1978年增长近90%和30%。80年代以来,尽管枳壳产大于销,并有一定的库存,尚未形成大的商品积压现象。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枳壳年需要量近300万公斤,年收购量300多万公斤,完全可以保证市场需要。

药典标准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半球形,直径3~5cm。外果皮棕褐色至褐色,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黄白色,光滑而稍隆起,厚0.4~1.3cm,边缘散有1~2列油室,瓤囊7~12瓣,少数至15瓣,汁囊干缩呈棕色至棕褐色,内藏种子。质坚硬,不易折断。气清香,味苦、微酸。

[鉴别] (1) 本品粉末黄白色或棕黄色。中果皮细胞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大多呈不均匀增厚。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方形,气孔环式,直径16~34μm,副卫细胞5~9个;侧面观外被角质层。汁囊组织淡黄色或无色,细胞多皱缩,并与下层细胞交错排列。草酸钙方晶存在于果皮和汁囊细胞中,呈斜方形、多面体形或双锥形,直径3~30um。螺纹导管、网纹导管及管胞细小。

(2)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柚皮苷对照品、新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6:2)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105C加热约5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呈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四法)。

总灰分不得过7.0%(通则2302)。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20:80)(用磷酸调节pH值至3)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理论板数按柚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柚皮苷对照品、新橙皮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各8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5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柚皮苷(C27H32O14)不得少于4.0%,新橙皮苷(C28H34O15) 不得少于3.0%。

饮片

[炮制]

枳壳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后筛去碎落的瓤核。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弧状条形薄片。切面外果皮棕褐色至褐色,中果皮黄白色至黄棕色,近外缘有1~2列点状油室,内侧有的有少量紫褐色瓤囊。

[鉴别]

[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麸炒枳壳取枳壳片,照麸炒法(通则0213)炒至色变深。

[性状]

本品形如枳壳片,色较深,偶有焦斑。

[鉴别]

[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

[用法与用量]3~10g。

[注意]

孕妇慎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注:栽培变种主要有黄皮酸橙Citrus aurantium'Huangpi'、代代花Citrus aurantium'Daidai'、朱栾Citrus aurantium'Chuluan'、塘橙Citrus aurantium'Ta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