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2024-12-10 11:14:00 内容管理员 9

别名

中文名:水牛角

英文名:CORNUBUBALI.

别名:牛角尖、沙牛角。

概述

本品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brbalisLinnaeus的角。

产地分布

主产华南,华东地区。

形态特征

原动态形态:牛科水牛,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m以上。角较长而扁,上有很多节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稀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也有黄褐色或白色的。药用部位为角。

药材形态:锥形,稍扁平弯曲,长短不一,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一侧有数条横向的沟槽,另一侧有密集的横向凹陷条纹,上部渐尖,有纵纹,下部略呈三角形,中空,横断面梭形纹理平行排列,弧状弯曲似波峰样,有众多黄棕色颗粒。热水浸泡有腥臭气。饮片一般镑成薄片或磨成细粉。

生态环境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伺养,以南方水稻地区为多。

生长习性

水牛按生长习性和个头大小可分为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沼泽型水牛喜欢在泥塘中浸水和滚泥,其体形一般较小,以役用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中国的本地水牛全部属于这一类型;河流型水牛原产于江河流域地带、体形大,乳用性能好,主要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保加利亚、意大利等国家。

生长习性

水牛按生长习性和个头大小可分为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沼泽型水牛喜欢在泥塘中浸水和滚泥,其体形一般较小,以役用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中国的本地水牛全部属于这一类型;河流型水牛原产于江河流域地带、体形大,乳用性能好,主要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保加利亚、意大利等国家。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取角后,水煮,除去角塞,干燥,得水牛角原药材。使用前取原药材洗净,用温水浸泡,捞出,镑片,或洗净干燥后锉成粗粉。

贮藏养护

置干燥处,防霉。

形状规格

本品呈稍扁平而弯曲的锥形,长短不一。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一侧有数条横向的沟槽,另一侧有密集的横向凹陷条纹。上部渐尖,有纵纹,基部略呈三角形,中空。角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性味功能

味苦,性寒。归心、肝经。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药性说明:本品咸寒。专入血分,善清心肝胃三经之火而有凉血解毒之功。为治血热毒盛之要药。其清热凉血解毒之功与犀角相似而药力较缓,可作犀角的代用品,但用量较犀角为大。约为犀角十倍。药理知识:水牛角煎剂有强心、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感染和止血作用,还可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近年用于治疗热病昏迷、乙脑等病收到肯定效果。有效成分:本品与犀角的成分大致相同,含胆甾醇,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亮氨酸、酪氨酸、丝氨酸、缬氨酸等氨基酸。

药典标准

本品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角。取角后,水煮,除去角塞,干燥。

[性状]本品呈稍扁平而弯曲的锥形,长短不一。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一侧有数条横向的沟槽,另一侧有密集的横向凹陷条纹。上部渐尖,有纵纹,基部略呈三角形,中空。角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鉴别]本品粉末灰褐色。不规则碎块淡灰白色或灰黄色。纵断面观可见细长梭形纹理,有纵长裂缝,布有微细灰棕色色素颗粒;横断面观梭形纹理平行排列,并弧状弯曲似波峰样,有众多黄棕色色素颗粒。有的碎块表面较平整,色素颗粒及裂隙较小,难于察见。

饮片

[炮制] 洗净,镑片或锉成粗粉。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用法与用量]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