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白菜
别名
中文学名:岩白菜
拉丁学名:Bergenia purpurascens (Hook.f. et Thoms.) Engl.
别称:岩壁菜、石白菜、岩七、红岩七、雪头开花、亮叶子
概述
虎耳草科,岩白菜属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根茎粗,多节,生肉质须根。叶基生,膜质,叶片倒卵形肉质,总状花序,花白色或粉红色,花果期5-10月。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西南部、云南北部及西藏南部和东部。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不丹北部、锡金、尼泊尔也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3-52厘米。根状茎粗壮,被鳞片。
叶均基生;叶片革质,倒卵形、狭倒卵形至近椭圆形,稀阔倒卵形至近长圆形,长5.5-16厘米,宽3-9厘米,先端钝圆,边缘具波状齿至近全缘,基部楔形,两面具小腺窝,无毛;叶柄长2-7厘米,托叶鞘边缘无毛。花葶疏生腺毛。
聚伞花序圆锥状,长3-23厘米;花梗长8-13毫米,与花序分枝均密被具长柄之腺毛;托杯外面被具长柄之腺毛;萼片革质,近狭卵形,长6.5-7毫米,宽2-4毫米,先端钝,腹面和边缘无毛,背面密被具长柄之腺毛;花瓣紫红色,阔卵形,长10-16.5毫米,宽7-7.8毫米,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变狭成长2-2.5毫米之爪,多脉;雄蕊长6-11毫米;子房卵球形,长6.7-7.5毫米,花柱2,长5.3-7.5毫米。
生态环境
原产于亚洲温带地区,生长于海拔3700米以上的药用植物
生长习性
岩白菜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强,怕高温和强光,不耐干旱,多生于高山阴湿石缝中。生于海拔2700~4800米的林下、灌丛、高山草甸和高山碎石隙。
性味功能
全草含岩白菜素(bergenin)等香豆精类。根状茎入药;无毒;治虚弱头晕、劳伤咳嗽、吐血、
咯血、淋浊、白带及肿毒等。外感发烧体虚者慎用。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治虚弱头晕,劳伤咳嗽,吐血,咯血,淋浊,白带,肿毒。
化学成份:岩白菜全草含岩白菜素等香豆精类。厚叶岩白菜的成分见药理作用项。
药理作用:厚叶岩白菜根含熊果酚甙,故有抗菌、消炎作用;含鞣质,故有收敛作用,可用于消化道非感染性炎症,亦有用于子宫颈糜烂者。
种植技术
繁殖方式
繁殖方法:用种子、扦插根茎或分株形繁殖。
田间管理
注意花谢后及时剪掉残花序,保持株形整洁,浇水适量,防止太阳曝晒。
病害防治
常有褐斑病和蚜虫危害。
褐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蚜虫用2.5%鱼藤精乳油1000倍液喷杀。
药典标准
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 (Hook.f.et Thoms.) Engl.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叶鞘和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根茎呈圆柱形,略弯曲,直径0.6~2cm,长3~10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具密集或疏而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棕黑色叶基残存,有皱缩条纹和须状根痕。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粉红色,略显粉质,部分断面有网状裂隙,近边缘处有点状维管束环列。气微,味苦、涩。
[鉴别] (1)本品根茎横切面:常有残存的表皮细胞,木栓层由10余列扁平细胞组成。形成层明显。维管束外韧型,外侧偶见中柱鞘纤维。韧皮部组织多皱缩,木质部以导管为主。髓部宽广。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和棕色物。
粉末棕黄色。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15~58μm。淀粉粒椭圆形或梨形,两端通常稍尖,直径3~10μm,长8~20μm,层纹和脐点不明显。导管多为网纹,直径13~35μm。表皮细胞红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或类长方形。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
(2)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40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岩白菜素对照品、熊果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4:4:1.5)为展开剂,展开2次,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岩白菜素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再喷以2%三氯化铁溶液-1%铁氰化钾溶液(1:1)的混合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岩白菜素对照品、熊果苷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2.5%(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7.5%(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6.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理论板数按岩白菜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岩白菜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80%甲醇制成每1ml含0.3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0.2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80%甲醇适
量,超声处理(功率100W,频率25kHz)40分钟,放冷,加8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
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岩白菜素(C14H16O9)不得少于8.2%。
饮片
[炮制]
]除去叶鞘和杂质,晒干。
[性味与归经] 苦、涩,平。归肺、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收敛止泻,止血止咳,舒筋活络。用于腹泻,痢疾,食欲不振,内外伤出血,肺结核咳嗽,气管炎咳嗽,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6~12g。外用适量。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