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
别名
中文名:蒺藜
英文名:Puncturevine Caltrop Fruit
别名:
茨、蒺藜、刺蒺藜、蒺藜子、旁通、屈人、止行、豺羽、升推、即藜、蒺藜子、社蒺藜、土蒺藜、蒺藜、旱草、三角蒺藜、三角刺、八角刺、蒺骨子、野菱角、地菱、硬蒺黎、蒺黎蓇葖
概述
本品为蒺藜科属蒺藜和大花蒺藜的果实。《本草汇言》载:“刺蒺藜,去风下气,行水化癥之药也。其宣通快便,能运能消,行肝脾滞气,多服久服,有去滞之功。《别录》主身体风痒,燥涩顽痹,一切眼目翳障等疾;甄氏方主筋结疬疡,肺痈肺痿,咳逆脓血等疾;苏氏方主水结浮肿,气臌喘满,疸黄脚气等疾;李氏方主血结成癥,奔豚瘕疝,喉痹胸痹,乳难乳岩等疾。总而论之,《别录》所主者风,甄氏所主者气,苏氏所主者水,而李氏所主者,即取其化癥之意也。然四家之说虽有不同,去滞生新,是其专成,故妇科方中以此催生堕胎,良有以焉。”《本草正》称:“蒺藜,凉血养血,亦善补阴。用补宜炒熟去刺,用凉宜连刺生捣。去风解毒,白者良。《本草新编》:“蒺藜子,沙苑者为上,蒺藜次之,种类虽异,而明目去风则一。但蒺藜善破癥结,而沙苑蒺藜则不能也;沙苑蒺藜善止遗精溺,治白带,喉痹,消阴汗,而蒺藜则不能也。”《本经逢原》谓:“蒺藜为治风明目要药,风入少阴、厥阴经者为响导。目病为风木之邪,风盛则目病,风去则目明矣。《本经》专破恶血积聚,治喉痹乳难,以苦能泄,温能宣,辛能润也,此言刺蒺藜之功用耳。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以其入肾益精气也,此则专指沙苑蒺藜而言。其治痰消痈肿,搜肾脏风气,又须刺者为破敌之先锋。”《植物名实图考》云:“蒺藜,近时《临证指南》一书,用以开郁,凡胁上、乳间横闷滞气,痛胀难忍者,炒香入气药,服之极效。盖其气香,可以通郁,而能横行排荡,非他药直达不留者可比。”《本草便读》曰:“蒺藜,善行善破,专入肺、肝,宣肺之滞,疏肝之瘀,故能治风痹目疾,乳痈积聚等症。温苦辛散之品,以祛逐为用,无补药之功也。"五呆柬合蒺藜,排列菱形偶分离,分果斧形许多刺,散风平肝又解郁。
产地分布
蒺藜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陕西、内蒙赤峰等地。大花蒺藜产于云南。
形态特征
1、蒺藜,一年生草本。茎通常由基部分枝,平卧地面,具棱条,长可达1m左右;全株被绢丝状柔毛。托叶披针形,形小而尖,长约3mm;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对生,一长一短;长叶长3-5cm;宽1.5-2cm,通常具6-8对小叶;短叶长1-2cm,具3-5对小叶;小叶对生,长圆形,长4-15mm,先端尖或钝,表面无毛或仅沿中脉有丝状毛,背面被以白色伏生的丝状毛。花淡黄色,小型,整齐,单生于短叶的叶腋;花梗长4-10mm,有时达20mm;萼5,卵状披针形,渐尖,长约4mm,背面有毛,宿存;花瓣5,倒卵形,先端略呈截形,与萼片互生;雄蕊10,着生与花盘基部,基部有鳞片状腺体。子房5心皮。果实为离果,五角形或球形,由5个呈星状排列的果瓣组成,每个果瓣具长短棘刺各1对,背面有短硬毛及瘤状突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2、大花蒺藜多年生草本。枝匍匐或上升,密被柔毛。叶对生,长2.5-4.5cm,有小叶4-7对;小叶近无柄或具短柄,纸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近圆形而急尖,基部偏斜;托叶对生,披针形或近镰刀状,长约6mm。花大,单生叶腋,直径约3cm,花梗约与叶等长;萼片披针形,长约8mm,外面被长柔毛;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0mm;子房被淡黄色硬毛,花柱粗壮,长约2mm,柱头裂片小。分果片长8-12mm,有小瘤体和锐刺2-4条。花期5月。
采收加工
8-9月果实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大部分已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几天,脱粒,再晒干。
炮制:
蒺藜取原药除去杂质。
炒蒺藜取净蒺藜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然后把石磨心垫上1-2个铜元,将蒺藜磨去硬刺,筛净刺屑,拣去柄梗杂质。
盐蒺藜取去刺的蒺藜,用盐水(每蒺藜100公斤,用盐3公斤,加适量开水溶化澄清)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晒干。
形状规格
1、蒺藜复果多由5分果瓣组成,放射状排列呈五棱状球形,直径7-12mm。商品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斧状三角形,长3-6mm,淡黄绿色,背面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成八字形分开,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果皮坚硬,木质,内含种子3-4粒。种子卵圆形,稍扁,有油性。气微,味苦。
2、大花蒺藜分果瓣背部只有1对强大针刺;分果含种子4-6粒。以果粒均匀、饱满坚实、色灰白者为佳。
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苦,辛,平,入肝经。具有平肝解郁,祛风明目功效。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主要化学成分:
果实含刺蒺藜甙(tribuloside)即银椴甙(tiliroside),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葡萄糖甙(kaemopferol-3-glucoside),山柰酚-3-芸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槲皮素(quercetin),维生素C,还含薯蓣皂甙元(diosgenin)。种子含痕量哈尔满(harman),种子油中的主要脂肪酸有棕榈酸(palmitic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 ,亚油酸(linoleic acid)及亚麻酸(linolenic acid)等。
真伪鉴别
粉末特征:蒺黎灰黄色或黄绿色。
1、内果皮石细胞椭圆形、类三角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5-43μm,长约至118μm,壁厚4-15μm,有的纹孔较密,壁厚者胞腔不明显。
2、内果皮纤维常上下数层纵横交错排列;纤维长短不一,直径4-27μm,壁厚,木化。
3、中果皮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4、种皮细胞表面现类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内平周壁具条状增厚,木化;断面现类方形,垂周壁条状增厚,向内向外约至细胞的1/2。另可见内胚乳细胞及导管。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5g,加水20ml,水浴锅上加热15min,滤过。取滤液5ml,置具塞试管中,强烈振摇后,放置15min,泡沫无明显消失。(检查皂甙)
(2)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20ml,浸泡3h,滤过。取滤液5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少量醋酐溶解,再加浓硫酸数滴,呈红紫色。(检查皂甙)
应用鉴别:
1、刺蒺藜,平肝散风,用于头痛眩晕等;炒蒺藜长于活血祛风,用于目赤肿痛;盐蒺藜即可平肝解郁,又补肾明目,用于高血压病头目眩晕。
2、刺蒺藜与沙苑蒺藜:沙苑蒺藜甘温,善于补肾滋阴治下;刺蒺藜苦寒,长于清泻肝火以治上。
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因果壳坚硬,在播种前要碾磨果实,使果瓣分离,再磨去果刺,进行播种。作高畦,按行株距50cmx40cm开穴,穴深10cm,每穴播种子5-6颗,覆土,稍加镇压。
田间管理:
幼苗高6-8cm时间苗,除去密苗和弱苗,遇缺株补苗,并及时松土除草。5月开花前施氮肥1次,以人粪尿为主,增施过磷酸钙。要经常清理墒沟,以免田间积水。若久旱需及时灌溉。
药典标准
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千,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和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质坚硬。气微,味苦、辛。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绿色。内果皮纤维木化,上下层纵横交错排列,少数单个散在,有时纤维束与石细胞群相连结。中果皮纤维多成束,多碎断,直径15~40μm,壁甚厚,胞腔疏具圆形点状纹孔。石细胞长椭圆形或类圆形,黄色,成群。种皮细胞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约30μm,壁网状增厚,木化。草酸钙方晶直径8~20μm。
(2)取本品粉末3g,加三氯甲烷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加水1ml,搅匀,加水饱和的正丁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分取上清液,加2倍量的氨试液洗涤,弃去洗液,取正丁醇液,蒸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蒺藜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
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改良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g,加盐酸34ml,甲醇100ml,摇匀,即得),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9.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2.0% (通则2302)。
[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蒺藜苷元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5mg的溶液,即得。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ml、0.2ml、0.3ml、0.4ml、0.5ml、0.6ml,分别置具塞试管中,置水浴中挥干溶剂,精密加入高氯酸5ml,摇匀,置60℃水浴保温15分钟,取出后立即冰水浴冷却至室温,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28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细粉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小时,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10ml,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正丁醇饱和的水10ml溶解,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5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5ml,弃去氨试液,正丁醇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80%甲醇溶解,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80%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2ml,置10ml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置水浴中挥干溶剂"起,同法操作,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相当于蒺藜苷元的重量,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蒺藜总皂苷以蒺藜苷元(C27H38O4)计,不得少于1.0%。
饮片
[炮制]
蒺藜除去杂质。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同药材。
炒蒺藜取净蒺藜,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微黄色。
[性状]本品多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棕黄色,隆起,有纵棱,两侧面粗糙,有网纹。气微香,味苦、辛。
[鉴别][检查]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
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用法与用量]6~10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