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魂草
概述
返魂草为多年生草本,株高60cm-150cm,根状茎斜生,须根多数、茎直立、无毛,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叶柄短,头状花序多数、生茎顶或枝端,排列成复伞房状,总苞筒状,背面有毛瘦果圆柱形,有纵沟,冠毛污黄白色。
分布在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另外返魂草能治疗痰多,气喘,咯痰不爽,劳嗽咳血等多种疾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主产河北、安徽、东北及内蒙古。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达150厘米。根状茎粗短,簇生多数细长根,外皮灰褐色。茎直立单生,表面有浅沟,上部有分枝,疏生短毛,下部无毛。基生叶丛生,开花时渐枯落,叶片蓖状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6~12厘米,基部渐窄,下延长成翼状叶柄,边缘有锐锯齿,两面疏生小刚毛;茎生叶互生,渐无柄,叶片披针形,长18~35厘米,宽5~10厘米。夏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多数,伞房状排列,有长梗,密生短毛。总苞片3层,半球形,绿色微带紫;边缘舌状花蓝紫色,雌性;中央管状花黄色,两性。瘦果扁平,一侧弯凸,一侧平直,有短毛,冠毛白色或淡褐色,较瘦果长3-4倍。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态环境
返魂草生长于阴湿山坡林下、林缘边、河套岸边及路旁湿地处成片生长。海拔200米-550米之间。土壤为黑壤土或砂壤土及草甸土,PH值5-6.5微酸性土壤。
生长习性
生于阴坡、草地、河边。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涝、怕干旱,耐寒性较强,冬季气温-20℃时根可以安全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地和沙土地外均可种植。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粗性土不宜栽培。忌连作。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1.采收:返魂草种子采收期9月份为佳;商品采收期8月下旬至9月份,9月采收的商品药效最佳。采收地上茎叶阴干入药。返魂草当年种植即可采收,但为促进根系及芽苞发育,最好当年不采收或秋季结冻前采收。每二年秋开始采收为佳,其产量和质量均好。一年生株高50cm-65cm,二年生株高80cm-120cm,三年生以上株高100cm-150cm。一年生亩产干品150公斤,二年生亩产于400公斤,三年以上亩产干品500公斤以上。经测试返魂草干种子千粒重仅0.7克,采收0.5公斤干品种子需采集鲜品花穗7.7公斤,茎叶折干率为4:1。
2.加工:返魂草整株干品收购后,用机械切成2cm-3cm的小段,进入烘干室干燥处理、包装、贮藏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库房内,供入药使用。
性味功能
性味归经:
中药味苦、辛,性温。润肺下气,消痰止咳。蒙药味微苦,性平、钝、柔。杀“粘”,清热,解毒,燥脓,消肿。
主治:
中药治新久咳嗽,痰多,气喘,咯痰不爽,劳嗽咳血。蒙药治瘟疫,流感,头痛,“发症”,疗疮,毒热,猩红热,麻疹不透。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
真伪鉴别
外观鉴定:
干燥的根茎呈圆形的疙瘩头状,长约2~6厘米,径约1.5~3厘米,顶端有茎基及叶柄的残痕,底部常有一条未除净的母根,直径约3毫米,淡灰黄色,纤维性,质稍硬;疙瘩头下簇生许多细根,很长约5~14厘米,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有紫边。微有香气,味甜微苦。以根长、色紫、质柔韧、去净茎苗者为佳。
显微鉴定:
根横切面:老根表皮常已脱落。皮层宽广;下皮细胞1列,壁稍厚,有的内含紫红色色素;厚壁细胞少数,散在,壁厚3-8μm;油管5个,分布于内皮层外方,常与韧皮部束同数并相对;内皮层细胞凯氏点可见。中柱较小,略呈五边形;中柱鞘1-2列细胞;韧皮部细胞较小,排列紧密,形成层不甚明显;
木质部导管束5个,内侧可见五原型初生木质部。中央髓部细胞壁稍厚,微木化。该品薄壁细胞含菊糖。
粉末特征:红棕色。
①下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垂周壁细波状弯曲,含紫红色色素细胞与淡黄色细胞相间排列。
②石细胞(根茎)类长方形、类圆形、类方形或圆三角形,直径45-154μm,壁厚6-25μm,层纹及孔沟明显。
③厚壁细胞长圆形或类长形,直径30-73μm,长约至315μm,壁厚2-10μm,非木化,纹孔横裂缝状。
④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壁稍厚,大多有较明显的斜向交错的网状纹理。
⑤菊糖团块类圆形或扇形,微现放射状纹理。此外,有木纤维、导管、内皮层细胞、油管碎片、草酸钙簇晶。该品以根粗长、色紫红、质柔韧者为佳。
化学鉴定:
1)鉴别取该品粉末2克,加水20毫升,置60℃水浴上加热10分钟,趁热过滤,放冷。取滤液2毫升,置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产生持久性泡沫,10分钟内不消失。
2) 取该品2g,加乙醚10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滴在滤纸上,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3) 取该品2g,置50ml三角烧瓶中,加乙醚15ml,浸1小时,滤过。取滤液4ml,蒸去乙醚,残渣溶于醋酐1ml中,滴加浓硫酸1滴,显紫色,溶液上层渐变绿色(检查甾体类)。
4) 取(3)项下乙醚浸液4ml,蒸去乙醚,残渣溶于甲醇1ml,加2,4-二硝基苯肼试液1ml,加热后析出黄色沉淀(检查紫菀酮)。
种植技术
播种:
种子采收最佳期为九月下旬,过晚种子自然脱落,很难采集到,种子收获后凉干备用。返魂草种子很小、细长、长度0.3厘米-0.5厘米,粗度0.1厘米,黄褐色。新种子发芽率能达80%左右,隔年种子发芽率极低,无生产能力。
播种育苗因返魂草种子细小,萌发时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和遮阴度,所有直播效果差,必须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种子催芽处理:播种前将备用的返魂草干种子用清水浸洗后,用500PPm赤霉素溶液浸种6小时-8小时后,捞出拌细河沙,比例1:2,放在塑料盆中,温度保持15C-22℃,湿度保持65%,催芽处理5天-7天,当种子有50%露白时即可播种,春季播种采用此法效果好。返魂草播种,春秋两季均可播种,以春播育苗为好。播种时间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上旬,秋季10月份为宜。播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开沟播种。方法是将床面按10cm的行距开成深1cm,宽5cm-6cm
的条沟,将种子用点播器条播。然后用耙子搂平床面,覆土厚度0.3cm-0.5cm,用木磙压实后,覆盖2cm厚的稻草,浇一次透水。另一种方法是在床面直播种,散播或条播均可,然后用木磙子压实后,覆盖2cm厚的稻草,浇一次透水即可。
选地与整地:
返魂草适宜选择地势低、水源近、喷灌方便的肥沃平地、草甸地、河套地、新开地、参后地及退耕还林地,土壤以黑壤土、砂壤土、草甸上,PH值5-6.5微酸性土壤为好。整地做床:将苗田深翻,耙碎整平,做成宽1.2米,长30米-50米,高20厘米的条床或做成宽的60厘米的垅。做床时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床面耙细整平。
苗期管理:
播种后能否取得育苗成功,关键在于苗期管理,主要是温湿度和光照的控制,返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适温为20C-25℃,15℃以下生长缓慢,超过30℃对幼苗生长不利,因此,通过盖草帘子和床面喷水等措施来保证土壤水份,控制温度和光照。返魂草种子在温度5℃-15C条件下约30天出苗;温度在10C-20°C的条件下20天即可出苗;如采用赤霉素处理后的种子可提前4天-6天出苗。而且出苗率可达80%左右。实验证明采用床面播
种无土覆盖方法,出苗整齐。幼苗长出2片-3片叶时,要及时将床面覆盖的稻草分二次撤掉,以利练苗和光照,促进幼苗快速生长,苗期要拔草3次-5次。
移栽:
返魂草移栽时间春、夏、秋三季均可移栽,为保证幼苗成活率,促进快速生长发育,减少劳动强度,最好采用夏季移栽,时间为6月-7月。当幼苗长出叶片4个-5个,苗高10cm左右时,选择阴雨天进行大田移栽,为促进返魂草地下根茎分蘖萌发优势,提高产量,增加密度,控制杂草,最好采用条床移栽,方法是将大田两垅破茬合并成一个条床,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公斤,耙细搂平,做成长50cm-60cm,宽120cm,高20cm的条床。移栽时带土移栽,每床栽4行,株行距10cmx30cm。移栽后浇一次透水,在床面上盖一层枯草或树叶,即有利于保湿,又能防止杂草萌生,树叶腐烂后又是良好的肥料,一举多得。2.分根繁殖:返魂草为多年草本,根茎芽多生,可以根茎分株栽植。春、秋两季均可移栽。
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在条床移栽地用小锄在行株间松土除草3次,每7天-10天一次即可,如垅栽的可进行三铲三耥,从5月上中旬开始,清除田间杂草。
2.灌溉与排水:5月-6月份春旱时要及时浇灌,浇透为好。7月-8月雨季,如发生水涝时应及时排水。
3.施肥:生产期可喷叶面肥2次-3次,每次每亩施磷酸二氢钾15公斤。追肥2次,每次每亩施过磷酸钙20公斤,促进根系发育,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