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木

2025-01-20 13:55:56 内容管理员 7

别名

苦皮树、苦树皮、苦胆木、赶狗木、熊胆树、土樗子。

概述

苦木,中药名。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干燥枝及叶。

产地分布

产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我国主要分布于陕、晋、冀、豫、苏、湘、桂、滇、川等省朝鲜半岛、日本、尼泊尔也有。

形态特征

苦木,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其枝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50px;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细密的纵纹及多数点状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淡黄色,嫩枝色较浅且髓部较大。叶为单数羽状复叶,易脱落;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近无柄,长4~400px,宽1.5~150px;先端锐尖,基部偏斜或稍圆,边缘具纯齿;两面通常绿色,有的下表面淡紫红色,沿中脉有柔毛。气微,味极苦。

生态环境

常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湿润而肥沃的山地、林缘、溪边、路旁等处。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枝洗净,润透,切片,晒干;叶喷淋清水,稍润,切丝,晒干。

贮藏养护

通风干燥。

性味功能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祛湿,解毒。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腹泻下痢,湿疹,疮疖,毒蛇咬伤。

真伪鉴别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外为木栓细胞,栓内层有纤维,单个或2-20个成束散在,薄壁细胞内有单晶及少数簇晶,韧皮部有许多纤维束切向排列呈层状,纤维壁薄,弱木化,纵切面观长140-240μm,直径12-20μm,两端细尖;射线内有单晶或簇晶,簇晶直径16-20um。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及木细胞组成,均木化,导管内常含黄棕色内含物。木射线1-5列细胞,具单纹孔。含淀粉粒。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75%乙醇20ml,回流加热15min,放冷,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显天蓝色荧光;于点样处加稀盐酸1滴,干后黄绿色荧光,用氨试剂熏后,复显天蓝色荧光。(检查马兜铃酸)。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0ml置水浴热回流1h,滤过。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供试品用。另取马兜铃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3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水甲酸 (20:1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

剂,展开,取出晾干,置于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视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色斑。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乙醇浸出物按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6.0%。

种植技术

选地

选地、整地栽培地应选择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杂木林,次生林山区沟谷地、缓坡地带,坡度不超过IO一15度,肥沃的棕色森林土、砂质土。播种前进行整地。

繁殖方式

适宜种植时间为4-10月。选阴雨天或晴天下午太阳偏斜时,按行距20-25厘米开沟条播,株距可依土质肥瘠、管理粗细、排灌难易而定。种子播人沟内后,覆土2-3厘米,镇压即可。

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幼苗生长期应注意排水。

(2)搭架苗高30厘米以上应塔架扶蔓。采取人工搭架时,可将各种树枝搭成篱笆支架,可利用小乔木或灌木,如蔓荆子、山毛豆等。

(3)施肥生长期每年施农家肥2-3次。

病虫害防治

东北苦木在生长期间病害较少,主要是虫害。

(1)马兜铃凤蝶幼虫在7?9月咬食叶片和茎。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杀;②发生期用90%的敌百虫500-800倍液喷洒。

(2)蚜虫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洒。

采收加工:秋冬两季割取基部,去掉头尾和幼枝,刮去外表木柱质粗皮,晒干。干燥过程中,将藤茎理直,至七八成平时,按直径粗细分档扎捆,再继续干燥即成。留种技术:选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留种。

药典标准

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D.Don) Benn.的干燥枝和叶。夏、秋二季采收,干燥。

[性状]本品枝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2cm;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细密的纵纹和多数点状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淡黄色,嫩枝色较浅且髓部较大。叶为单数羽状复叶,易脱落;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近无柄,长4~16cm,宽1.5~6cm;先端锐尖,基部偏斜或

稍圆,边缘具钝齿;两面通常绿色,有的下表面淡紫红色,沿中脉有柔毛。气微,味极苦。

[鉴别](1)本品粉末黄绿色。叶上表皮细胞呈多边形;下表皮气孔甚多,气孔不定式。叶肉细胞中含众多草酸钙簇晶。纤维成束,细长,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偶见方晶。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巨大,多破碎。木射线细胞高1~8列细胞,细胞壁稍厚,纹孔较明显。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木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饮片

[炮制] 除去杂质,枝洗净,润透,切片,干燥;叶喷淋清水,稍润,切丝,干燥。

[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祛湿。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湿热泻痢,湿疹,疮疖,蛇虫咬伤。

[用法与用量]枝3~4.5g;叶1~3g。外用适量。

[贮藏]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