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乌
别名
隔山撬、泰山何首乌、何首乌(山东):地葫芦、山葫芦、野山药(河北)。
概述
白首乌属龙胆目;又名,白人参。古籍记载,白首乌用于晚唐,盛行于早明,沿用至今。因其补肾益肝、乌发生发、养血益精、抗衰老之功效,被历代名家视为摄生防老珍品。中国白首乌的95%出产在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是中国唯一首乌之乡。滨海白首乌区别于传统药材何首乌。何首乌多为药材,食用需严格遵守医嘱。滨海白首乌为保健草药,以保健为主,因其温补宜人,且具有无毒副作用,因此可用於日常服用。滨海当地的人们多为早茶或下午茶食之。
产地分布
分布华东、中南及河北、陕西、甘肃、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山东、江苏、安徽定远有栽培。
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
形态特征
白首乌是植物牛皮消的块根。
1.牛皮消又名飞来鹤,蔓性半灌木。具乳汁。根肥厚,类圆柱形,表面黑褐色,断面白色。茎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9cm;叶片心形至卵状心形,长4-12cm,宽3-10cm,先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两侧呈耳状内弯,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被微毛。聚伞花序伞房状,腋生;总花梗圆柱形,长10-15cm,着花约30朵;花萼近5全裂,裂片卵状长圆形,反折;花冠辐状,5深裂,裂片反折,白色,内具疏柔毛;副花冠浅杯状,裂片椭圆形,长于合蕊柱,在每裂片内面的中部有一个三角形的舌状鳞片;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连成筒状,花药2室,附着于柱头周围,每室有黄色花粉块1个,长圆形,下垂;雌蕊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柱头圆锥状,先端2裂。蓇葖果双生,基部较狭,中部圆柱形,上部渐尖,长约8cm直径约1cm。种子卵状椭圆形至倒楔形,边缘具狭翅,先端有一束白亮的长绒毛。花期6-9月果期7-11月。
2.戟叶牛皮消又名泰山何首乌、山东何首乌、地葫芦,大根牛皮消 攀援性半灌木。具乳汁。块根每株一般生3-4个,亦可多至5-6个,常连接成念珠状。茎纤细而韧,被微毛。叶对生;叶片戟形,长3-8cn,基部宽1-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被糙硬毛,以叶面较密;侧脉每边约6条。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比叶为短;花萼裂片披针形,基部内面腺体通常没有或少数;花冠辐状,白色或黄绿毛,裂片开放后反折,内面基部被微柔毛,副花冠裂片比合蕊柱长。种子先端有多数白色长丝光毛,长约4cm。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3500m以下的山坡岩石缝中、灌丛中或路旁、墙边、河流及水沟边潮湿地。
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灌丛或岩石缝中。
采收加工
早春幼苗未萌发前,或11月采收,以早春采收最好。采收时,不要损伤块根。挖出后洗净泥土,除去残茎和须根,晒干,或切片晒干。
性味功能
性味功能:
味苦甘涩,性微温,无毒。入肝,肾二经。
主治:
治久病虚弱,慢性风痹,腰膝酸软,贫血,肠出血,须发早白,神经衰弱,阴虚久疟,溃疡久不收口,老人便秘。
真伪鉴别
药材鉴定:
干燥块根呈圆柱形或类球形,长5~10厘米,径约1.5~3.5厘米。表面黄褐色,多皱缩,栓皮易层层剥离。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气无,味苦甘涩。以粗大、粉足、断面白色者为佳。白首乌的药材,除上述品种外,其同属植物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Wight(参见“飞来鹤”条),及隔山牛皮消C.Wilfordi(Maxim.)Hemsl.的块根,有些地区亦作白首乌用。
①淀粉粒单粒类球形,直径3-17 μm;复粒由2-3分粒组成。②石细胞多角形、类方形、长方形、类圆形或梭形,直径15-75μm,孔沟较细密。③无节分枝乳管直径24-26μm,略弯曲。④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60μm。⑤木栓细胞垂周壁微波状弯曲,淡黄色。
性状鉴别:
(1)牛皮消 根长圆柱形、长纺锤形或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长7-15cm,直径1-4cm。表面浅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脱落处土黄色或浅黄棕色,具网状纹理。质坚硬,断面类白色,粉性,县鲜黄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甘后苦。
(2)戟叶牛皮消块根呈不规则团块状或类圆形,长1.5-7cm,直径约5c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硬,断面类白色,粉性,有稀疏黄色放射状纹理。以快大、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淡棕色。
根横切面:
(1)牛皮消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有3-9列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带;石细胞类长方形、半圆形或类多角形,直径7-30cm,纹孔及孔沟明显。韧皮部薄壁组织中散有众多乳汁管,有的与筛管伴生;韧皮射线宽3-9列细胞。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3至数个相聚,木射线宽10余列细胞,木质部束导管周围可见木间韧皮部,筛管群明显可见,并伴有乳汁管。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2)戟叶牛皮消韧皮部薄壁组织中无乳汁管,草酸钙簇晶稀少。
粉末特征:
(1)牛皮消淡棕色。①石细胞类多角形。类长方形、梭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5-75μm,壁厚5-22μm,孔沟较细密。②无节乳管多碎断,直径约至26μm,乳汁管中充满灰色分泌物。③淀粉粒单粒类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脐点人字状、星状、点状或裂缝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由2-3个分粒组成。④草酸钙簇晶直径15-45μm。此外,有木栓细胞、导管和木纤维。
(2)戟叶牛皮消土黄色。无乳汁管;草酸钙簇晶直径12-43μm。
化学鉴定:
取本品粉末适量,以改良Folich试剂缓慢恒温渗漉至磷脂显色反应呈阴性。渗漉液低温({<}50C)减压回收溶剂,残渣以适量氯仿溶解并转移至具塞离心管中,加5倍量石油醚沉淀甾甙类化合物,离心后移取上清液于蒸发皿中,残渣如法重复3次,合并上清液,置真空干燥器中挥干溶剂,残渣以氯仿溶解,即得总磷脂提取液,并在0-10℃保存。吸取该提取液适量,真空浓缩后点于三块预制硅胶G板上,同时点磷脂对照品。先用丙酮上行展开1.7cm,取出在暗处挥去丙酮后置充氮干燥器中干燥12h,再以醋酸乙酯:异丙酮:水(10:7:3)与第一次同向展开15cm,取出挥干溶剂。第一块板以Vaskovsky试剂显色鉴别磷脂。第二块板喷茚三酮显色液,于110C加热3min,检识磷酯酰乙醇胺(PE)和磷酯酰丝氨酸(PS)。第三块板喷Dragendorff试剂,鉴别PC和溶血磷酯酰胆酸(L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