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运输过程管理

2024-12-11 16:12:55 内容管理员 3

1. 温湿度控制

• 温湿度监测设备的重要性

• 在运输过程中,中药材所处环境的温湿度对其质量影响巨大。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取环境数据,比如一些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如薄荷、冰片,在温度过高时,挥发油会加速散失,影响药材质量。而像枸杞、党参等含糖量较高的中药材,湿度太大容易发霉变质。温湿度监测设备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为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 不同中药材的温湿度要求及控制措施

• 根茎类中药材(如人参、黄芪):这类药材一般适宜在温度15 - 25℃、相对湿度45% - 75%的环境中运输。如果温度过高,可通过开启运输车辆的空调系统来降温;湿度超出范围时,对于湿度偏高可以开启除湿设备,湿度偏低则可以适当采用加湿措施,如使用小型加湿器或者在包装内放置湿度调节包。

• 花类中药材(如金银花、菊花):温度宜控制在20 - 25℃,相对湿度在50% - 60%。在运输过程中,可利用冷藏车的温湿度调节功能或者在普通车辆中放置温湿度调节设备,确保环境条件符合要求。同时,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花朵变色、有效成分被破坏。

• 种子类中药材(如杏仁、决明子):温度保持在10 - 20℃,相对湿度在40% - 60%较为合适。如果运输环境温湿度不符合要求,要及时调整。例如,在温度较高时,可通过在包装周围放置隔热材料或者调整运输路线,选择温度较低的时段运输。

2. 防止颠簸和碰撞

• 合理的装载方式

• 装载中药材时,要根据药材的重量、质地等特性进行合理安排。较重、较硬的药材应放置在底部,例如矿物类中药材(如石膏、磁石)可以作为底层铺垫;较轻、易碎的药材放在上部,像花类中药材(如玫瑰花、月季花)和加工后的中药饮片。同时,要注意不同药材之间的兼容性,避免相互挤压、摩擦造成损坏。

• 固定和防护措施

• 使用绳索、挡板、缓冲材料等对中药材进行固定和防护。对于大型的中药材包装,可以用绳索将其固定在车厢或货仓的固定点上,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晃动。在包装与包装之间、药材与车厢壁之间放置泡沫板、气垫膜等缓冲材料,减少碰撞对药材的损伤。例如,在运输装有中药材的玻璃瓶时,每个瓶子要用泡沫包裹,并且在箱子内填充泡沫颗粒,确保玻璃瓶不会因碰撞而破裂。

3. 运输路线规划

• 路况和环境因素考虑

• 选择路况良好、交通便利的运输路线至关重要。良好的路况可以减少车辆的颠簸,降低中药材受损的风险。同时,要尽量避免经过环境复杂、路况差的地区,如山区的崎岖小路或者正在施工的道路。对于易受污染的中药材,要避开化工区、垃圾处理场、粉尘较多的工厂等可能产生污染的区域,防止中药材吸附有害气体或粉尘。

• 运输时间规划

• 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可以提高运输效率,确保中药材及时、安全地到达目的地。考虑运输距离、交通状况、天气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行程计划。例如,对于需要冷藏运输的中药材,要计算好运输时间,确保在药材变质之前到达;在遇到恶劣天气(如暴雨、暴雪)时,要提前调整运输计划,选择安全的路线或者暂停运输,等待天气好转。

4. 运输人员培训

• 中药材知识培训

• 运输人员需要了解中药材的基本知识,包括不同药材的特性、易受损情况等。例如,知道人参是名贵中药材,质地较脆,容易折断,在搬运和运输过程中就要格外小心;了解含有挥发油的药材(如薄荷、丁香)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挥发油散失,所以要注意控制运输环境的温度。

• 运输注意事项培训

• 对运输人员进行包装标识含义、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温湿度控制、防止颠簸的措施)等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明白“易碎”“防潮”“防晒”等标识的含义,并知道如何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操作。例如,看到“防潮”标识,就知道要避免中药材接触潮湿的环境,遇到下雨天要及时采取遮盖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