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莲
别名
鸡蛋果、受难果、巴西果、百香果、藤桃、热情果、转心莲、西洋鞠,转枝莲、洋酸茄花,时计草。
概述
西番莲(学名:Passiflora caerulea L.),为多年生常绿攀缘木质藤本植物,是一种芳香可口的水果,有“果汁之王”的美誉。又名鸡蛋果、受难果、巴西果、百香果、藤桃、热情果、转心莲、西洋鞠,转枝莲、洋酸茄花,时计草。西番莲茎圆柱形并微有棱角,无毛;叶纸质,基部心形,掌状5深裂,中间裂片卵状长圆形,两侧裂片略小,无毛、全缘;聚伞花序退化仅存1花,与卷须对生,花大,淡绿色;浆果卵圆球形至近圆球形,熟时橙黄色或黄色;种子多数,倒心形,长约5毫米。花期5-7月。据测定,西番莲果实含有超过135种以上的芳香物质,最适于加工成果汁,或与其它水果(如芒果、菠萝、番石榴、柑橙和苹果等)加工混配成混合果汁,可以显著地提高这些水果汁的口感与香味;可以做雪糕或其它食品的添加剂以增进香味,改进品质。原产于巴西,后来在南美、南非、东南亚各国、澳洲和南太平洋各地区都有种植。
产地分布
栽培于中国广西、江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时逸生。原产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常见栽培。
形态特征
草质藤本;茎圆柱形并微有棱角,无毛,略被白粉;叶纸质,长5-7厘米,宽6-8厘米,基部心形,掌状5深裂,中间裂片卵状长圆形,两侧裂片略小,无毛、全缘;叶柄长2-3厘米,中部有2-4(-6)细小腺体;托叶较大、肾形,抱茎、长达1.2厘米,边缘波状。聚伞花序退化仅存1花,与卷须对生。花大,淡绿色,直径大,6-8(-10)厘米;花梗长3-4厘米;苞片宽卵形,长3厘米,全缘;萼片5枚,长3-4.5厘米,外面淡绿色,内面绿白色、外面顶端具1角状附属器;花瓣5枚,淡绿色,与萼片近等长;外副花冠裂片3轮,丝状,外轮与中轮裂片,长达1-1.5厘米,顶端天蓝色,中部白色、下部紫红色,内轮裂片丝状,长1-2毫米,顶端具1紫红色头状体,下部淡绿色;内副花冠流苏状,裂片紫红色,其下具1密腺环;具花盘,高约1-2毫米;雌雄蕊柄长8-10毫米;雄蕊5枚,花丝分离,长约1厘米、扁平;花药长圆形,长约1.3厘米;子房卵圆球形;花柱3枚,分离,紫红色,长约1.6厘米;柱头肾形。浆果卵圆球形至近圆球形,长约6厘米,熟时橙黄色或黄色;种子多数,倒心形,长约5毫米。花期5-7月。
生长习性
西番莲属热带、亚热带水果,喜光、向阳及温暖的气候环境。西番莲的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房前屋后、山地、路边均可种植,但以富含有机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向阳园地生长最佳,忌积水,不耐旱,应保持土壤湿润。
采收加工
夏、秋季地上部生长茂盛时采全草,晒干。
性味功能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
除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感冒头痛;鼻塞流涕;风湿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失眼;下痢;骨折。
化学成份
含白杨素(chrysin)、苯并二氮杂(艹卓)类化合物(benzodiazepinelikecompds),新西兰鸡蛋果氰甙B-4-硫酸酯(tetraphyllinB-4-sulfate),叶含类黄酮甙(flavonoidglycosi-des),二酚黄硐色素(diphenolicflavonepigments),一酚共同酮甙(monophenolicfoavonosides),全草含芹菜素和木犀草素的C-葡萄糖衍生物(C-glrivsofapigeninandluteolin),其中有牡荆素(vitexin),导荭草素(isoorientin),芹菜素-8-C-双葡萄糖甙(apigenin-8-C-diglucoside)。还含类脂lipid) ,花和果穗中含焦性儿茶酚(pyrocatechol),没食子酸(gallic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肉豆蔻酸(myristecaced)谷甾醇(sitosterol),葡萄糖(glucose)等。
种植技术
(一) 繁殖方法
西番莲可通过种子、压条和扦插繁殖。由于果实种子多,发芽率高,生产上多采用种子繁殖。
种子
种子繁殖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春、秋季播种为佳。一般选长势健壮、无病虫害、高产稳产的植株作为母株,采果形端正、稍重、完全成熟的果实,取出种子,洗去残渣后晾干即可播种。播时1公斤种子用多菌灵10-20克拌种20分钟左右,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盖一层薄草,淋足水。播后应据天气情况浇水,晴天每天早晚喷水一次,约半个月后开始出土。当出苗达80%以上时,应及时追肥,可用稀水肥或稀尿素液泼浇以培育壮苗,待幼苗长出4片真叶时移栽。
压条
压条繁殖是无性繁殖的一种,以春季2-3月为宜,是把母株上的枝条压入土中或用泥土等物包裹,形成不定根,然后再将不定根以上的枝条与母株分离,形成一株独立新植株的繁殖方法。压条时,为了中断来自叶和枝条上端的有机物如糖、生长素和其他物质向下输导,使这些物质积聚在处理的上部,供生根时利用,可进行环状剥皮。这种方法简单,生长快,成苗时间短。
扦插
采用扦插育苗的繁殖的方法。扦插时间以春季2-3月为宜,也可秋插。选用生长健壮、成熟的一年生枝蔓作扦插材料,将插条剪成具2-3个节,长约10厘米-15厘米,下端切口在节位下1厘米,上端切口离节位3厘米,带1片全叶的插条。插条剪切好后,用Abr生根粉25毫克/千克水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扦插在口径8厘米x高12厘米的营养袋内培育,营养土以50%细黄土、50%腐殖土为佳,扦插深度达插穗长的2/3,插后把营养袋排放在苗床上并立即浇水,第一次浇水必须浇透,以后视天气情况浇水保持湿润。苗床宽1.0米-1.2米,长度随地形而定,用竹片搭成弓型支架,盖上遮荫度50%的遮阳网,30天后成苗率可达85%以上。扦插到出圃约需3-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