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檀子
别名
中文名:苦檀子
拉丁学名: MillettiapachycarpaBenth.
别名:
土大风子、苦蚕子、冲天子、猪腰子、日头鸡。
概述
别名苦蚕子、冲天子,豆科鸡血藤属植物。味苦、辛,性热,大毒,主治攻毒止痛,消积杀虫。主治疥癣疮癞,痧气腹痛,小儿疳积。
产地分布
分布于福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攀援灌木,茎粗大。枝干圆柱形,幼枝时有疏绒毛。叶互生,具长柄,奇数羽状复叶,长30-50cm;小叶13-17,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4-16cm,宽3-4cm,先端钝,基部略圆形,上面无毛,有光,下面被锈黄色绢毛。圆锥花序腋生,长15-30cm,总花梗较叶柄长;花2-5朵簇生于序轴
的节上;苞片卵圆形,少毛;萼钟形,5齿裂,裂片三角形,浅绿色,有短茸毛;花冠蝶形,花5瓣,紫红色,雄蕊10,单体,上部分离;雌蕊1,线形,花柱弯曲,柱头圆形。荚果厚,木质,卵球形或矩圆形,长至23cm,黄灰绿色,并有斑点,膨胀。种子1-5颗,肾形,长4cm红棕色至黑褐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态环境
生于溪边、疏林下及灌木丛中。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皮,将种子晒干。
性味功能
性味归经
苦、辛,凉。有大毒。
功能主治
散瘀消肿。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备注:因本品毒性较大,常作外用,口服宜慎。中毒症状:呕叶,腹痛,眩爱,粘膜于燥,呼吸迫促,神志不清,对神经先兴奋后麻痹。解救方法:早期可考虑洗胃,给润滑保护剂,补充液体等对症治疗。但云南思茅曾用本品根2~3钱捣烂取汁水冲服,治疗急性胃肠炎,效果满意,有条件在严格观察下
方可试用。
注意:有毒,内服宜慎。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干燥种子,扁圆而略呈肾形;着生在荚果两端的种子,一面圆形,另一面平截;居于荚果中间的种子,两面均平载:长约4厘米,厚约3厘米。表面红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泽,或带有灰白色的薄膜。脐点位于中腰陷凹处。子叶2片,肥厚,角质样,易纵裂;近脐点周围有不规则的突起,使子叶纵裂而不平气微,味淡而后带审透性的麻感。以皮红褐色、个大、无虫蛀者为好.
粉末特征
棕红色。①石细胞多成群,呈长方形、类圆形、三角形或方形,直径10-80um,有的胞腔内含红棕色色素;少数含草酸钙棱晶。②纤维成束,纹孔及胞腔不明显,纤维束周围的细胞束含草酸钙棱晶形成晶鞘纤维。③内含红棕色树脂状色素的分泌细胞众多,排列成条状或不规则块状。④导管碎片主要为具缘纹孔。⑤木栓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有长圆状纹孔。⑥木薄壁细胞纹孔细密。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细粉2g,用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浸育状,加入浸膏重3倍量的硅胶(青岛海洋化工厂,60目)拌匀后室温晾干(或烤干),装入短柱中用氯仿洗脱至洗脱液几乎无色,后改用氯仿一甲醇(8:2)洗脱。两种洗脱液分别浓缩至干,供点样用。以芒柄花素和原儿茶酸为对照品。同点子硅胶G高效薄层预制板上,以氯仿一甲醇(9:1)为展开剂。展距10cm。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洗脱液的斑点与芒柄花素和原儿茶酸的位置相应者显暗紫色荧光斑点。
种植技术
1.气候士壤以低山地区的溪沟两旁和林边,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坡地为宜
2.种植一般以压条繁殖为主。四川地区在冬季落叶后,把母株较长的茎藤分枝,分别绕成直径约30cm的圈,每枝1圈,在株旁开穴,把圈斜放穴里,然后盖土压紧,使半圈埋入士里,半圈露在地面以利在土中的一半能够生根,露出地面的一半能够长出新的枝条。至来年冬季将所压枝条挖起,按照根的生长情况,将其剪断,使成单株。然后在选好的土地上,按株行距1-1.4米开穴,穴要深大,以能把新株茎藤栽入2/3长较好。栽后覆士打紧,并适当浇水。
3.田间管理在林边成片栽培的第1、2年内,适当中耕除草,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