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子

2024-12-19 16:21:50 内容管理员 5

别名
诃黎勒、诃黎、随风子等。
概述
诃子为我国较常用中药材,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应用历史。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或绒毛诃子(T.chebulaRetz.var .
tomentella 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幼果亦做药用,商品称西青果,又称藏青果。
诃子原名诃黎勒,始载于唐代《唐本草》,记有:"树似木 ,花白,子形似栀子,青黄色.味苦、温,无毒,主冷气心腹胀满下宿物"。《本草图经》载:"诃黎勒生高爱州,今岭南皆有,而广州最盛,七、八月实熟时六路者佳"。《本草纲目》记述 :"诃子来源于波斯舶上,"即从船上由国外运来
《岭南异物志》载:"广州有四五十株,子极小,而味不涩皆是六路"。六路即六棱也。《雷公炮炙论》:"凡使勿用毗黎勒、罨犁勒、榔精勒、杂路勒。若诃黎,纹只有六路;或多或少是杂路勒。毗黎勒个个毗;杂路勒皆园露文;或八路至十三路,号曰榔精勒 ,多涩不入用。"《药性论》载:"味苦、甘。
通利津液,止水道,黑影发。"《海药本草》载:"味酸涩、温,治赤白诸痢及呕吐咳嗽,并宜使等,其主嗽,肉炙治眼涩痛。"《日华子本草》载:"消食开胃,崩中带下,怀孕未足月,胎动欲生,胀闷气喘,,并患痢人后分急痛,产后阴痛和蜡烧熏及煎汤熏洗。"《本草通玄》载:"生用则能清金行气,煨用
则暖胃固肠。"《蛮书》载:"诃黎勒产永昌,往东南行半天余。"指今云南省保山、昌宁、施甸。
产地分布
诃子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主产于云南永德、龙陵、镇康、施甸、昌宁、耿马、双江、保山、沪水、潞西、瑞丽、凤庆、景东;广东广州市郊及增城县。广西南宁市邕县亦有少量家种。
绒毛诃子主要分布云南永德、镇康、龙陵、瑞金。习用品:毛诃子及银叶诃子分布于云南。
形态特征
1、诃子 为落叶乔木,高18-30米。树皮灰黑色至灰白色,粗裂而厚,枝近无毛,皮孔细长,明显,白色或淡黄色;幼枝黄褐,被柔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粗状,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先端短尖,基部钝圆或楔形,偏斜,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密被细瘤点。腋生或顶生穗状花,组成圆锥花序,花全为两性;雄蕊10,高出萼外;子房圆柱状,被毛;花柱长而粗。核果卵形或椭圆形,表面粗糙,无毛,干后通常有钝棱5条,鲜时不明显。

2、绒毛诃子 与诃子的主要区别:楂株的枝叶、花序及子房均密被曰色柔毛;柔毛在老时脱落殆尽,苞片长过于花;萼外无毛;花序及花较密集;果实较小,被毛。

习用品:银叶诃子(T.argyrophylla Pottinger et Prain)和诃子的主要区别:银叶诃子幼枝及叶两面密被银色伏毛,老时不脱;叶卵状至矩圆状披针形,顶端钝至渐尖;果长卵形,顶端渐尖。毛诃子[T.bellirica(Gaertn.)Roxb.]与诃子的主要区别:枝灰色,具纵纹,小枝幼叶及叶柄基部常具锈色绒毛。叶螺旋状集生枝顶,穗状花序腋生,常集成伞房状,密被红褐色的丝状毛,上部为雄花基部为两性;核果卵形,被锈色绒毛。

生态环境

诃子生长于亚热带地区,海拔500-2000米,温暖、向阳、丘陵坡地的稀疏林缘中,多在质地疏松的土壤上生长。

生物学特性

诃子喜温暖、湿润,能耐旱、耐寒。幼草怕强光直射。生长发育期要求年平均气温17-23℃℃,极端最高气温36℃,≥10℃积温为6200-8200℃℃;全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左右;年降水量900-1500毫米无霜期280天。

隔年种子出苗率低,鲜种经催芽处理,出苗率可达90%左右,一般2、3月催芽播种,10天左右出苗。实生苗栽植后8-9年开花结果,管理好的5-6年亦能开花结果;用嫁接苗栽植的生长3-4年开花结果。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长习性

诃子喜温暖、湿润,能耐早、耐寒。幼草怕强光直射,

生长周期

实生苗栽植后8-9年开花结果,管理好的5-6年亦能开花结果;用嫁接苗栽植的生长3-4年开花结果。

采收加工

1、采收 一般于秋末冬初选晴天采收。

2、加工 采摘的果实,摊放于晒场上晒干,注意勤翻、轻翻、忌雨水淋湿,以免果实发黑、发毒。

当果肉晒至干缩起皱,摇之具响声为止。或置于沸水中,烫5分钟左右取出晒干。晒时不宜翻动,以防颜色变黑,不光润,影响质量。摘或拾取被风吹落的幼果,经蒸熟后晒干,商品称"西青果"。

贮藏养护

诃子用麻袋包装,每件40-50公斤,置阴凉干燥处贮存,温度30℃,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0-12%。

本品受潮易生毒,偶见虫蛀。吸潮品返软,有的出现毒斑。危害的仓虫发现有黑皮蠹。储藏期间保持环境干燥、清洁通风、透气。密封保藏或充氨降氧养护。

形状规格

诃子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4厘米,直径1.3-2.5厘米。表面黄棕色,略具光泽,有5条明显的纵棱线,纵棱线之间有1-2条明显或不明显的纵向凸起,并可见有细密的横向纹理,基部有圆形的梗痕,果肉厚0.2-0.4厘米,黄棕色或黄褐色。果核长1.5-2.5厘米,直径0.8-1.5厘米,淡黄色,粗糙,坚硬,种子狭长纺缍形,长约1厘米,直径0.2-0.4厘米,种皮棕黄色,子叶2,白色,相互重叠卷旋。无臭,味酸涩而后甜。

西青果呈长卵形,略扁,有的稍弯曲,长1.5-3厘米,直径0.5-1.2厘米。表面黑褐色,具明显纵皱纹,质坚硬,断面褐色,有胶质样光泽,核不明显者为佳。

规格标准:

统货,不分等级规格。以身干,黄绿色,微皱,有光泽,质坚体重,肉厚者为佳。

西青果,以身干,个匀,质坚实,黑绿色,断面无空心,有光泽者为佳。

性味功能

诃子味苦、酸、涩,性平。归肺、大肠经。具有涩肠敛肺,降火利咽功能。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

西青果具有清肺热解毒,生津液,开胃下气的功能。用于肺经温邪热毒,咽喉痛,烦渴,腹泻等。

主要成分:

鞣质、奎宁酸、番泻甙、诃子素、维生素等。树皮含β-谷甾鞣质、鞣花酸、没食子酸等。

主要药理作用:

其水煎剂可抑制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白喉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对平滑肌有罂粟碱样的解痉作用;从干果中用80%乙醇提得的诃子素做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为550毫克/公斤;具有致泻、收敛、驱虫等作用。

真伪鉴别

粉末特征 有木化厚壁细胞碎片和石细胞,环纹导管及孔纹导管。薄壁细胞碎片,有时含有油滴树脂或草酸钙簇晶,并有油滴和草酸钙簇晶散在。

理化鉴别:

化学定性 取粉末3g,加水30ml,浸泡3小时,滤过。取滤液2m,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发生深蓝色沉淀。另取滤液2ml,加明胶试液1滴,发生白色沉淀。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育苗地宜选向阳,排水良好,近水源的砂质壤土、森林灰化土以及冲积土。拣尽石块及杂草,深翻耙细后作畦,畦宽、长视地形而定。畦面表土层加沙混合均匀,待用。移植地宜选向阳的疏林山坡、丘陵、房前屋后,园边地头。土壤以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腐殖质土、森林灰化土、冲积土为好。选地后,要铲除周围杂草,挖穴,穴视苗的大小而定,一般宽40-50厘米,深30-40厘米左右,穴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

(二)种植方法

1、有性繁殖 选种:诃子品种较多,果实形状大小差异较大。广东分大诃子及小诃子(又称玉诃)。大诃子果实呈椭圆形,五棱明显,果大,肉薄;小诃子果实呈卵圆形,棱不明显,果小,肉厚质量较好,可作种用。云南诃子商品分长果形和圆果形。长果形干果皮皱缩,呈5-6棱,质量较好,多从

该种母株选作种用。选长势健壮,产量高,质量好,树龄20年左右,于冬季采摘粒大饱满,充分成熟的黄色果实作种。除去果肉,用快刀轻轻从种壳中部斩开,取出种仁,略芽。催芽:选向阳、高燥平坦近水源处,底部平铺清洁砂,把种仁均匀地放在沙面上,盖一层细沙,再放一层种仁,如此放5-8层,顶层盖细沙4-5厘米,淋水至砂层全部湿透,然后覆盖塑料薄膜。2-3月催芽约5、6天左右即可发芽。发芽率一般60-80%左右。温度越高,发芽越快。待有大量种子发芽时即可。

播种:点播。畦上开沟,按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放1粒种子,覆土3-4厘米,然后用稻草覆盖畦面以保持湿润,以利于发芽。在旱季注意遮荫,勤浇水,保持苗床湿润。播种后约10天左右便陆续出苗。每亩可育苗6-7千株。

定植:育苗2-3年,苗高1米左右时,按行距10-13米,进行定值。

采用种子繁殖,结果迟、产量低,质量差,生产上一般不采用。

2、无性繁殖 有嫁接和根蘗繁殖两种。产区以嫁接为主。嫁接用的砧木为种子繁殖的实生亩,接穗为结果盛期树龄丰产母树的健壮枝条。嫁接方法有楔接(又称枝接)和芽接。接:在定植3年左右的幼树上,截粗10厘米的树杆,截面用快刀纵破10-15厘米深,把优良品种的接穗(粗1.5-3厘米)削成楔尖形(如V字形)插入纵破的裂缝内,使形成层稳合贴紧,用蜡把接口敷上,再用塑料薄膜包裹好,以确保成活。3-4月嫁接,大约30天左右即能愈合抽芽。

芽接:1年生的实行苗,高达1米左右即可进行。从优良品种的芽条上,削取鸭舌形的芽片,小心剥去木质部,在砧木上割开同形略大的皮层,剥开皮部,进行贴接,用塑料薄膜由下向上一环压一环地捆紧,注意勿压芽头,成活率可达86%左右。芽接苗生长迅速,2年生可高达3米左右

根蘗繁植:诃子砍伐后,从根部萌发出大量的新芽,利用这些新芽,可进行移栽,也可以让其自然繁殖生长。

(三)田间管理

1、搭棚 出亩后,应及时去掉覆盖草,搭设荫棚,荫蔽度保持在30%左右。

2、施肥、除草 苗高9厘米左右时,施稀薄的人粪尿水,浓度为1:5。以后每隔1-2个月施肥1次,浓度可逐渐增加。做到经常除草、松土,雨季时注意排水防涝。幼树期间,每年应施肥2-3次,以1:4的人粪尿与清水混合均匀,于树旁开沟浇施。成林结果于6-7月开花前施塘泥,或充分腐熟的猪、牛、羊粪等,以增加养分,促进开花结果。采果后再施1次肥,使其很快恢复长势。施肥结合除草。

3、修剪 从苗期开始,及时剪除茎部的侧枝,以利早日出围定植。定植后的幼树长到1.5米时需要打尖,修枝整形,使其长成矮化植株,以利于摘果。

病虫害防治:

棕胸金龟子(中华金龟子)是危害诃子主要書虫之一。幼虫咬食地下根系的表皮,成虫咬食诃子嫩稍和新叶,使整株秃顶或光杆。防治方法:成虫出土活动期,采用灯光诱杀或利用其假死性,摇树进行人工捕杀。

发展前景

诃子在国内有较好的市场。药用历史较久,不仅配方上应用,而且又是生产中成药的原料之一;除药用外,又是保健食品和工业制革的原料。诃子果脯保健食品,其味酸甜,清香可口,药食兼用,颇受市场欢迎。诃子果皮含鞣质,是制革的理想原料,用果皮浸制的厚革,比用烤胶制革柔软度要好。树干还是优质的建筑用材。

诃子生产潜力较大。在我国云南、广东适种地区较多,易于生长,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均可,生产成本不大,花工不多,群众乐意种植,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当,很有发展前景。诃子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产量下降;采收与加工技术陈旧落后,商品质量难以保证;人工种植发展缓慢。因此,应加强宣传工作,采取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加强科研工作,改进采收方法和加工技术,以保证商品质量;要及时总结和推广现有的栽培技术成果,结合造林,扩大种植。

60年代至80年代生产情况:

诃子商品来源于野生资源,建国前,依靠进口解决市场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列为三类品种,由市场调节产销。50年代在云南发现诃子资源,开发利用后,产量逐年上升,满足了国内药用需要,从根本上扭转了靠进口的被动局面。30多年来诃子的生产、收购出现过几次起落,商品供应有紧有余,起伏增长。属可以满足需要的品种。

50年代中期。当时,群众对诃子的用途、经济价值认识不够,同时又缺乏加工技术,在使用上多受习惯势力的影响,国产诃子销路不畅所以诃子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多,收购量一直徘徊在5-10万公斤左右,国内市场供应比较紧张,从60年代开始,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诃子资源,以缓解市场供应。产区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通过调查研究,制订了合理的收购价格;产季到来之前,广泛地发动和组织群众适时采收;传授采收加工技术等,诃子产量迅速增加。1961年收购量达40万公斤,创历史收购较高水平。但由于市场吸收量的限制,产大于销商品库存增加,影响了经营企业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面临这种情况,药材主管部门采取了控制措施,调整收购计划;缩小收购地区,严格制定了规格质量标准,使诃子产量迅速回落,跌入了低谷。1963年仅收购4.1万公斤,比1961年下降了87%。与此同时由于资源保护措施跟不上,毁林开荒十分突出,致使诃子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从此诃子产量一直下跌,1967年收购量为5300多公斤,成为诃子资源开发利用以来的最低水平,国内诃子供应又一次出现了紧张脱销的被动局面。1967-1983年的15年间,尽管采取了一定的资源保护措施,但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诃子更新、恢复困难,产量处于徘徊状态。1970年收购量为12万公斤;1979年14万公斤,均未恢复到历史较好水平,市场供应仍明显不足。

药典标准

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或绒毛诃子飞ermminalia chebulaRetz.var. tomente/la 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为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4cm,直径2~2.5cm。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略具光泽,有5~6条纵棱线和不规则的皱纹,基部有圆形果梗痕。质坚实。果肉厚0.2~0.4cm,黄棕色或黄福色。果核长1.5~2.5cm,直径1~1.5cm,浅黄色,粗糙,坚硬。种子狭长纺锤形,长约1cm,直径0.2~0.4cm,种皮黄棕色,子叶2,白色,相互重叠卷旋。气微,味酸涩后甜。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白色或黄褐色。

诃子 纤维淡黄色,成束,纵横交错排列或与石细胞、木化厚壁细胞相连结。石细胞类方形、类多角形或呈纤维状,直径14~40um,长至130um,壁厚,孔沟细密;胞腔内偶见草酸钙方晶和砂晶。木化厚壁细胞淡黄色或无色,呈长方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有的一端膨大成靴状;细胞壁上纹孔密集;有的含草酸钙簇晶或砂晶。草酸钙簇晶直径5~40um,单个散在或成行排列于细胞中。绒毛诃子 非腺毛,2~3细胞,含黄棕色分泌物。

(2)取本品(去核)粉末0.5g,加无水乙醇30m,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5ml溶解,通过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5g,内径为2cm),用稀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水5ml溶解后通过C18(300mg)固相萃取小柱,用30%甲醇10ml洗脱,弃去30%甲醇液,再用甲醇10ml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1m|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诃子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名4u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冰醋酸-水(12:10:0.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5.0%(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30.0%

饮片

【炮制】诃子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打碎。

【性状】同药材。

诃子肉取净诃子,稍浸,闷润,去核,干燥。

【性状】本品呈全裂或半裂开的扁长梭形、扁长圆形或扁卵圆形、横断裂开的锥形或不规则块状。外表面棕色、黄褐色或暗棕褐色。内表面暗棕色、暗黄褐色或暗棕褐色,粗糙凹凸不平。质坚脆可碎断。气微,味微酸、涩后甜。

【性味与归经】苦、酸、涩,平。归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硃阅<e normal_emoji=1030>悼岂顺痛壷悠音哑。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 置干燥处。

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或绒手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var.tomentella 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为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4cm,直径2~2.5cm。表面黄棕色或暗标色,略具光泽有5~6条纵棱线和不规则的皱纹,基部有圆形果梗痕。质坚实。果肉厚0.2~0.4cm,黄棕色或黄褐色。果核长1.5~2.5cm,直径1~1.5cm,浅黄色,粗糙,坚硬。种子狭长纺锤形,长约1cm,直径0.2~0.4cm,种皮黄棕色,子叶2,白色,相互重叠卷旋。气微,味酸后甜。

【鉴别】(1)本品粉末黄白色或黄褐色。诃子纤维黄色,成束,纵横交错排列或与石细胞、木化厚壁细胞相连结。石细胞类方形、类多角形或呈纤维状,直径14~40um,长至130um,壁厚,孔沟细密;胞腔内偶见草酸钙方品和砂晶。木化厚壁细胞淡黄色或无色,呈长方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有的一端膨大成靴状;细胞壁上纹孔密集;有的含草酸钙簇晶或砂晶。草酸钙簇晶直径5~40um,单个散在或成行排列于细胞中。绒毛诃子非腺毛,2~3细胞,含黄棕色分泌物。

(2)取本品(去核)粉末0.59,加无水乙醇30m,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5ml溶解,通过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5g,内径为2cm),用稀乙醇50ml脱,收集洗脱液,干,残渣用水5ml溶解后通过C18(300mg)固相萃取小柱,用30%甲醇10ml洗脱,弃去30%甲醇液,再用甲醇1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诃子对照药材(去核)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u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冰醋酸-水(12:10:0.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 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5.0%(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30.0%。

饮片

【炮制】诃子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打碎。

诃子肉 取净诃子,稍浸,闷润,去核,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酸、涩,平。归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咽痛音哑。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