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赤芝、木灵芝、菌灵芝、红芝、万年蕈等。古称瑞草。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全年采收,除去杂质,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养基质的下端菌柄,阴干或在40-50℃烘干。
灵芝孢子粉是灵芝发育后期弹射释放出的种子,生物学上称担孢子,集中起来后呈粉末状,通称灵芝孢子粉,它的利用和研究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灵芝孢子粉在自然环境下收集非常困难,大约出产100公斤椴木灵芝才能收集1公斤孢子粉,每个孢子直径只有5-8微米,孢子内含有比灵芝更丰富的多糖肽、腺嘌呤核苷、蛋白质、酶类、硒元素等特殊成分,灵芝孢子粉在增强免疫,抑制肿瘤的药效方面远远超过其母体灵芝。
灵芝与灵芝孢子粉均含有灵芝多糖、三萜类灵芝酸、腺苷、灵芝总碱、纤维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锗、硒等。
产地分布
生于阔叶树树桩或倒木上。赤芝几乎分布于全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各地均有栽培;紫芝分布于河北、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
形态特征
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构成。菌丝无色透明、有分隔、分支,白色或褐色,直径1-3微米。菌丝体呈白色绒毛状。子实体由菌盖、菌柄和子实层组成。菌盖半圆形或肾形,4-12厘米x3-20厘米,厚0.5-2厘米,木栓质,黄色,渐变为红褐色,皮壳有光泽,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菌柄侧生,罕偏生,深红棕色或紫褐色。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菌管长达0.2-1厘米,近白色,后变浅褐色。管口初期白色,后期呈褐色。孢子红褐色,卵形,一端平截,外孢壁光滑,内孢壁粗糙,中央含1个大油滴。
1、赤芝 Ganodermalucidum(Leyss.ex Fr.) Karst.
子实体有菌柄,菌柄侧生或偏生于菌盖的一侧,近圆柱形,红褐色至紫褐色,具皮壳,硬而有漆样光泽;菌盖栓质,肾形或半圆形,罕近圆形,宽12-20cm,厚可达2cm;盖面皮壳状,红褐色,具漆样光泽,有同心环棱和辐射状皱纹,边缘平截。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菌管单层,管口面乳白色,触后变为血红或紫红色,管口圆形。子宽椭圆形,一端平截,双层壁,内壁有小刺,褐色,外壁光滑,无色,9-12x6-7μm。
2、紫芝 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
子实体有柄。菌盖半圆形,近圆形至近匙形,皮壳坚硬;盖面紫黑色或紫褐色,具漆样光泽,具同心环纹和纵皱。菌柄侧生,圆柱形或略扁平,与菌盖同色。菌肉褐色至深褐色。孢子卵形,顶端平截,双层壁,内壁有小刺,夕壁平滑,9.5-13.8x6.9-8.7μm。
生态环境
野芝在忽冷忽热、风吹雨打的户外成长,品质极不稳定,而且易遭动物啃食、虫蛀发霉。人工灵芝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发育成熟,同一批采收的货色,品质、成分相差不大。
生物学特性
1、生活史灵芝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为:担孢子
灵芝整个生长发充过程为:
担孢子 >适宜条件>单核菌丝 锁状联合双核菌丝特化 聚集密结 子实体成熟,弹射担孢子。
从担孢子到担孢子的发育过程,即灵芝的生活史。
2、灵芝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
(1)营养灵芝既是一种腐生菌,也是兼性寄生菌。灵芝对木质素、纤维素等物质有较强的分解与吸收能力,适应性较广,大多数阔叶树及木屑、树叶、农作物秸秆、棉籽皮、玉米芯等,配加适量的麦麸或糠麸都可以作为培养基的原料。
(2)温度灵芝属高温性菌类,在15-35℃之间均能生长,适温为25-30℃。子实体在10-32℃的范围内均能生长,但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28℃。低于25℃,子实体生长缓慢,皮壳色泽也差;高于35℃,子实体会死亡。
(3)湿度灵芝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菌丝生长期,要求培养基含水量为55%-60%,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子实体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0%-95%。如果低于80%,子实体会生长不良,菌盖边缘的幼嫩生长点将会变成暗灰色或暗褐色。
(4)空气灵芝是好气性真菌,它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新鲜的空气。尤其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对二氧化碳更为敏感。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至0.1%时,子实体就不能开伞,长成鹿角状分枝,含量达1%时,子实体发育极不正常,无任何组织分化,形成畸形。
(5)光照灵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线非常敏感,光线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无光黑暗条件生长速度最快,当照度增加到3000勒克斯时,生长速度只有全黑暗条件下的一半。子实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光照,在1500-5000勒克斯,菌柄、菌盖生长迅速,粗壮,盖厚。
(6)酸碱度灵芝喜欢在偏酸性的环境中生活,要求pH范围在3-7.5,最适宜的pH为5-6。
生长习性
灵芝属高温性菌类,在15-35℃之间均能生长,适温为25-30℃。喜在偏酸性的环境中生活,生长期需要较高的湿度。灵芝是好气性真菌,它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新鲜的空气。灵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线非常敏感,光线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无光黑暗条件生长速度最快,当照度增加到3000勒克斯时,生长速度只有全黑暗条件下的一半。
生长周期
家种品一年;野生品一年或多年生。
年需求量:约2000吨。
采收加工
无全年可采,除去泥沙。阴干或晒干。灵芝是一年生植物,超过生长期便会木质化,而使有效成分愈来愈少。野芝很可能已过生长期才被发现采收;而栽培灵芝生长期短,可以有效成分累积最多最好的时期收成。
炮制:
当菌盖四周白色生长圈消失,整个菌盖呈红褐色,出现咖啡色粉末状孢子时,即可摘下子实体。一般从接种至采收约需50-60天,采后置竹帘上晒干,也可低温烘干。若要收孢子粉可以采用套袋法或架子闭封法收集,然后再摘取子实体。
贮藏养护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性味功能
味淡,性温。安神健胃,补益气血。主治:用于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久病体虚及冠心病、
高血脂症、慢性气管炎、肝炎,白细胞减少症等。水煎服或入丸服。
化学成分:
赤芝中含有三萜类化合物灵芝酸A、B、CI、C2、DI、D2、EI、E2、F、G、H、I、J、T、U、V、W、X、Y、Z,赤芝酸A、B、C、DI、D2、EI、E2、F,灵赤酸A、B、C等,还含有氨基酸、多肽、水溶性蛋白质、酸性蛋白酶、真菌溶菌酶等含氮物质,以及糖类、麦角甾醇、香豆精甾、挥发油、硬脂酸,苯甲酸等,含四种相似的灵芝多糖BN3CI-BN3C4;孢子中含甘露醇,海藻糖和梗脂酸。紫芝含麦角舀醇、有机酸(顺蓖麻酸,延胡索酸等)、氨基葡萄糖、树脂、甘露醇等。
药理作用:
灵芝能增强巴比妥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具有一定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灵芝多糖BN3C能刺激T、B及附属细胞的增生并对抗环磷酰胺抑制小鼠产生脾细胞的作用;灵芝多糖还具有抗肿瘤及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及吞噬功能;家兔口服灵芝浸膏后,能增加血浆皮质醇含量。
药典标准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全年采收,除去杂质,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养基质的下端菌柄,阴干或在40~50℃烘干。
[性状] 赤芝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18cm,厚1~2cm。皮壳
坚硬,黄褐色至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而平截,常稍内卷。菌肉白色至淡棕色。菌柄圆柱形,侧生,少偏生,长7~15cm,直径1~3.5cm,红褐色至紫褐色,光亮。孢子细小,黄褐色。气微香,味苦涩。
紫芝 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肉锈褐色。菌柄长17~23cm。
栽培品 子实体较粗壮、肥厚,直径12~22cm,厚1.5~4cm。皮壳外常被有大量粉尘样的黄褐
色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