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节
别名
中文名:松节
英文名:Pine Nodular Branch.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别名:
黄松木节、油松节、松郎头。
概述
本品为松科松属植物油松、马尾松、赤松、云南松等枝干的结节。《本草图经》载:"方书言松为五粒,字当读为鬣,音之误也。言每五鬣为一叶,或有两鬣、七鬣者。松岁久则实繁,中原虽有,然不及塞上者佳好也。"《本草纲目》称:"松树,磊研修耸多节,其皮粗厚有鳞形,其叶后雕。二、三月抽蕤生花,长四、五寸,采其花蕊为松黄。结实状如猪心,叠成鳞砌,秋老则子长鳞裂。然叶有二针、三针、五针之别,三针者为栝子松,五针者为松子松。其子大如柏子,惟辽海及云南者,子大如巴豆可食,谓之海松子。"
产地分布
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1、油松;乔木,高达25m,胸围可达1m以上。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甲状裂,裂隙红褐色。枝轮生,小枝粗壮,淡橙黄色或灰黄色;冬芽宽椭圆形,先端尖,红褐色,叶针形,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cm,径约1.5mm,边缘有细齿,两面有气孔线;叶鞘初时淡褐色,渐变成暗灰色。雄球花圆柱形,长1.2-1.8cm,在新枝上聚生成穗状;雌球花序阔卵形,长7mm,紫色,着生于当年新枝上。球果卵形或圆卵形,长4-9cm,有短梗,向下弯垂,熟时淡黄色或褐黄色,宿存数年之久;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1.6-2cm,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菱形或菱状多角形,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尖刺。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淡褐色,有斑纹,连翅长1.5-1.8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2、马尾松;乔木,高达45cm。树皮红褐色,成不规则长块状裂。小枝常轮生,淡黄褐色,无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褐色,先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有长尖头。叶针形。2针一束,长12-30cm,细长而柔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cm,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顶端,淡紫红色。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梗,下垂,熟时栗褐色,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cm;鳞盾菱形,微隆起或平,鳞脐微凹,无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mm,连翅长2-2.7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2月。
3、赤松;乔木,高达30m,胸围达1.5m。树皮橘红色,不规则鳞片状脱落。一年生枝淡黄色或红黄色,微有白粉,无毛,冬芽长圆状卵圆形,暗红褐色,针叶2针一束,长5-12cm,径约1mm,先端微尖,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半圆形,树脂道约4-6个,边生。雄球花淡红黄色,圆筒形,5-12mm,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短穗状;雌球花淡红紫色,单生或2-3个聚生,一年生小球果的种鳞先端有短刺。球果熟时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种鳞张开,易脱落,有微隆起的横脊,鳞脐平或微凸起,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7mm,连翅长1.5-2m,种翅宽5-7mm。花期4月,果熟期翌年9-10月。
4、云南松;乔木,高达30cm,胸围1m。树皮灰褐色,不规则鳞片状深裂,易脱落。一年生枝粗壮,红褐色,二三年生小枝上苞片状鳞叶易脱落,露出褐色内皮;冬芽圆锥状卵形,红褐色,芽鳞披针形,先端散形,有白色丝状毛。针叶3针一束,稀2针一束,长10-30cm,径约1.2mm,柔软,稍下垂,横切面扇状三角形,树脂道4-5个,中生与边生并存,叶鞘宿存。球果圆锥状卵圆形,长5-11cm,梗长约5mm,熟时栗褐色呀黄褐色;鳞盾肥厚隆起,有横脊;鳞脐微凹或微隆起,有短刺。种子的卵圆状倒卵形,边翅长1.6-1.9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1月。
生态环境
1、油松生于海拔100-2600的山地。
2、马尾松生于海拔1500以下山地。
3、赤松生于温带沿海山地和平原。
4、云南松生于1000-2800m的山地林中。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采伐时或木器厂加工时锯取之,经过选择修整,晒干或阴干。
形状规格
1、油松呈扁圆节段状或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状,短粗细不一。表面黄棕色、灰棕色或红棕色,稍粗糙,有时带有棕色至黑棕色油脂斑,或有残存的栓皮。质坚硬而重。横断面木部淡棕色,心材色稍深,可见有同心环纹,有时可见散在棕色小孔状树脂道,显油性;髓部小,淡黄棕色,纵断面纹理直或斜,不均匀。有松节油香气,味微苦辛。
2、马尾松与油松相似。表面黄棕色、浅黄棕色或红棕色,纵断面纹理直或斜,较均匀。以体大、色红棕、油性足者为佳。
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功效。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脚痹痿软,跌打伤痛症状。
化学成分:含树脂酸、脂肪酸、单萜、倍半萜类等。
真伪鉴别
显微鉴别:
油松;横切面年轮宽0.4-0.5mm.早材管胞直径20-40μm,壁厚约1.7μm;晚材管胞直径9-27μm,壁厚约3.5μm。树脂道直径60-146μm。径向切面交叉场纹孔窗格状,1-3个,多为1个,木射线管胞内壁具锐锯齿。切向切面射线高1-13个细胞。马尾松;横切面年轮宽1.5-6mm.早材管胞直径30-95μm,壁厚约3μm;晚材管胞直径15-36μm,壁厚约7μm。树脂道直径可达200μm.径向切面交叉场纹孔窗格状,稀松木型,多1-2个,射线管胞内壁多钝浅锯齿。切向切面射线细胞1-24个。
药典标准
本品为松科植物油松Pinus tabulieformis Carr.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干燥瘤状节或分枝节。全年均可采收,锯取后阴干。
[性状]本品呈扁圆节段状或不规则的块状,长短粗细不一。外表面黄棕色、灰棕色或红棕色,有时带有棕色至黑棕色油斑,或有残存的栓皮。质坚硬。横截面木部淡棕色,心材色稍深,可见明显的年轮环纹,显油性;髓部小,淡黄棕色。纵断面具纵直或扭曲纹理。有松节油香气,味微苦辛。
[鉴别] (1) 本品粉末棕黄色。管胞常成束,多断裂,直径10~81μm,圆形具缘纹孔明显;具缘纹孔单列于管胞壁,直径近等于管胞直径。射线管胞壁锯齿状增厚,交叉场纹孔窗格状。树脂团块不规则,棕黄色或棕红色。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0.1ml,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a-松油醇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0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17:3)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挥发油照挥发油测定法(通则2204甲法)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40%(ml/g) 。a-蒎烯 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0.25μm) DB-5(交联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保持5分钟,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60℃,然后以每分钟70C的速率升温至300℃,保持10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320℃;分流比为5:1。理论板数按a-蒎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α-蒎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150W,频率50kHz,水温30℃以下)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p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α-蒎烯(C10H16)不得少于0.10%。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劈成薄片或小块。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薄片或块,大小不一。外表面黄棕色、灰棕色或红棕色。体较重,质坚硬。有松节油香气,味微苦辛。
[检查]水分不得过9.0%(通则0832第四法)。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2.0%。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入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跌打伤痛。
[用法与用量]9~15g。
[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