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锥菊
别名
紫锥花,紫锥菊,紫松果菊
概述
紫锥菊为菊科紫锥花属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紫松果菊,又名紫锥花,是一种菊科野生花卉,因头状花序很像松果而得名。它的形状与普通菊花有些相似,花朵较大,色彩艳丽,外形美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庭院、公园、街头绿地和街道绿化美化、节日摆花不可缺少的花卉品种之一,全国各地均有栽植。松果菊还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是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咳嗽、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一种草药。
产地分布
分布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善鄯等)。生于山坡、丘陵、平原,农田、荒地广布分布。苏联中亚和西伯利亚、蒙古,伊朗有分布。遍布青河、富蕴、阿勒泰、奇台、阜康、乌鲁木齐、玛纳斯、石河子、额敏、塔城、托里、克拉玛依、沙湾、奎屯、乌苏、精河、霍城、伊宁、察布查尔、特克斯、昭苏、伊吾、哈密、巴里坤、鄯善、吐鲁番、托克逊、和静、焉耆、库尔勒、尉犁、若羌、轮台、阿克苏等全疆各地。
北美、欧洲、俄罗斯、中亚地区、蒙古及我国西北其他省区、河北等地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150cm,全株具粗毛,茎直立。基生叶卵形或三角形,茎生叶卵状披针形,叶柄基部稍抱茎;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或数多聚生,花径达10cm,舌状花紫红色,管状花橙黄色,花期6-7月。
紫锥菊植株高度在60-120厘米之间,花茎挺拔,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花朵较大,花冠直径在8-13厘米之间,花型奇特有趣,中心部分突起呈球型,球上的管状花为橙黄色,外围是舌状花瓣,有红色的,粉红色的、复色的和白色的等;经过人工栽培,可在每年的5月、10月开花,花期1-2个月。松果菊种子10月下旬成熟,种子外皮较硬,为浅褐色。
生态环境
稍耐寒,喜生于温暖向阳处,喜肥沃、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种植技术
播种育苗
紫锥菊育苗的时间,有春播、夏播和秋播三种。下面我们就以秋季9月播种育苗为例,向您介绍松果菊育苗技术。
整地施肥:进行松果菊育苗时,先在选好的地块上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过的鸡粪、牛粪和圈肥等1500-2000千克。把肥料撒匀后,我们再将地块深翻30厘米左右,用耙子将地块整平耙细后,做成宽度为150-200厘米的畦。最后再用耙子将畦面耙细就可以播种了。
播种
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将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和消毒处理。将种子放入盆中,然后加入35-40摄氏度的温水,轻轻搅拌使所有种子浸泡在水中,2~3小时后,再把种子放入800-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15分钟左右的消毒处理。接下来把种子捞出来,均匀的摊放在报纸上,晾晒1一2个小时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播种方法:为松果菊育苗一般采用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时,我们先在盆中装上些细土,然后用手将种子与细土拌匀。接下来把种子均匀的撒在畦内,松果菊的种子较小,一般每亩撒播3-5千克就可以了。接下来,再用耙子搂盖一遍,最后浇一次透水。注意要用小水漫灌,以免将种子冲积在一起,发生出苗不均匀的现象。浇水后大约7-10天小苗就破土而出,15天后小苗就能出齐了。
苗期管理
浇水:松果菊幼苗前期需水量较少,一般不需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就行。当幼苗长有2-3片真叶时,开始浇水,一般每15一20天浇水一次,就能满足它的生长需要。苗期如遇连阴雨天,还要注意防洪排涝。
除草、间苗:随着松果菊幼苗的生长,杂草也会不断生长出来,为了防止杂草与幼苗争夺水分和养分,要及时进行除草。除草时为避免伤到幼苗的根,最好用手拔除,注意要连根拔起,防止杂草复生。我们在拔除杂草的同时,还要按照“去弱留强”的原则,对那些比较密集的幼苗进行间苗,间苗时,苗与苗之间留上2一4厘米的距离就可以了。
防寒越冬:进入11月北方地区气温偏低,需要对幼苗采取防寒措施,以确保安全越冬。具体方法是:入冬前先浇一次防冻水,浇水后2-3天内要加盖塑料布进行保温,一般情况下盖上这一层就可以了;如遇寒流时,应适当再加盖一些柴草或草苫进行保温。最后,用土压好覆盖物的边缘,防止被风吹起。等到来年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4月初就可以揭去覆盖了。
发展前景
药用
在美国和欧洲被广泛使用,被普遍认为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刺激人体内白细胞等免疫细胞活力,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
观赏
可作背景栽植或作花境、坡地材料,亦作切花。
盆栽松果菊:盆栽土需疏松肥沃的混合土或培养土。栽植时每盆视盆大小,可种3-5棵苗。在生长初期需摘心1次,促使分枝。栽培植株每年更新一次为好。浇水不宜过多,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时更要控制浇水。生长期间要追施稀释液肥,促使生长。花蕾形成时每周施肥1次,每次施肥后要洒清水,以免肥料沾在植株上。为了避雨,培育时一般在温室进行,要放在通风较好,向阳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0℃,炎热夏天需适当遮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