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蚂蚁

2025-01-03 16:15:32 内容管理员 7

别名

中文名:红蚂蚁

拉丁学名:Tetramorium sp.

别名:

法老蚁、小黄家蚁。

概述

红蚂蚁的工蚁体长3.2毫米左右,橙红至暗红色。腹部、触角柄节、各足腿节褐色。具有药用价值。红蚂蚁的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共8~10周。蚁后终生产卵。工蚁是做工的雌蚁;兵蚁较大,保卫蚁群。每年一定时期,许多种产生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雄蚁不久死去,受精的蚁后建立新巢。动、植物都吃。

产地分布

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形态特征

工蚁体长3.2毫米左右,橙红至暗红色。腹部、触角柄节、各足腿节褐色。体上直立毛简单,不形成三叉。头部(不包括上颚)长稍大于宽,近四方形,头顶及两侧具纵条纹,其间有短横纹。复眼小,卵圆形,黑色,位于头侧的中部,无单眼。触角12节,其上着生密毛,棒节3节,第一、二棒节等长,第三棒节为第二棒节的2倍,具触角沟。唇基具纵条纹,其后缘延伸于触角基部之间,中央具单纵脊。上颚具纵条纹,咀嚼缘具6齿,端部2齿较大,下颚须4节。胸部约与头(包括上颚)长相等,前胸前端较宽,前侧角显著,前、中、后胸背板具网状脊纹,前中胸背板沟不明显,中、后胸背板沟上方明显,两旁凹进,后胸背板狭而短,并胸腹节背面中部和后缘两侧具粗刺2对,位于中部者较长,中央具点刻。各足胫节上有一简单的距。腹部椭圆形,光滑,外露4节。腹柄具2结节,第一结节长大于宽,前端有柄,第二结节呈横卵圆形,宽稍大于长,比第一结节宽。

生长习性

肉食性或捕食性蚂蚁,而且是蚁科中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蚁巢一般都不大,最多只有几百多只个体。一般都不连群结伴找食物,而是单独找食物。但有些种类也会连群结伴进行捕猎。红蚂蚁是一种打架非常厉害的蚂蚁,但是它们很懒,不愿意寻找食物,不愿意养儿育女,就算食物在它旁边,它也不会去吃,它们的衣食住行都要靠仆人来替它们完成。为了达到它们的目的,它们就去抢邻居不同种类的蚂蚁,比如黑蚂蚁,把别人的蛹抢走,并运回自己的窝里。不久后,抢来的蛹蜕皮了,就成为了家中积极干活的仆人。

当炎热的6,7月份来临时,红蚂蚁就从家中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整个队伍有5米多长,盲目地搜索目标-一黑蚂蚁。一旦发现目标,领头的蚂蚁就停下来,其他的蚂蚁也大步赶上,证实情况属实后,就全体冲入黑蚂蚁的家,一场厮杀后,胜利归于红蚂蚁,它们用大颚咬住蛹,急忙回到家中。

红蚂蚁出征的远近取决于黑蚂蚁家的远近,它们出征的道路并不选择,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除了水路之外,它们都能穿过。但是它们回来的路是坚定不移的,无论出来时的路是多么弯曲,多么危险,它们都按原路回去。它们只认得原来的路。经实验证明,它们回家不是靠嗅觉,而是靠视觉认路的。蚂蚁从原路返回靠的是视力,可是这视力非常狭窄,光靠视力是不够的,蚂蚁还具有极强的记忆力。这记忆力能把印象保留到第二天乃至更久。这记忆力是极忠实的,因为它指引着队伍穿过各式各样高低不平的地面,走着跟前一天相同的路。(摘抄于《昆虫记》)

采收加工

把已被杀死的蚂蚁倒入堰篇上,拣出杂质,将蚂蚁尽快晒干,含水量不能超过8%,才能保持较长的贮藏期,以保证商品蚁的质量。

成品的标准应是无霉变,无农药污染,肢体完整,加工方法正确。成品包装一般可用内有塑料薄膜的编织袋包装。

性味功能

药用价值:

国内外对红蚂蚁的药理和免疫功能实验证明,红蚂蚁具有明显的抗炎、平喘、镇静、护肝、镇痛作用。尤其是对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缺锌引起的婴儿发育不良,中老年过早衰老症具有良好效果。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对人体免疫功能有适应原样双向调节作用,并对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食用红蚂蚁对强身壮骨、扶正祛邪、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性功能、健身、美容、抗衰老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此外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症、坐骨神经疼、恶性肿瘤、慢性肝炎、肺结核、阳痿、早泄、遗精、少白发、神经官能症、缺铁性贫血等均有较好疗效。

野生红蚂蚁主要功能:

(1)骨关节疾病: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痛;

(2)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后遗症、心绞痛、心肌炎、肮心痛;

(3)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哮喘、肺结核;

(4)泌尿系统疾病:肾炎、阳萎、早泄、性冷、前列腺炎;

(5)消化系统疾病: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胃病、消化不良、便秘、胆囊炎;

(6)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7)身体免疫疾病:红斑狼疮、硬质病、皮肌炎、结节性动脉炎;

(8)其它疾病:糖尿病、中晚期癌症、癌症术后、少白头、牙齿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