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楼

2025-01-09 11:20:44 内容管理员 8

别名

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灯台七、铁灯台、蚤休、白河车、枝花头、海螺七、螺丝七。

概述

本品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的泛称,以蚤休之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山阳川谷及冤句。”《新修本草》载:“今谓重楼者是也,一名重台,南人名草甘遂,苗似王孙、鬼臼等,有二三层,根如肥大菖蒲,细肌脆白。”《植物名实图考》谓:“江西、湖南山中多有,人家亦种之。”《本草图经》曰:“今河中、河阳、华、风、文州及江淮间也有之。"重楼属植物全世界共有24种,我国种类最多,拥有19种,其中西南各省区种类和资源极为丰富

[1]。常见的品种有华重楼、滇重楼和七叶一支花。药用的有华重楼、云南重楼、七叶一支花、狭叶重楼、长药隔重楼、海南重楼、凌云重楼、南重楼。

《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为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一Mazz.和七叶一枝花P.D 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Franch.)Hara的干燥根茎。本品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疮、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凉风抽搐等症[3]。近年来,随着研究 的深入,重楼的药用价值被日益重视。

产地分布

重楼主产于四川彭州小渔洞;宜宾柏溪镇,雅安宝兴县灵关镇,北川县,广元青川凉水镇,甘孜州海螺沟景区广安邻水县鼎屏镇,湖北十堰房县,云南大理、祥云县,安徽金寨燕子河镇。

形态特征

华重楼,多年生草本,高约50厘米。根状茎棕褐色,横走而肥厚,粗可达3厘米,表面粗糙具节,节上生纤维状须根。茎单一,直立,圆柱形,光滑无毛,基部常带紫红色。叶5-9,通常7片,轮生于茎顶,壮如伞,其上生花1朵,故称“七叶一枝花”;叶柄长1-3厘米,叶片纸质或膜质,窄卵形或倒披针形,长7-9厘米,宽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夏季开黄绿色花,花梗由茎顶抽出,不分枝,多少比叶长,花单独顶生;萼片5-6,叶状,卵状披针形;花瓣5-6,细线形,有时上部稍扩大,宽约1.5毫米,通常较短于花萼;雄蕊2轮,药隔突出部分窄于花药,长0.2-2毫米;子房具棱,顶部于花柱为紫色,其余部分为黄绿色;蒴果室背开裂。七叶一枝花:形似中华七叶一枝花,但叶短圆形或倒披针状矩圆形,基部圆形或罕为急尖;花瓣丝状,近顶端渐变尖,长等于或长于花萼的2倍,宽约1毫米。

生态环境

生于山地林下或路旁草丛的阴湿处。

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气候及阴湿环境。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好。粘重及低洼易积水之地,不宜种植。

生长习性

喜凉爽气候及阴湿环境。

生长周期

一年生。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但以秋季采挖为好。挖出根茎,除去根茎、泥土及须根,粗大者切成2-4块,晒干或烘干。

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贮藏养护

置阴原干燥处,防蛀。

形状规格

药材性状:

本品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12cm,直径1.0-4.5cm。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脱落处呈白色;密具层状凸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结节上具椭圆形凹陷茎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顶端具鳞叶及茎的残基。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棕色,粉性或角质。无臭,味微苦、麻。

形状规格:

根茎肉质,圆柱形,长4-7厘米,直径约1厘米,表面粗糙,褐色,节稍突出,节间紧密,顶端被有

膜质鳞片,一侧着生多数须根,密被白色绒毛。质硬而脆,断面白色。

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微寒,药味:苦,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作用。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

备注:1、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应用,治热毒疮疡;与鬼针草等同用,治毒蛇咬伤。2、用于癌肿,常与石见穿、半枝莲、夏枯草等药配伍应用。此外,本品尚可用于小儿高热惊风抽搐。

化学成分:

含多种甾体皂甙,为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和偏诺皂甙元(pennogenin)的二、三、四糖甙,另含β-蜕皮激素、胡萝卜甙等。

真伪鉴别

常见伪品:

1、拳参为蓼科植物拳参po-lygonumbistortaL的干燥根茎。在江、浙等少数地区混作重楼用。干燥根茎呈圆柱形,弯曲似大虾,长6-15cm,直径1-2.5cm,两端圆钝或稍细。表面紫褐色或紫黑色,稍粗糙,有较密集的环节及根痕,一面隆起,另一面较平坦或略具凹槽状,质坚而硬,不易折断,断面棕红色,有黄白的维管束细点,排列成断续环状。气微,味苦涩。

2、珠芽蓼为蓼科植物珠芽蓼polygonumviviparumL.的干燥根茎。分布于吉林、陕西、四川等地。根茎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的扁圆柱形,有时弯曲如虾状,长3-4cm,直径0.7-1.5cm。表面棕黑色,密具环节,质硬不易折断,断面近平坦,灰褐色或浅棕色,有15-20个维管束点排列成环状。

3、万年青(白河车)为百合科植物万年青RohdeajaponicaRoth的干燥根茎。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 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重楼皂苷I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40℃减压干燥2小时的重楼皂苷I对照品和重楼皂苷Ⅱ对照品适

量,用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4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重楼皂苷I(C51H82O2)和重楼皂苷Ⅱ(C44H70O16)的总量,不得少于0.80%。

鉴别:

1、本品粉末白色。淀粉粒甚多,类圆形、长椭圆形或肾形,直径3-18μm。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80-250μm。梯纹及网纹导管直径10-25um。

2.取本品细粉0.5g,加水3ml,浸渍10分钟后,剧烈振摇,发生持久性泡沫。

3.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醚20ml,置水浴上回流10分钟,滤过。滤液分为二份,挥干,一份加醋酐1ml 使溶解,加硫酸2滴,显黄色,渐变红色、紫色、青色、污绿色;另一份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加乙酰氯5滴与氯化锌少量,稍加热,显淡红色或紫红色。

药典标准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或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12cm,直径1.0~4.5cm。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脱落处呈白色;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结节上具椭圆形凹陷茎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顶端具鳞叶和茎的残基。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棕色,粉性或角质。气微,味微苦、麻。

[鉴别] (1) 本品粉末白色。淀粉粒甚多,类圆形、长椭圆形或肾形,直径3~18μm。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80~250μm。梯纹导管及网纹导管直径10~25μm。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重楼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及〔含量测定]项下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5:5:1)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8cm,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6.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通则2302)。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理论板数按重楼皂苷I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重楼皂苷I对照品、重楼皂苷Ⅱ对照品和重楼皂苷VII对照品适量,精密称

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4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

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

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重楼皂苷I(C44H70O16),重楼皂苷Ⅱ(C51H82O20)和重楼皂苷Ⅶ(C51H82O21)的总量不得少于0.60%。

饮片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性状]

本品为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片状。表面白色、黄白色或浅棕色,周边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粉性或角质。气微,味微苦、麻。

[鉴别][检查]

[含量测定]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用法与用量]

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