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健

2025-01-10 14:39:36 内容管理员 5

别名

一包针、千年见等。

概述

千年健是祛风湿,强筋骨,消肿止痛的要药之一。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Homalomena occulta(Lour.) Schott]的干燥根茎。千年健入药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首载于清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列为草部,并引《柑园小识》:"千年健,出交趾,近产于广西诸上郡。形如藤,长数尺,气极香烈,可入药酒。""壮筋骨,浸酒。治胃痛,酒磨服。"《广西梧州志》载:“千年健浸酒祛风延年。"《本草再新》记:"治痈痿疮疽,杀虫败毒,消肿排脓。"《本草正义》载:"千年健,今恒用之于宣通经络,祛风逐痹,颇有应验。盖气味皆厚,亦辛温走窜之作用也。"《饮片新参》载:“入血分,祛风湿痹痛,强筋骨,治肢节酸育。"所述形态,产地和药用与目前千年健产品情况相符。

产地分布

千年健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海南、四川亦有少量分布。主产于云南勐腊、景洪、勐海、河口、屏边、江城、金平、富宁、麻栗坡、马关;广西百色、龙州、凭祥、宁明、那坡、防城、武鸣、乐业、金秀、邕宁、崇左、西林、宾阳、上林、隆安;贵州安龙、开阳、纳雍;广东阳春、阳江、信宜;海南保亭、屯昌;四川苍溪。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粗1.5厘米,肉质根圆柱形,粗约3-4毫米,密被淡褐色短绒毛,须根稀少,纤维状。常具高30-50厘米的直立的地上茎。鳞叶线状披针形,长15-16厘米,基部宽2.5厘米,向上渐狭,锐尖。叶柄长25-40厘米,下部具宽3-5毫米的鞘;叶片膜质至纸质,箭状心形至心形,长15-30厘米,宽 (8-) 15-28厘米,有时更大,先端骤狭渐尖;I级侧脉7对,其中3-4对基出,向后裂片下倾而后弧曲上升,上部的斜伸,11、III级侧脉极多数,近平行,细弱。花序1-3,生鳞叶之腋,序柄短于叶柄,长10-15厘米。佛焰苞绿白色,长圆形至椭圆形,长5-6.5厘米,花前席卷成纺锤形,粗3-3.2厘米,盛花时上部略展开成短舟状,人为展平宽5-6厘米,具长约1厘米的喙。肉穗花序具短梗或否,长3-5厘米;雌花序长1-1.5厘米,粗4-5毫米;雄花序长2-3厘米,粗3-4毫米。子房长圆形,基部一侧具假雄蕊1枚,柱头盘状;子房3室,胚珠多数,着生于中轴胎座上。种子褐色,长圆形。花期7-9月。本种形态上变异很大,茎匍匐或直立;叶片箭状心形至心形,长15-30厘米;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短或稍长;子房基部一侧具棒头状假雄蕊1枚。

生态环境

千年健喜温暖、湿润、郁闭,怕寒冷、干旱和强光直射,是比较典型的喜阴植物。一般在年平均气温22℃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郁闭度在70%-90%。土壤含水量在30%~40%的肥沃砂壤上生长良好。能耐0℃左右短时低温。过于干旱,植株易枯萎死亡。在强光下植物生长缓慢,叶子变黄,甚至发生灼伤现象。

千年健生长缓慢,在生长期间随地上茎的增高,根茎也增长和增粗,并不断从根茎节上抽出新芽,长出新的分株,形成植株丛。一年四季都可抽芽形成新的分株,营养生长期抽芽成株多,花期抽芽成株少。

生于海拔80~1100m的沟谷密林下、笔林和山坡灌丛中。竹林和山坡灌丛中。

生物学特性

千年健喜温暖、湿润、荫蔽,怕寒冷、干旱和强光直射,比较典型的喜阴植物。一般在年均气温22℃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荫蔽度在70-90%,土壤含水量30-40%,肥沃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植株能忍受0℃左右的短期低温,当气温降至零下5℃时,根茎和茎腐烂。过于干旱,植株枯萎死亡。在强光下植株生长缓慢,叶子变黄,甚至灼伤而干枯。生长缓慢是千年健生长的显著特点。在生长期间随着地上茎的增高,根茎也随之增长和增粗,并不断从根茎节上抽出新芽,长出新的分株,形成株丛。但气侯和土壤条件不同,每年每株形成新的分株不等。一年四季都可抽芽形成新的分株,在荫蔽度适宜,高温多湿的条件下,新株形成较多。低温干旱抽芽成株少;营养生长期抽芽成株多;花期(7-9月)抽芽成株少。千年健的生长和产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有明显的差异。在野生状态下,光照在0.5-10%的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无论从植株分布密度或从产量(单株经济产量)看,光照在3-4%分布较多,生长情况好,而光照强度小于或超过这个范围,其分布产量均出现下降趋势。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出现成片死亡。

人工群落下层光照度在4-16%范围内有一定的产量,但产量的差异非常明显;光照度在6-8%左右产量较高,不足或超过这个范围,产量呈下降趋势。

生长习性

千年健喜温暖、湿润、荫蔽,怕寒冷、干旱和强光直射,比较典型的喜阴植物。

生长周期

多年生草本。栽培品一般种植3至5年后,根茎长至40厘米以上时即可采收。

采收加工

1、采收 种植3至5年后,根茎长至40厘米以上时即可采收。一般以秋、冬季采收为宜。

2、加工 挖出鲜根后,除去茎叶、不定根、外皮及泥沙杂质,切成15-40厘米左右的节段,晒干或低温干燥。

切忌将千年健切成片子或纵切成细条晒干,否则其有效成分挥发油散失太多,降低药效。经云南药品检验所,红河州药品检验所检测云南产地粗加工的千年健片子,其挥发油含量0.2%。而正常加工的梗子所含挥发油0.7-0.8%。有效成分挥发油含量降低主要是加工方法不同所致。

贮藏养护

千年健一般用麻袋包装,每件25公斤左右。贮于通风干燥处,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70-75%。

商品安全水分10-12%。

本品易虫蛀。为害的仓虫多为甲虫类害虫如烟草甲、药材甲等,蛀蚀品表面有细小蛀洞,内有活虫,包装上可见蛀粉、碎屑。

储藏期间,定期检查,有条件的地方,每年进行一次密封抽氧充氮养护。

形状规格

千年健根茎呈长条圆柱形,稍弯曲,有的略扁。长15-40厘米,粗0.8-2厘米。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粗糙,有多数扭曲的纵沟纹,可见突起的圆形根痕及黄白色针状纤维束。质硬而脆,折断面红棕色,树脂样,有许多黄白色的纤维束呈针样突出,相对一侧断面有针眼。气芳香浓烈,味辛辣,微苦。

规格标准:

干货。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粗糙。体坚实,断面红棕色,树脂样,气香浓,味辛辣微苦。根条均匀,长15-40厘米,直径0.8-2厘米。无茎叶、外皮、须根、泥土、虫蛀、霉变。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0.4%。

性味功能

千年健味苦,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止痛,消肿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肢节酸痛,四肢拘挛,筋骨痿软,胃寒疼痛,痈疽疮肿。

主要成分:

芳香性挥发油、尚含α-柠檬烯、月桂烯、水化桧香烯等。挥发油中含芳香醇、松油烯-4-醇、a-松油醇及石竹烯氧化物。

主要药理作用:

抗菌、消炎、镇痛的作用。试验证明,千年健挥发油有显著抑制布氏杆菌作用;日本对中药千年健等17种祛风湿药的镇痛、抗炎活性研究,表明千年健的抗炎抑制率在60%以上,镇痛抑制率为30-60%。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或略扁稍弯曲。长15-40cm,直径0.8-2cm。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多数扭曲的纵沟纹及黄白色的纤维束。质脆,易折断,折断面红棕色,树脂作,有很多纤维束外露及圆形具光泽的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柱层常已除去。薄壁组织细胞内多含红棕色或浅棕色块状物,并含较多的草酸钙簇晶及少数外晶束。维管束散在,外韧型或周木型,外韧型者大多数有大的韧皮纤维束,淡黄色,壁厚,木化,有的具纹孔。油室众多,大型,直径180~375um,周围细胞壁木柱化,4~5层。

理化鉴别

(1)取粉末1g,加乙醚5ml冷浸,滤过,取滤液1ml,置蒸发皿中,待乙醚挥散后,加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1滴,显终紫色。(检查千年健挥发油)

(2)薄层色谱取粉末50~100g,于挥发油提取器内提取其挥发油。吸取挥发油加等量的乙酸乙酯稀释后作供试品溶液,另取芳香醇a-菠烯和B-菠烯制成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己烷-乙酸乙酯(85:15)展开,展距15cm。用5%香草醛浓硫酸试液,显色,供试品和对照品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育苗地和种植地均宜选择树木生长繁茂的阔叶林下,土质疏松肥沃的坡地、山谷、河谷、溪边阴湿处。林下栽培应选择地势不超过30°的坡地,山地栽培应选择质地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为宜。忌干旱、地势低洼、粘重、瘠薄的土壤。

林下栽培,于冬末春初整地,将林下生长的杂藤、小灌木及杂草砍割清除干净,使荫蔽度保持在70-90%。山地栽培应先翻土地,一般深25-30厘米,同时拣去草根和石块,在育苗或种植前再深翻1次,深25-30厘米,然后作成高或平畦,畦宽、畦高可因地制宜。每亩施厩肥、土杂肥、草木灰等混合肥2500公斤作基肥撒在畦面,再深翻入土层内,整平畦面。植地四周宜开环山排水沟。

(二)种植方法:

1、育苗移栽 分扦插育苗和压条育苗两种方法。扦插育苗:每年3-5月,选健壮的根茎,截成长15厘米,具3-4个节的插条,在育苗地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8-10厘米浅沟,在沟内每隔10-12厘米,斜置一插条于苗床上,覆土压实。覆土时应露出1/3的插条,然后在苗床上再盖一层稻草。苗床要经常淋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新苗生长。经2-3个月,插条长出数条根,当苗高10厘米时即可移植。压条育苗:在原地选择健壮的匍匐根茎,每隔15厘米,覆盖一小堆土于根茎上,待被压的根茎长出新苗后,用小刀截取,作种苗移植。

2、直接扦插定植 即不经育苗阶段,将插条直接扦插于大田种植。一般按株距20厘米,在畦上开穴,每穴放插条1-2段,斜置于穴边,再覆土压实,盖土时应露出1/3的插条,最后在畦面上盖一层稻草,以保持土壤湿润。此法因幼苗期管理费工,在生产上多不采用。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用根茎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已获成功。据试验表明:千年健的一块外植体培养1年可得近1000株试管苗,开塞炼苗1-2天,即可移入盆内栽培。试管苗移栽成

活的关键是避强光照射和保证移苗基质排水性好。根据西双版纳气候分干、湿两季的特点,干季用河沙作培养基质移苗,试管苗成活率81.2%,雨季用小石子和碎砖渣各半装盆移苗,试管苗成活率98%。移栽苗放在70-90%荫蔽度下生长良好,有的苗株高达20厘米以上,移出试管苗的生长速度与扦插苗近似。千年健根茎组织培养建立的快速繁殖,可提供更多的种苗来源,在有条件的产地可以推广使用。

3、移植 分春植和秋植两种。以春植为宜。春植一般4-5月,秋植一般8-9月,最好雨季进行。在施足基肥的畦面上,按株行距30x30厘米开穴,穴的深宽以5x15厘米为度,每穴放一苗,最后覆土压实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1、遮荫 千年健需要荫蔽度较大的生态环境,生长周期的最适宜环境要相对稳定。其生活条件中必不可少的荫蔽度应该控制在70-90%。林下栽培,主要以树冠来调节光照,控制荫蔽度;山地栽培,以搭架遮荫的办法为好。总之,千年健的生长既怕强光直射,又需要一定的光照,在生产过程中,要创造有活动光斑的照射条件,以满足千年健的生长需要。

2、补苗 定植后应及时进行查苗,发现缺苗时要及时补种,以保证全苗。

3、松土、除草 种植苗长出新根、新叶后,及时进行中耕松土除草,移植苗生长缓慢,而春、夏及初秋杂草生长快,常有草荒欺苗的现象,要求勤拔草、细松土,做到拔草,松土相结合。

4、追肥 定苗后,在松土除草后及时进行追肥,每亩追施稀人畜粪水1000公斤,以后每中耕除草1-2次,追肥1次,春、夏季施肥,每亩每次施人畜粪水1000公斤;秋、冬季每亩施厩肥,草木灰等混膈肥5000公斤左右,以促进根茎和茎的生长。冬季施肥应结合培土,用腐殖质碎土撒盖根茎,以保护根茎安全过冬。每年采收后,应进行培土施肥,促进植株分蘖,根茎长大增粗。

5、保持土壤湿润 千年健喜荫湿,苗期应淋足定根水;生长期遇干旱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病虫害防治:

目前,病虫害发现的还不多,偶见叶片有病斑,但危害不大。千年健喜阴湿,怕强光照射,一旦环境条件超过了它能适应的范围时,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就遭受破坏而引起生理病害。缺氮时会引起植株失绿、黄化,缺钾时常使根茎枯死;土壤水分不足,常引起植株凋萎甚至死亡;光照过强,抑制植株生长或植株组织出现灼伤;光照过弱,植株生长缓慢;气侯太干热,植株出现干枯死亡,气温过低,茎及根茎腐烂。因此,必须注意生态环境,以防治生理病害的发生。

药典标准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Homalomena occulta (Lour.) Schott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有的略扁,长15~40cm,直径0.8~1.5c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粗糙,可见多数扭曲的纵沟纹、圆形根痕及黄色针状纤维束。质硬而脆,断面红褐色,黄色针状纤维束多而明显,相对另一断面呈多数针眼状小孔及有少数黄色针状纤维束,可见深褐色具光泽的油点。气香,味辛、微苦。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有的残存,棕色。基本组织中散有大的分泌腔,由数层木栓细胞组成;分泌细胞靠外侧较多,内含黄色至棕色分泌物;黏液细胞较大,内含草酸钙针晶束;草酸钙簇晶散在;维管束外韧型及周木型,散生,外韧型维管束外侧常伴有纤维束,单一纤维束少见,纤维壁较厚,木化。

(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千年健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1→10),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四法)。总灰分不得过7.0% (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DB-17毛细管柱(交联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柱长为30m,内径为0.25mm,膜厚度为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80℃,以每分钟2℃的速率升温至100℃,进样口温度为280℃;检测器温度为300℃;分流比为5:1。理论板数按芳樟醇峰计算应不低

于20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芳樟醇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酸乙酯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180W,频率42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酸乙酯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芳樟醇(C10H18O)不得少于0.20%。

饮片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状]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片。外表皮黄棕色至红棕色,粗糙,有的可见圆形根痕。切面红褐色,具有众多黄色纤维束,有的呈针刺状。气香,味辛、微苦。

[检查]总灰分同药材,不得过6.0%。

[鉴别](除横切面外)

[检查](水分)

[浸出物]

[含量测定]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苦、辛,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祛风湿,壮筋骨。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拘挛麻木,筋骨痿软。

[用法与用量]5~10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