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妇虫

2025-01-10 15:03:38 内容管理员 8

别名

拉丁文名:Armadillidium

英文名:Pillbug

别名:伊威、蟠、鼠负、委黍、负蟠、负攀、鼠姑、鼠粘、鼠赖虫、湿生虫、地虱、肥蛀蚋、西瓜蒲鞋头虫、潮湿虫、地虱婆、瓢虫、潮虫子、土孵、鞋板虫名。

概述

本品为卷甲虫科动物普通卷甲虫或潮虫科动物鼠妇的全体。

《本经疏证》述:"鼠妇利水,自鱼亦利水,又皆气血交阻。但白鱼所主是寒湿阻气,因而及血;鼠妇所主是气阻及血,因袭热,故有异。

产地分布

本品分布较为广泛,主产于江苏,另河北、吉林、江苏、浙江、山东、广西等地亦有分布。

形态冭谗特征

1、普通卷甲虫,体长10mm左右,长为宽的2倍。体呈长椭圆形,背呈弓形。头前丝中央及左右角没有显著的突起。胸节7,第1、第2胸节的后侧板较第3、第7节的尖锐。腹节5,第1、第2节窄,第3-5节的侧缘与尾节后缘联成半圆形。体节上有多少不等的弯曲条纹。第2触角短。胸肢7对,腹肢5对。尾肢扁平,外肢与尾节嵌合齐平,内肢细小,被尾节掩盖。雄性第1腹肢的外肢合鳃盖状,内肢较细长,末端弯曲呈微钩状。体色有时灰色或暗褐色,有时局部带黄色,并具有光亮的斑点。

2、鼠妇,形状与普通卷甲虫颇为相似,全体呈椭圆形,长约10mm,宽约6mm,表面有光泽,卷曲时呈球形。胸部各节后侧锐尖,尾节呈三角形,尾枝呈棒状,长于尾节。

生态环境

多栖于朽木、腐叶或石声下,喜阴暗潮湿的环境,有时也出现在房屋、庭院内。小边及海边石下也较多。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4-9月间捕捉,捕后用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

贮藏养护

本品易遭虫蛀,最好放在石灰缺中贮存。

形状规格

虫体多卷曲成球形或半圆形,长约7mm,宽约5mm。背隆起,平滑,腹向内陷。体灰白色,有光泽。由多数近于平行的环节构成,胸部7节,每节有同形的脚1对,向前、向后逐渐变长。腹部较短,宽圆形分5节。质脆易碎。气腥臭。

性味功能

酸,咸,凉。归肝,肾经。有破瘀消,通经,利水,解毒,止痛功效。治于,疟母,血经闭,小便不通,惊风撮口,牙齿疼痛,鹅口诸疮症状。化学成分:普通卷甲虫,肝胰含粘多糖:硫酸软骨素(chondrolin sulfuric acid)A或硫酸软骨素C,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酶有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神经胺酶(nearaminidase):还含硫、磷、钠、钙、铁、镁等。雄性生殖器及雄性腺含雄性激素(androgenic hormone)1,雄性激素Ⅱ;雄性腺又含雄性激素;肥大肾上腺含雄性激素及雄性激素I、Ⅱ。雄虫含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1、2、3、4。雌虫卵巢含卵黄磷蛋白(vitellin1)1、2、3、4。血淋巴含卵黄蛋白原1、2、3、4。外皮腺含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全体含糖原(glycogen),糖(sugar),血淋巴蛋白(hemolymph protein),后内脏表皮腺三磷酸酶(hindeut epithelium adenosine triphosphatase),胆甾醇(cholesterol)。

药理作用:镇痛作用,对心脏的作用。

真伪鉴别

鼠妇虫形状与普通卷甲虫颇为相似,全体呈椭圆形,长约10mm,宽约6mm,表面有光泽,卷曲时呈球形。胸部各节后侧锐尖,尾节呈三角形,尾枝呈棒状,长于尾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