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

2025-01-13 15:24:42 内容管理员 5

别名

别名:马结石、马粪石。《本草纲目》原名鲊答。

概述

马科马属动物马Equus caballus(Linnaeus)或驴Equus asinus Linnaeus、骡EquusasinusxEquus caballus的胃肠结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收载。

产地分布

马宝产区,凡有马、驴、骡地区都应注意。但以饲喂的力畜生结石较多,草原放养的家畜较少。过去以山东的泰安、章丘;河北的沧州、唐山;江苏的苏北;安徽的皖北;广西的南宁地区为习惯产区。河南、湖南、四川、内蒙古以及东北地区也偶有。近二三十年,西北陕、甘、青、宁、新地区也有产品。青藏高原马、驴虽多,但马宝很少,其原因有二,其一,为藏族同胞不杀病老马、驴,每年冬季将淘汰的马、驴赶人高山深谷放生,任其自然死亡。其二,高原自然环境污染较少,青草、词料洁净,能引起结石的异物较少,所以马宝不常见。

形态特征

马、驴、骡系奇蹄目哺乳动物,为常见家畜。

马,体长2m以上,肩高1.3~1.5m。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能动,颈背有鬃毛。四肢强健,每肢各有1蹄,尾毛长,形如尘拂。

驴,体型比马小。头大,眼圆,耳长,鬃毛稀少。胸部稍窄,毛多为灰褐色,尾的上端毛短而光滑,下端有长毛。

骡,驴和马杂交而生,一般不能自行生殖。分马骡(公驴和母马交配),身体较大,耳朵小,尾毛长。驴骡(公马和母驴交配)身体较马骡小,耳朵较大,尾毛短而较少。

生态环境

各地均有饲养。其性喜冷怕热、喜旱怕湿。长江以北地区常见,内蒙古及西北草原最多。

采收加工

马宝为马、驴、骡胃肠中病态结石。多数结石,因吞食异物,如铁屑、铁丝、铁钉等金属或玻璃、树梗等硬物所引起,多生于胃部,肠及膀胱中偶见。生结石的马、驴、骡,有膘瘦厌食、狂躁跳动、日夜吼叫的病态,随着结石增大而皮包骨架,大便不通,梗阻致死。马宝产不定时,常年可收。宰杀病畜后,注意胃肠道中有无如石硬块,如有硬块,整块取出,以清水洗净,晾干即可。

贮藏养护

置干燥处。

形状规格

形状:

完整的马宝呈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大如小西瓜,小如豆粒,一般以似拳头大小。质坚、体重,很像鹅卵石。外表青灰色、灰白色或油褐色,有光泽,光滑或破碎后凹凸不平。锯开后,断面黄白色、灰白色或灰黑色,有明显的层叠状同心环纹,俗称“涡纹”,并可见中心向外层放射纹线。中心常有金属或硬物等异物。未化透者层次质松,夹杂细碎草纤维。碎片和粉末较粗糙。味淡而微咸。

质量:

以体重、质坚、外表青白色、光滑、断面色白、层纹明显、叠层坚实者为佳。

规格:

现行规格统货,不分等级。

历史规格:习惯将质较轻、体小或三角形,表面深灰色、锯开后层纹不显、中心常有未化透草质者视为驴宝。

性味功能

镇咳,化痰。用于惊痫,癫狂,咳嗽痰多等症。

真伪鉴别

将干燥的马宝粉末散在锡纸上,下面用火烧,粉末很快聚集在一处,并散发马粪气为真品。类似品与伪品:

1.牛草结:来源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胃肠内的草结块。各地均有。药材形状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4~16cm。表面光滑,黄褐色或土灰色,质轻而坚。剖开后可见棕黄色或棕褐色纤维状毛绒草结,空虚而粗糙。外形似马宝,但体重相差悬殊。牛草结也供药用,功能与主治为镇静,降逆止呕。用于噔膈反胃、晕车、晕船、呕吐。为极少用药材。

2.水泥伪制品:以水泥为原料,层层滚黏而成。体重、坚硬、质脆。断面层纹不自然,无放射纹,粉细。粉末火试不聚集,无马粪气。遇酸产生气泡。

发展前景

供需情况:

马宝始载于《本草纲目》,原名鲊答,但鲊答并非专指马宝,包括猴枣、狗宝等石质类结石。马宝功能为镇惊,化痰,属珍贵药材,货源稀少,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品种。全国许多地区不经营,不备货。过去有些药书记载,认为西藏、新疆马宝产量大、质量佳,此说与现实不符。西藏、新疆马虽多,马宝极少。马宝多发现于平原农业地区力畜胃中,以往上海所用马宝,主要来自山东、河北。上海年销30~50kg,全国产销量在150~250kg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