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有“良方” 中药材产业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眼下正值中药材采收黄金期,古浪县海子滩镇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种植户采挖中药材的忙碌身影。药材采挖机来回穿梭,金灿灿的中药材松土而出,一阵阵药香扑鼻而来。大家忙着采挖分拣,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采收中药材
“今年雨水好,药材长势喜人,收成非常好。”看着一个个品质好、个头均匀的药材,下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曹祯昌难掩心中的喜悦,“下冰村今年引进种植大户种植板蓝根1400多亩,最近正在进行采收,每天采收50亩左右,采收量在7到8吨,同时可带动就近务工群众150多人。”曹祯昌说。
海子滩镇以中药材产业为依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在土地流转、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建成2处千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同时,通过基地带动,典型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使板蓝根、甘草、红花等中药材种植在海子滩“遍地开花”,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500亩,把“小药材”做成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开辟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加工车间分拣好的甘草片
走进位于李家窝铺村的中药材初加工车间,一阵浓浓的药香扑鼻而来。车间里,工人们按程序进行甘草清洗、分拣、切片、烘干、精拣打包。
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海子滩镇通过招商引资,筹资建设了李家窝铺村中药材初加工车间,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条。“目前,已建成清洗生产线、切片深加工线、智能烘干线、包装线、流水线各1条,可实现年加工中药材4000吨,年产值4800万元,同时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就地务工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持续完善中药材产业链条,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与此同时,还通过分红的方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海子滩镇李家窝铺村包村干部刘生瑞说。
群众在中药材加工车间就近务工
现如今,随着李家窝铺村中药材初加工车间和基地带动效应的日趋明显,更多农户搭上了中药材产地加工车间“致富快车”,海子滩镇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联农带农工作已经迈出新步伐。
“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将加快全镇土地流转步伐,进一步优化全镇产业结构,提高土地综合效益,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全镇农业转型升级、农民致富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海子滩镇武装部部长李玉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