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

2024-12-13 16:39:07 内容管理员 6

别名

鳖甲

概述

鳖甲,中药材习称上甲,是一种常用动物药。

品为登科动物鉴(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干燥背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鳖甲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曰:"鳖甲生丹阳池泽,采无时。"苏颂又称:"今处处有之,以岳州、沅江所出甲有九肋者为佳,入药以醋炙黄用。"以后历代医药书籍均记载并逐渐丰富了鳖甲的药用及加工、炮制等。

产地分布

我国鳖的天然资源丰富,全国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外,均有分布。主产于湖北江陵、监利、松滋、公安、石首、嘉鱼、黄梅;湖南岳阳、华容、湘阴、南县、沅江、益阳、桃源、汉寿、安乡、常德、临澧、澧县、津市;安徽六安、南陵、芜湖、五河、枞阳、太湖、舒城、天长、无为、郎渡、怀宁;江苏常州、无锡、南京、兴化、淮阴、洪泽、如东、高邮、高淳、溧水、吴县、盱眙、如皋、泰县;江西都昌、湖口、永修、安义、进贤、波阳、崇义、高安;浙江杭州、萧山、绍兴、黄岩、湖州慈溪、富阳、德清、上虞、宁波、余杭;四川仁寿、通江、万县;福建古田、泰宁、沙县、浦城、崇安、建阳、建瓯;广东信宜、仁化、电白、怀集;广西东兰、平果、隆安、苍梧;海南保亭、琼海、琼中。

形态特征

鉴体呈椭圆形,扁平,体表覆有柔松的革质皮肤,背部中间弯起向两边倾斜,皮肤紧贴骨板,能明显地见到中央纵列的椎板和两侧横纵的肋板痕迹,背甲上有细小的呈纵行排列疣状突起。腹甲比背甲小,各骨板之间有间隙,光滑平坦,背甲和腹甲由韧带组织相连接。背甲四周无缘板,边缘为厚的结缔组织,称为"裙边",微内凹,头部前端呈三角形,吻尖细长而突出,淡青灰色,散有黑点。外鼻孔开口于吻端。口较宽阔,口腔无牙齿,上下颚覆有坚硬的角质鞘,眼睛瞳孔圆形,着生于头部前端两侧,有中耳和内耳,没有外耳。喉部色浅且有蠕虫状纹,色暗而有黄点。颈部形状呈"乙"字状,头颈活动自如,可缩入甲壳内,完全伸出时,头部几乎能达到体躯的各个部位。四肢扁平,前肢五指,仅内侧三指有爪,后肢相同,趾间有蹼。尾较短,全身光滑无鳞片。

鳖体颜色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呈现不同的保护色,如暗灰色,黄褐色或橄榄绿色,腹部表面光滑呈黄白色或肉白色,并有淡绿色斑点。稚、幼的腹部颜色为浅红色。雌鉴与雄鳖的外部形态的区别。

生态环境

警生活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尤以长江中下游为多,常栖息在靠近水源的陆地洞穴,灌木草从等荫蔽处,或底层为沙泥的河流、湖泊、水库、池塘中。栖息地植物种类较多,水生植物生长良好,鱼、虾、蚌、螺、蚯蚓和昆虫等食物丰富,周围环境比较安静。

生物学特性

1、活动规律 鉴营水陆两栖生活,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民谣曰:"春天发水走上滩,夏日炎炎柳荫潜,秋天凉了入穴洞,冬季寒冷钻深潭"。鳖有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温怕寒,喜洁怕脏的特性。鉴用肺呼吸,经常把鼻尖露出水面,随着气温的升高呼吸的次数亦增加,一般每小时换气1-4次,每次呼吸的时间1-5分钟。阴雨天气多潜入水底:天气晴暖时,白天常浮游到水面嬉戏或爬上岸伏在沙滩上晒太阳,谷称"晒壳",如果环境宁静无危,一次可晒2-3小时。在炎热的夏季,鉴会爬到发烫的岩石上致使背甲和腹甲的水分晒干,晒暖鳖体。晒壳有摄取热量和杀菌洁肤,增强新陈代谢,增加钙质的作用。鳖性极机警,稍有惊闻,即刻潜入水中。黄昏时向浅水游动,爬到岸上觅食,黎明前归穴或入水底。秋末当水温下降至15℃时停止摄食,10℃以下便潜入水底泥沙中冬眠。翌年春天水温15℃℃以上时则冬眠苏醒,开始觅食。

2、食性及饲料 鳖的食性较广,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稚鳖与幼鉴喜欢摄食小鱼、小虾、蚯蚓蝌蚪和水生昆虫。成熟的鉴好食螺类、蚌类、泥鳅、鳝鱼及鱼、虾、动物尸体与内脏等。性贪食且残忍,在动物性饵料不足时,有相互残食现象。十分饥饿时也能吃一些植物性的饵料。没有牙齿,进食时速度较慢,有啄,放,啄的习惯动作。其进食量的多少,与环境的气温高低成正相关。水温15℃时开始进食,每次进食的重量为体重的1%左右,并且可连续好几天不进食:水温30-33℃时,进食量可达到体重的4-8%。鉴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2-3个月不摄取食物也不会饿死,并且能正常活动。

3、生长规律 在鳖的肩胛骨上发现有一种似"年轮"的轮纹,可以作为判断鉴年龄的参考。其生长速度与生境、气候、饵料及龄期等因素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当温度25 -30℃以上时,鉴的新陈代谢最旺盛,摄食量最大,生长速度亦快,7-9月的生长量约占全年生长量的75%以上。鉴的绝对增重最快时期为第3年至第5年。一般雌雄鉴的性成熟年龄为4-5年。雄性在性成熟前生长速度低于雌性,性成熟后雄鳖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雌性。野生稚鉴生长4年,体重达250-500克。商品鉴养殖周期只需3-4年,个休300-500点的整即可达到商品标准,利田地执资源或温家美整(T厂化美整)比常机关整生长速度要快4-5倍。

4、产卵与孵化 鳖卵生,为多次性产卵类型的动物。秋末冬初卵巢中已形成肉眼可见的大、中、小型的卵子,翌年春、夏继续积累卵黄,逐渐达到成熟。雌、雄鳖性成熟以后,每年3-4月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开始发情交配。多在傍晚进行,5-8月间雌体受精、排卵,通常每次产卵间隔15-25天。产卵最适水温为28-32℃,6-7月为产卵高峰期,卵产完毕以后,掘出泥沙把卵穴覆盖严实,最后用腹甲压平穴面,不留明显痕迹,待其自然孵化。鉴的产卵数量和质量与雌体的健壮、鉴龄的大小、饵料营养及其他饲养条件等切相关。成熟的雌鉴一年能产卵3-4窝不等,一般每次产卵8-15枚,少则2-4枚,多则可达30-40枚。卵近圆形,白色或淡黄色,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受精点逐渐扩大而呈乳白色,这一乳白色处常称为"动物极"。在正常的气温下(温度22-36℃空气相对湿度78-82%),泥沙土含水量7-8%,50-70天即可孵化出稚。

生长习性

生长周期

多年生动物,

采收加工

捕捉及加工:

1、捕捉 鳖全年均可捕捉,一般在3-10月间,尤以6-8月效果最佳,捕促方法,随着季节的不同所采取的方法亦不同,如刺网捕捉,滚钩捕捉,勾钩或卡钩捕捉,针钩捕捉,下笼捕捉,又刺捕捉,水下捕捉,诱饵捕捉,掏洞捕捉,陷并捕捉,灯光照射等。

2、加工 鳖捕回后,先砍去鉴头,将鉴身放入沸水中略煮片刻,至甲壳上硬皮能脱落时,取出剥下背甲,刮净残肉筋,晒干即可,但不宜在沸水中煮得过久,以防止背甲散裂。另一种方法是将鉴仰放在木板上,剁去鳖首,用刀从头端沿背甲至软边的交界处深切一圈,然后一手固定鳖体后部,另一手固定背甲后部将其向前揭开,取出内脏,直接取甲,除去筋肉,用清水洗净,晒干即可,此法加工质量较佳。

贮藏养护

警甲一般用麻袋包装,贮存于干燥、通风处。

本品易虫蛀,危害的仓虫有黑皮蠹、白腹皮蠹、拟白腹皮蠹、二星毛蠹、肉食皮蠹等。

储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平时注意防鼠。

形状规格

药材性状:

鉴甲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部微隆起,前后端微向内卷曲,使整个甲板向内侧形成一个浅"凹"状长10-20厘米,宽8-17厘米,厚约0.5厘米。灰褐色或黑绿色,稍显光泽。布满细凹点和皱纹,有的已露出白色骨体。中央有一条纵直棱,上有七节纹,两侧各有8条明显的锯齿状衔接缝(肋板8块),左右侧边缘可见由脊骨伸出的8对白色齿牙。内侧呈灰白色,中央有突起的一条脊椎骨,肋骨8条更为明显,内锯齿缝亦很明显,质坚硬,而自衔接处断裂。气微腥,味威。

规格标准:

鳖甲商品为统装。干货,个大完整。圆形。边缘有突出齿甲,无筋肉。无无臭味。

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鉴甲味咸,微寒,无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等功能,用于劳热骨蒸,阴虚风动,久疟疟母,痕痃癖,经闭经漏,小儿惊痫等症。

主要成分:

动物胶,角蛋白,碘质,维生素D及其他矿物质等

主要药理作用:

警甲水溶性提取液对实验性小白鼠的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真伪鉴别

种植技术

发展前景

发展前景: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鉴甲年需要量约44.9万公斤,野生资源蕴藏量约100万公斤,后备资源不足。

鉴甲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需求量大,价格持续上涨,导致鉴资源破坏;人工养一次性投生长速度较慢,配合饲料的研制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稚的成活率不高,鉴疾病防治有待进一步研究,大面积推广难度较大。因此,要认真贯彻"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采取措施保护野生鳖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商品鳖养殖基地,同时要大力发展养鉴专业户,充分利用零星分散的水面开展庭园养鉴或鉴鱼混养,扩大人工养鉴规模;加强人工养鉴的科研工作,进一步完善饲养技术对现有的科研成果,要积极推广,尽快提供商品,以满足医疗用药需要。

60年代至80年代产销情况:

鳌甲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列为三类品种,由市场调节产销。40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鉴甲的需要量日益增加,销售呈上升趋势;由于药用量和食用量的不断增加,长期过度捕杀,野生资源逐渐减少,收购呈下降趋势;人工养殖虽已成功,尚未大面积推广,市场供应偏紧,属于不能满足需要的品种。50-60年代初,鉴甲平均年收购量在12-15万公斤左右,基本能满足药用需要。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药用量不断稳步增加。为适应市场变化,收购部门逐渐提高价格,扩大收购,1965年收购29.4万公斤,比1960年增加1.4倍,超过当年销售量的51%。由于捕捞量加大,使鳖的资源逐年减少,从60年代中期开始,收购逐年减少。1983年仅收购19.3万公斤,比1965年下降了44%,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供求矛盾日渐加剧。

药典标准

本品为鉴科动物鉴 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甲,除去残肉,晒干。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面隆起,长10~15cm,宽9~14cm。外表面黑褐色或墨绿色,略有光泽,具细网状皱纹和灰黄色或灰白色斑点,中间有一条纵棱,两侧各有左右对称的横凹纹8条,外皮脱落后,可见锯齿状嵌接缝。内表面类白色,中部有突起的脊椎骨,颈骨向内卷曲,两侧各有

肋骨8条,伸出边缘。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5.0%。

饮片

【炮制】

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去皮肉,洗净干燥。

醋鳖甲 取净鉴甲,照烫法(通则0213)用砂烫至表面淡黄色,取出,醋淬,干燥。用时捣碎每100kg誉甲,用醋20kg.

【性味与归经】咸,微寒。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手足瘈疭,经闭,痕,久疟疟母。

【用法与用量】 9~24g,先煎。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鳖科动物鳖TrionyxsinensisWiegmann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面隆起,长10-15cm,宽914cm。外表面黑褐色或墨绿色,略有光泽,具细网状皱纹和灰黄色或灰白色斑点,中间有一条纵棱,两侧各有左右对称的横凹纹8条,外皮脱落后,可见锯齿状嵌接缝。内表面类白色,中部有突起的脊椎骨,颈骨向内卷曲,两侧各有肋骨8条,伸出边缘。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5.0%。

饮片

【炮制】鳖甲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去皮肉,洗净,干燥

醋鳖甲取净鳖甲,照烫法(通则0213)用砂烫至表面淡黄色,取出,醋,干燥。用时捣碎。每100kq警甲,用醋20kg。

【性味与归经】咸,微寒。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头晕目眩,虚风内动,手足瘦疚,经闭,癥瘦,久疟疟母。

【用法与用量】9-24g,先煎。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